许长泰
摘 要:教师的授课,应该认真地把握好知识的节点,有的放矢地做好“导”的角色转变,特别是对于中等或中等以下的学生,教师的课堂教学角色尤显重要.
关键词:数学;解题;方法;研讨
学好数学其实一点都不难,一定要找到感觉,本文将着重从几个事例,来加以印证如何引领学生走进数学的殿堂,慢慢地揭开它的面纱.每道题都有它的构造特点,如何在细节上多下功夫,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因此,教师的授课,应该认真地把握好知识的节点,有的放矢地做好“导”的角色转变,特别是对于中等或中等以下的学生,教师的课堂教学角色很重要,应重视对问题的详细分析.
1 循序渐进,找回信心与感觉
有一天,一个学生问我这样一道题:已知+=2,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如果你滔滔不绝地讲下来,以后碰到了类似的题学生还是不会做,因为数学不是靠记或背来学的,而是要领悟其缘由,因此我借助于图1数形结合的思想来分析:+=|2-a|+|a-4|=2,然后在数轴上以2和4为界点进行分类讨论,此时中等生不太明确为什么要分成①a<2;②2≤a≤4;③a>4这三种情况来讨论?此时教师应该耐心地抓住知识的节点,要判断代数式2-a与a-4的取值符号,就得以2-a =0与a-4=0为界,因此将数轴分成三部分来讨论,即可得出a的取值范围是2≤a≤4.
2 解开层层迷雾
生活中处处布满迷团和叠障,只要我们勇敢地面对,即可拨开迷雾见青天.如何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也是如此,只要我们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 [1 ],明确其数学的模型特点,层层深入,从容地找到解题的技巧,一切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例如:某学校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比赛”活动,“喜洋洋”代表队设计了一个遥控车沿直线轨道AC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模型.甲、乙两车分别从A,B同时出发,沿轨道到达C处,在AC上,甲的速度是乙的速度的1.5倍,设t(分)后甲、乙两遥控车与B处的距离分别为d1,d2(米),则d1,d2与t的函数关系如图2,试根据图象解决下列问题:
(1)填空:乙的速度v2=___________米/分;
(2)写出d1与t的函数关系式;
(3)若甲、乙两遥控车的距离超过10米时信号不会产生相互干扰,试探求什么时间两遥控车的信号不会产生相互干扰?
分析:这是一道一次函数的应用题,“分类讨论”起到很大的作用,特别是第(3)小题,从图象中不难发现:(1)根据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可得答案:乙的速度v2=120÷3=40(米/分).
(2)根据甲的速度是乙的速度的1.5倍,可得甲的速度,根据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可得a的值,根据待定系数法,可得答案:
v1=1.5v2=1.5×40=60(米/分),60÷60=1(分钟),a=1,因为甲、乙两遥控车都沿直线轨道AC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d1=-60t+60(0≤t<1);60t-60(1≤t≤3).
(3)根据两车的距离,可得不等式,根据解不等式,可得答案.
d2=40t,由辅助的平面行程图3可知当0≤t≤1时,两车的距离为d2+d1>10,即-60t+60+40t>10,解得t<2.5.
∴当0≤t<1时,两遥控车的信号不会产生相互干扰;
当1≤t≤3时,d2-d1>10,即40t-(60t-60)>10,
当1≤t<2.5时,两遥控车的信号不会产生相互干扰
综上所述:当0≤t<2.5时,两遥控车的信号不会产生相互干扰.
本题综合性地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1)利用了路程速度时间三者的关系;(2)分段函数分别利用待定系数法来求解;(3)利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来解决,即当0≤t≤1时,d2+ d1>10;当110,分类讨论是解题关键.
从上述的解答中,我们可以发现,其实有很多数学问题都可以借助分类讨论的方法来解决,这就需要老师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领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发展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2 ].
再例如:已知点B(0,3),C(0,1),对大于1的常数m,求x轴上的点M的坐标,使得sin∠BMC=.
分析:由于BC=2,sin∠BMC=,因此点M在以BC为弦,半径为m的⊙E上,因而点M应是⊙E与x轴的交点.然后对⊙E与x轴的位置关系进行讨论,只需运用矩形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就可求出满足要求的点M的坐标.
解:当1
∵CP是⊙E的直径,
∴∠PBC=90°.
∴sin∠BPC===
∵sin∠BMC=,
∴∠BMC=∠BPC.
∴点M在⊙E上.
∵点M在x轴上
∴点M是⊙E与x轴的交点.
∵EG⊥BC,
∴BG=GC=1.
∴OG=2.
∵∠EHO=∠GOH=∠OGE=90°,
∴四边形OGEH是矩形.
∴EH=OG=2,EG=OH.
∵1
∴EH>EC.
∴⊙E与x轴相离.
∴x轴上不存在点M,使得sin∠BMC=.
②当m=2时,EH=EC.
∴⊙E与x轴相切.
Ⅰ.切点在x轴的正半轴上时,如图5所示.
∴点M与点H重合.
∵EG⊥OG,GC=1,EC=m,
∴EG==.
∴OM=OH=EG=.
∴点M的坐标为(,0).
Ⅱ.切点在x轴的负半轴上时,同理可得:点M的坐标为(-,0).
③当m>2时,EH
Ⅰ.交点在x轴的正半轴上时,设交点为M、M′,连接EM,如图5所示.
∵∠EHM=90°,EM=m,EH=2,
∴MH===.
∵EH⊥MM′,∴MH=M′H.
∴M′H=.
∵∠EGC=90°,GC=1,EC=m,
∴EG===.
∴OH=EG=.
∴OM=OH-MH=-,
OM′=OH+HM′=+,
∴M(-,0)、
M′(+,0).
Ⅱ.交点在x轴的负半轴上时,
同理可得:M(-+,0)、
M′(--,0).
本题考查了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式、勾股定理、三角函数的定义、矩形的判定与性质、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垂径定理等知识,考查了用面积法求三角形的高,考查了通过构造辅助圆解决问题,综合性比较强,难度较大.由BC=2,sin∠BMC=联想到点M在以BC为弦,半径为m的⊙E上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如何引导学生构建辅助圆的模型及分类讨论的方法呢?首先要求的点M在x轴上,而∠BMC可想像以BC为公共弦的同弧圆周角,因此所构造的⊙E的半径为m,CE交⊙E于点P,连BP,则∠PBC=90°,故sin∠BMC= sin∠BPC===;模型构造完后,再进一步地往下探究,不难发现,随着m取值的变化,⊙E与x轴的交点情况也将随之改变,因此接下来将逐一讨论⊙E与x轴相离、相切和相交这三种情况,当然还得考虑⊙E落在y轴左侧时的情形,只要利用对称性即可得出完整的答案.
3 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
作为教师,面对的是一群懵懂的学生.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师要适时点拔,给学生自主探究空间,掌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最终达到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我们再来探究函数图像平移与分类问题:
如图6,经过点A(0,-4)的抛物线y=x2+bx+c与x轴相交于点B(-2,0)和C两点.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将抛物线y=x2+bx+c向上平移个单位长度、再向左平移m(m>0)个单位长度,得到新抛物线,若新抛物线的顶点P在△ABC内,求m的取值范围;
(3)设点M在y轴上,∠OMB+∠OAB=∠ACB,求AM的长.
分析:(1)将点A、B代入抛物线即可得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x-4.
(2)依题意,得y=(x+m-1)2-1∴顶点P(1-m,-1),由(1)抛物线的解析式得C(4,0).
因此直线AB:y=-2x-4; 直线AC:y=x-4.
当点P在直线AB上时,-2(1- m)-4=-1,解得m=2.5;
当点P在直线AC上时,(1- m)-4=-1,解得m=-2.
∴当点P在△ABC内时,-2
又∵m>0,则符合条件的m的取值为:0
(3)由A(0,-4),B(-2,0)得AO=OC=4,且△OA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如图在OA上取ON=OB=2,则∠ONB=∠ACB=45°.
∴∠ONB=∠NBA+∠OAB=∠ACB=∠OMB+∠OAB,即∠NBA=∠OMB.
如图,在△ABN,△AMB中,∠BAN=∠M1AB,∠ABN=∠AM1B.
∴△ABN∽△AM1B,得AB2=AN·AM1 .
易得:AM1==10.OM1= AM1-OA=10-4=6,而∠AM1B=∠AM1B=∠ABN,
∴OM1=OM1=6,AM1=OM1-OA=6-4=2.
综上:AM的长为10或2.
通过本题的分析,我们容易发现,学好数学并不难,只要我们能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能耐心地揣摩出题中条件的意图,即使题中需要分类讨论也可以逐一地解开它的面纱.
本文通过几个与分类讨论有关的范例,让学生掌握分类思想在具体问题中的应用条件、方式增添了学好数学的信心,因本人阅力有限,才疏学浅,表述上若有不妥之处,请广大读者能提出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程银生.一道被舍弃填空题的教学运用[J].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4(6):41-43.
[2]赵立春. “一次函数模型的应用”难点剖析及教法改进[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5(1-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