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选择理论视角下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对策

2015-05-30 10:48邓环卢杰玉
学理论·中 2015年6期
关键词:科学素质对策

邓环 卢杰玉

摘 要:根据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各种特殊利益之间的“缔约”在公众中进行集体选择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而并非公众所认为的“根据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的结果。无论是企业行为还是各种公共选择,其结果均来自各个利益主体的相互较量和博弈。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工程无论对于国家实力提升、社会均衡发展还是公民个体都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公共选择,然而在具体政策的制定与措施的实施方面,仍缺少相应的理论依据。基于公共选择理论,从政府支持、科普组织以及主体参与等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公共选择理论;科学素质;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7-0025-03

近年来,虽然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在总体上有显著的上升,但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较而言形势却比较严峻。根据中国科协在2010年公布的第8次除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外的全国范围内中国公民科学素质的调查结果,显示出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所占比例仅为3.27%[1],数据表明,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仅相当于1991年的日本(3%)、1989年的加拿大(4%)和1992年的欧盟(5%)等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平[2]。低下的公民科学素质与当前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如不加以重视,必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同时也将影响到我国软实力的提升。而在经济社会发展上,低下的公民科学素质必将影响到当前经济体制的改革,城乡公民差距显著的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也阻碍了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扩大了城乡的贫富差距。事实证明,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根本动因和基础主要在于生产力水平的上升和大众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这项工程需要财政投入、健全的体制和配套政策作为保障,须借助科学教育与科学普及事业的大力地发展这些教育路径,在广大民众中大力弘扬科学精神,自觉摒弃传统文化的糟粕,才能有效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水平[3]。在社会矛盾凸显的形势下,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需要包括政府、教育机构和组织、科学普及与科学传播组织以及公民个体的参与。公共选择理论的首倡者詹姆士·布坎南(James Buchanan)认为:在行动能力范畴中,人们被理解为最大利益的理性追求者。选择策略的成败,主要取决于各参与主体的策略性选择[4]。公共选择理论主张,在涉及公众利益的集体性抉择中,并不是根据公共利益进行选择,而是各种特殊利益之间缔约结果。这个结果和企业行为的结果一样,是源自各个利益主体博弈和较量的产物[5]。公共选择理论主要研究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决策形成的过程,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和观点来构建包括政客、官僚集团与利益集团以及权威人士之间相互博弈和妥协的当代政治行为模式。其主要假设的基本点在于:政治行动主体同经济行动主体一样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而采取理性行动和理性行为。以公共选择理论进行政策分析基于四种假设:首先政策过程所涉及的政策主体都有各自的利益诉求。其次各政策主体理性地追求利益最大化这一目标贯穿于整个政策决策的全过程。再次每个政策主体均有意识地回避各种未知的政策风险与损失。最后各主体围绕各自利益而开展的博弈结果制约着政策的成败。“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每个主体各自的利益诉求既包括基于公共利益的诉求,也包含在基于自利性行为的倾向内。”[6]公共选择理论把经济学理论中对“经济人”的假设引进对主体政治行为的研究中,以“理性经济人”的眼光来辨析产生于政治交易中的各种弊端,认为无论是政府的政策制定者还是作为选民的公民都是理性经济主体,都以追求最大化利益为目标,其行为选择都是以各自的成本—收益计算为前提的。本文旨在公共选择理论的视野下,结合我国当前社会结构发生的变迁和实际国情,分别从参与主体包括政府、科普组织以及所有公民基于各自利益选择策略的分析,力求探讨出契合公共選择理论的切实有效的途径,推进公民科技文化素质的建设,提高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

一、政府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中的利益诉求和策略选择

中央政府是公民科学素质建构系统的主导者。作为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工程这项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和发起人,其前提必须基于有利于广大民众的公共利益。近十年来,国家大力提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工程,研究公民科学素质的基准,并出台了一系列有助于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文件。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等。其中包括:制定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通过多个课题组分期分阶段展开公民科学素质全面调查,定期形成研究成果集并公布调查结果;制定国家公民科学素质基准,为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提供了标准和途径。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治家的基本行为动机是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其效用函数的变量主要有权力、威望、地位和名声,而提高公共利益虽然也列入其位,但肯定不是权重最大或位置最前的变量。”[7]在公共选择理论视野下分析中央政府关于国民科学素质工程的利益诉求可知,从表面看,以中国科协为主导的政府机构确实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系统上下了不少功夫,但效果并不显著,短时间内无法解决国内公民科学素质不高,城乡居民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我国虽然在不断深化教育改革,但改革效果仍不尽如人意,再加上非政府组织的民间教育主体发展还未成熟,单靠政府的公费教育政策显然无法真正满足公民科学素质尤其是农村青年科学素质的需求。基于“理性经济人”的假设,中央政府会追求利益最大化,在稳政权的前提下,逐步推进我国科学教育改革的策略。而其最优策略则是在政策保障、资金投入这两个方面的政府支持。在提高公民科学素质这项大工程上给予足够的政策保障,颁布相应的法律法规,制定适宜政策的同时认真贯彻落实这些政策,为提高公民科学素质营造一个相对稳定的法律环境,并完善为提高公民科学素质而准备的基础设施。

首先,建立和完善学校科学教育制度,同时大力发展各级各类教育,推进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改革。包括公立教育、民办教育、成人教育、远程教育等。深化教育改革进程。推进九年义务教育内在质量的提高,继续扩大从幼儿园到大学各级教育的入学率,在强化正规教育对培养公民科学素质培养的功能同时,鼓励和发展非政府组织的职业教育和成人培训,提供多样化和多层次的教育和培训,是已经脱离了学校的人群的科学素质得以提高的重要手段。

其次,进一步加强农村地区科普活动的作用,从而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如能将提高公民科学素质与当地新农村经济建设结合起来,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将促使城乡经济发展不断趋于新的平衡。除此之外,由于目前我国农村女性的受教育水平不高,与男性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须强调和重视农村女性科学素质的提高。事实上,女性作为子女教育、家庭卫生保健的主力军,如能将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运用在整个家庭系统的健康上,在子女教育、家庭成员的健康与保健以及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培养上将都有较大的优势。

最后,政府应加大对科学教育、科普活动等项目进行财力、物力的投入,切实推行公民科学素质工程[3]。政府如能增加专项科普投入作为建设公共财政体制的一个重点和支点,政府的财政支持将成为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最基本保障。我国的教育水平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要想国家强大,首先必须加大对科教的经费投入,并且投入费用的增长幅度应大于政府常规性支出的比例。从公共选择理论来看,政府作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它们意识到推动国民科学素质将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一旦具有这样的利益需求,在遵循利益最大化的原则下,政府将选择把资金投入到可在短期内产生效益或可让公众显而易见的领域上。因此,出于提升地方政绩的考虑,各级政府关于推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策略选择是在贯彻中央政府的指令的前提下,结合自身的特点,积极推进公民科学素质提高工程,探索适合自身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和对策。

二、科普组织在科学普及和科普教育中的利益诉求和策略选择

目前,科学技术协会这一科普机构是全国公民科学素质工程的主导组织,也是主要的倡导机构。然而就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仍然比较小,各地级市科协对此项工程投入还比较少,积极性不高。如果把科协这样的科普组织看作一个类似于企业的主体和实体,本身同样具有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倾向。因此,科协最优策略应该是,在积极响应上级有关部门号召和履行社会责任的前提下,通过加大对公民科学素质行动项目的宣传和支持力度来实现协会宗旨。在具备了政府鼎力支持的基础后,应开展多种形式的科学技术普及活动。建设一支职业化的科学传播队伍,完善和普及科技场馆和科学文化设施同时采用网络等先进宣传手段。采取有效的方法在全社会广泛普及和传播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以满足日益增长和日益多元化的大众需求,使之深入人心。在循序渐进中不断提高公民科学素质[3]。

其次,增加科技场馆的建设是发挥科学普及功能的重要物质载体。日本不到1.5亿人口,有超过320座科技博物馆,平均每38万人拥有一座科技博物馆。比较而言,我国的科技场馆和科学文化设施非常匮乏。2001年为止,在现有的280座科技博物馆中,基本达到建设标准、以科普展览教育为主要任务的只有15座[8]。同时,不少科技馆的建筑格局、场地设施由于展厅和教室面积过小等问题并无法符合标准建筑的要求。许多地方政府把科技馆兼做其他用途如服务接待、会议、联谊等综合性科技活动场所,其建设目标和定位存在很大的盲目性。这就说明,作为科学普及物质载体的科技博物馆在数量和质量上远远无法满足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需求。

最后,在大数据时代,应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来拓宽公众获得科学技术信息的渠道。当今世界,智能手机已经取代电视、报纸等媒介成为主要的传媒载体,具有不可估量的舆论影响力。目前,我国现有的专业型科普网站有几十个,比较著名的网站有“中国科普网”“中国公众科技网”和“中国科技博览”等。但通过网络这种大众媒体而进行的科普活动在质量上和力度上仍不尽如人意,有很大潜力尚待挖掘。根据公共选择理论,科普组织若想在科学普及和科學传播中获得利益最大化,应进一步加强诸多科普网站的建设,提高科普网站的覆盖率和传播质量,扩大影响面和受益面,从而提高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水平。

三、全民主体作为参与者与受益者的利益诉求和策略选择

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是一项宏大的行动计划,仅依靠自上而下推进和调控还不够,须依靠我国全体公民自觉地参与其中,积极参加到各种科学普及活动中来,产生自下而上的效应,走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两条线路,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才能真得到实现。全民主体包括了科学家、教育工作者以及其他所有国民。从公共选择理论的角度来看,公众的自主参与将会极大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进而影响人的职业发展、收入提升,从而实现理性主体的利益最大化。因此,人人参与、自主自觉投入这项民生工程中来是个体最好的利益诉求方式和策略选择。

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发挥其科学教育的主要作用,成为公民科学素质提高的核心渠道。教育工作者应依托各级学校科学教育教学工作来开展各种课外科技活动,切实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培育具有吸引力的校外科技活动,培养教育对象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成人教育和培训在提高我国公民整体科学素质中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扫盲、在岗人员培训和岗前培训、农村成人继续教育等的培训形式对于已经脱离了校园的群体大有裨益。

全民总动员式的全民参与将为提高我国公民整体的科学素质水平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全民总动员式的全民式参与到科学素质行动中来,自觉抵制和破除各种封建愚昧迷信和落后的风俗,最广范围地弘扬求真务实、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通过长期努力,在提高全民科学素质这项工程中,人人都是利益获得者,个人获得的全面发展进而会带动整个社会进入良性发展的时期,反过来又能促进社会公平公正和正义的风气形成。可以说,要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实现其工程的全面性、整体性和持续性,人人参与,广泛理解是取得良好成效的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1]刘莉.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显示[EB/OL].科技日报,http://210.73.64.124/bjkpzc/kpxx/327293.shtml

[2]邓环.提高公民科技文化素质对和谐社会构建的意义及途径[J].科技管理研究,2011(8):228.

[3]鄧环.基于和谐社会构建的公民科技文化素养的实证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6.

[4]詹姆斯·J·布坎南.自由、市场和国家[M].吴良健,桑伍,曾获,译.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36

[5]田爱丽,张晓峰.对现行教育管理制度的反思:“公共选择理论”的视角[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24(11):18.

[6]邱瑜,张彩云.公共选择理论视野下的高校自主招生政策分析[J].高教探索,2010(3):87.

[7]贾勇宏.我国公共教育投资短缺的公共选择理论分析[J].当代教育科学,2005(12):13.

[8]中国科普研究所.中国科普报告2002[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2.

The Countermeasures of improving the citizens scientific qual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ublic choice theory

DENG Huan, LU Jieyu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Nanning 530006, China)

Abstract: According  to  Buchanan, s public choice theory,all kinds of special interests "contracting parties" in the public between collective choice plays a key role,rather than the public think "undertake choosing according to the public interest".Both enterprise behavior and all kinds of public choice, all the results are competing and gaming from various related stakeholders. To improve the scientific quality of the citizen project is important for both the strength of a Country or the social development which has become an inevitable public choice. However, there still  lack  of  corresponding  concrete policy and measures of implementation. Based on the theory of public choice, We need the government's support,scientific organizations,as well as main body participation  to  support this subject. With their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will be well done.

Key words: Public choice theory; Scientific quality; Countermeasures

猜你喜欢
科学素质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走,找对策去!
谈初中生化学科学素质的培养
浅析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策略
深化物理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科学素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