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2015-05-30 22:42黄娟凤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2015年6期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对策

黄娟凤

【摘要】目的 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加以分析,且提出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以改善病情。方法 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3月所我院所收治的6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对其临床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以分析其疾病发生的原因。结果 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有:骨科疾病、脑血管病、心胸腹等手术、恶性肿瘤、剖宫产、糖尿病/高血压/肥胖以及其他,其所占比重分别为30.6%、16.1%、12.9%、6.5%、4.8%、16.1%、12.9%。结论 在临床上有诸多因素可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如骨科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对此,为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临床上应强化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6-0111-02

深静脉血栓形成指的是在深静脉内,血液出现非正常性凝结,继而对静脉管腔造成阻塞,从而引发静脉回流障碍;此病可在全身各个深静脉处发生,但下肢最为普遍[1]。一旦发生深静脉血栓,需及时采取有效手段加以处理,否者将引起深静脉瓣膜功能异常,继而对患者的生存质量乃至生命安全造成影响。现对我院所收治的6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了解其血栓形成的原因,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3月所我院所收治的6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全部患者均通过临床诊断,确诊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其中,男性41例,女性21例;年龄介于18~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5.1±3.6)岁;左侧33例,右侧20例,两侧9例。

1.2方法

对本组6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分析的内容有:性别、年龄、手术史、骨折或创伤史以及基础疾病等,以了解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

1.3统计学分析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8.0对所得数据加以分析。其中以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2.结果

通过分析发现,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有:骨科疾病、脑血管病、心胸腹等手术、恶性肿瘤、剖宫产、糖尿病/高血压/肥胖以及其他,其所占比重分别为30.6%、16.1%、12.9%、6.5%、4.8%、16.1%、12.9%。

3.讨论

3.1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分析

(1)骨科疾病:患有骨科疾病后,将可能诱发一系列的机体变化,而骨折后因血管内膜损伤,炎性介质的大量释放,将加剧血小板的集聚,促进凝血激活酶的形成,从而诱发深静脉血栓[2]。本研究中有30.6%的患者因骨科疾病而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

(2)脑血管疾病:本研究中有10例患者因脑血管病而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脑血管疾病者有比较高的全血黏度,这提高了血液的凝固性,因而极易引起下肢静脉血栓。再者患有此类疾病的患者,往往年龄大,且合并各种基础性疾病,这也加大了其发病的可能性。

(3)心胸腹等手术:手术会对凝血平衡造成破坏,致使静脉血流瘀滞、凝血机制改变,且导致血管内皮损伤,而这种情况就极易诱发深静脉血栓形成[3]。

(4)恶性肿瘤:此类病人的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之下,且肿瘤细胞可促使血小板集聚,提升血小板的黏稠度;在疾病晚期,由于手術治疗或衰竭,将致使病人的肢体活动量下降,休息时间变长,再加上肿瘤瘤体的压迫,最终造成血液流动变缓,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4]。

(5)剖宫产:实施剖宫产的产妇,其在术后往往会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这可能与其术后未进行早期活动、妊娠期血浆纤维蛋白原偏高、手术麻醉致血管扩张、产后大量进补等有一定的关系。

(6)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糖尿病病人一般存在潜在性的血管病变,且血管存在退行性病变,血液的黏稠度提升,血流速度变缓,此时极易诱发血栓。而高血压患者有循环系统基础疾病,因而也极易诱发血栓。肥胖

(7)其他:临床上一些其他原因也可诱发血栓,例如长期吸烟、饮酒者,长时间卧床休息者,高龄群体等。

3.2护理对策

2. 健康宣教:针对可能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对其进行健康宣教,向其介绍关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原因、机制以及对疾病治疗与身体康复所带来的影响,继而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警惕性,从而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以更好的预防此病的发生。

(2)鼓励患者适度活动:不论是接受手术治疗者、剖宫产者,还是患有骨科疾病者、长期卧床休息者,都应适度活动。以骨科疾病者为例,患者在早期应积极开展功能训练,以加速静脉回流,以防止血栓的发生。长期卧床休息者,应定期翻身,且在床上活动四肢,或家属为患者做按摩,以加速血流。产妇在产后可进行适度的运动,以身体不感到疲劳为度。

(3)病情观察:医护人员需注重患者主诉,且对患者的皮肤温度、皮肤颜色、疼痛、肿胀等情况进行严密的观察。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症状并不显著,易被忽视,所以若患者感到下肢疼痛、大腿肌肉压痛等情况,那么应考虑是否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5]。假使病情进一步发展,患肢肿胀与疼痛程度加剧,那么需开展双下肢相应平面周径测量与记录工作。如果测量显示其周径之差在0.5cm以上,应及时告知临床医生以作处理。

综上所述:在临床上有诸多因素可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如骨科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对此,为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临床上应强化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

参考文献:

[1]谢娜.神经外科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护理[J].中国美容医学,2011,20(z4):257-257.

[2]杨洪娟.危重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护理[J].东南国防医药,2011,13(4):339-341.

[3]叶玉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探究[J].中外医疗,2014,21(35):176-177,179.

[4]吴端兰.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8(4):667.

[5]胡心英,朱雪辉.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24(7):3999.

猜你喜欢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对策
下腔静脉滤器在骨创伤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体会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护理体会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血塞通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
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