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本土文化资源探析

2015-05-30 19:40杨玉璀
文化产业 2015年6期
关键词:本土文化社会工作资源

杨玉璀

摘 要:社工工作是一个域外概念,在实践层面上面临着本土化的问题,作者认为本土化的前提是对本土文化资源的价值认同,应该从传统文化、社会文化等角度去充分认识社会工作的本土文化资源问题。

关键词:社会工作;本土文化;资源;

中图分类号:E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6-00-02

一、问题及意义

社会工作是一个地道的异域概念,其有一套完整的价值体系,当它进入中国的时候,因为环境和条件的变化,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社会工作面临着本土化的问题。从社会科学角度来看,本土化指的是外來的东西进入另一个文化区域并适应新的环境而生存和发挥作用的过程。

本土化往往强调社会工作本土化的过程性,即外来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和知识体系融入中国本土而发挥作用的过程。王思斌教授在《社会工作本土化之路》一书重点论及社会工作本土化,提出总结本土经验、促进本土经验与国际经验的良性互动和发展,是发展我国社会工作的必由之路,他的论述仅停留在实践、技术等层面,没有触及文化与信仰的领域。

其实,笔者认为本土化的前提是对本土资源的价值认同,任何专业都需要理念和价值观的支撑,当我们努力对西方的社会工作专业知识体系进行本土化改造的同时,理应格外重视另一个问题——如何利用本土文化资源,我们所追求的目标不应该是西方社会工作知识框架在中国落地生根,而是如何使中国的本土文化资源贡献于社会工作。社会工作价值体系通常认为包括社会价值、专业价值、专业伦理和操作守则。“没有价值理念作为支持,社会工作就失去了自己的生命和灵魂。”

从西方社会工作的发生、发展历史来看,社会工作之所以从单纯的“助人”活动,正在和将要发展成为一种制度化的社会福利和社会调节机制,正是基督教文化背景在西方发达国家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功能,这就提示我们在引入西方社会工作理念的时候,不能忘记对本土文化资源的检视、挖掘和利用。

在此应该强调,本土化过程必须力避詹姆斯·梅志里(James Midgley)在《专业帝国主义:社会工作在第三世界国家》一书中提出的问题,即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工作成为西方“专业帝国主义”的产物,对西方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模式的生搬硬套,限制了发展中国家社会工作专业的价值及效用。

针对这种情况,有专家开始重视中国本土的思想资源与社会工作的相关性,如美国华裔学者钟桂男的《儒家社会工作》,其在儒家理论、道德观与技术作为中国本土化的社会工作理论、价值观及技术的基础上发展出一套社会工作模式等。

当我们向内勘查社会工作本土资源的时候,应该将视角投向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唯有透过对历史和现实的双重检视,才能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知识理论体系,打下坚实基础。这与王思斌教授的观点不谋而合,他认为构建中国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原材料包括三个方面,西方发达国家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古代中国社会工作实践的价值理念,当代中国占统治地位的文化价值观念。笔者认为本土历史文化资源应包括儒家伦理思想、佛教文化,社会文化资源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民族慈善文化等。

从社工现状看,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人员流动大,社工专业毕业生上岗不足,这其中有社会工作行业待遇偏低和制度缺陷等原因,但信仰缺失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毕竟社会工作是良心活,靠一时的热情无法长久坚持,必须要有一个坚定的信仰。这也是开展本文研究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社会工作传统文化探源

(一)儒家伦理思想

儒家伦理思想强调天人关系,重视个人道德的修养,并以仁爱和五伦来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儒家认为人性本善,重视个人道德的修养,认为每个人都有积极向善或是向上的欲望,主张采取教育教化的方式来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

儒家伦理思想本质上是一种政治伦理,它从父系家长制出发,强调以孝梯为原则,处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之间的关系,因儒家伦理适应了家国同构的社会特点,被上升为国家伦理,其循着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路被尊崇,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秩序的最大稳定器。

儒家伦理思想蕴含着人道主义思想,主要表现在仁爱和孝道思想之中,这种思想在中国古代的伦理思想中,居于核心地位。儒家认为“仁者,爱人”,对于“爱人”的具体要求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思想,主张仁爱是由近及远、由己推人的一种爱。孔子的仁爱思想,主张由近及远,将一切人都作为平等的人来看,“博施于民而济众”,这简直就是圣人了。这种思想还具体体现在孔子的教育思想,如“有教无类”。

孔子的仁爱思想体现了爱有差等的思想,费孝通先生认为中国是一个有着差序格局的社会,仁爱思想就是一个差序格局的社会在爱的方面的反映,也可以说孔子仁爱思想造就了中国社会的差序格局。

从上述看出,儒家伦理思想是本土社会工作伦理思想的主要来源,儒家仁爱思想、爱有差等、五伦为主的家庭伦理思想对社会工作伦理影响,主要表现为儒家伦理下的中国人思想和行为保守化、求助模式家族化、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化等等。在帮助别人时遵循差序格局的这个层次,越是关系亲密的人越要尽力地帮助。在时下中国社会,传统文化仍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儒家对孝道的追求,体现出一种以人为本的人道主义思想,这对于老年社会工作具有一定启发性,对于老年人,不仅仅是满足他们的物质需求,更需要在精神上满足他们的需求。总体看来,儒家伦理思想对人格形成和中国社会求助体系的形成影响深远。

儒家伦理思想中还蕴含着社会福利的种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也,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在儒家构想的大同社会里,人们各司其职,相亲相爱,国家提供社会福利使人们生活幸福。

孟子在孔子思想基础上,主张统治者施行仁政,应该先救助弱势群体,“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人与人之间应该“出入相友,望相助,疾病相扶持”,以此实现百姓亲睦。此种思想对中国人处理人际关系影响深厚、久远,直至当下,他们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方面,非常注重情理人情,使中国社会成为一个关系共同体的社会,人们习惯用关系来解决社会生活中遇到的事情。

(二)佛教文化根源

佛家主张慈悲为怀,佛家对慈悲的定义是“拔苦与乐”,其最高境界是大慈大悲,这种慈悲的精神是一种大爱,一种博爱。佛教经籍非常繁多,囊括于四谛(Cattqri-ariya-saccqni),谛的意义就是真理,四谛所依据的根本原理则是缘起论(Pawiccasamuppqda)。“缘起”即“诸法由因缘而起”,简单地说,就是一切事物或一切现象的生起,都是相待的互存关系和条件,离开关系和条件,就不能生起任何一个事物或现象。佛认为“缘起”为若此有则彼有,若此生则彼生;若此无则彼无,若此灭则彼灭。

按照佛教的说法,所谓互存关系,都是因果关系。一切现象(法)必然是在某种互相依存的关系中存在的,没有任何一个现象可以说是绝待(绝对)的存在。没有绝待的因,也没有绝待的果。世界就是这样由时间上无数的异时连续的因果关系,与空间上无数的互相依存关系组织的无限的网。

佛教教义极为复杂,内容十分丰富,构成慈善事业动力机制的是因果报应学说与慈悲观念。因果报应学说是佛教伦理的理论基础,其基本原理是佛教伦理的“因果律”,即认为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受因果法则支配,善因产生善果,恶因产生恶果,这种善恶报应的思想一直成为中国人维护道德伦理的精神支柱。而慈悲精神是佛教教义的核心,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佛教道德是以利他平等为指向的。这种利他主义道德观,在佛教中称为慈悲,构成了中国佛教最主要的道德观念。有了上述的理论基础,佛教很早就参与到社会救济等多种公益事业中,中古时期的寺院多是集宗教与慈善团体于一身的,比如南北朝时的六疾馆,隋唐时的悲田养病坊等。

佛教以慈悲为怀,这与慈善精神是息息相通的。西方最初的社会工作者多是基督宗教徒,建立的组织机构也多有宗教背景,如慈善组织会社和睦邻组织运动等。佛教包含着丰富的慈善、助人的思想和精神,宗教参与公益对于社会公共精神的形成有促进作用。

其实,世界各国最早的社会工作都起源于贫民救济或个人的慈善事业,那时的社会工作还只是局部性和暂时性的救助工作,纵观世界各国社会工作的历史演进,虽各有不同的起源与发展过程,但都存在一个共同的现象,即社会工作都渊源于贫民救济或慈善事业,多半是由教会或私人兴办,继而由政府逐渐负责办理。既然西方社会工作的理念和实践上同基督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么,社会工作在中国也不能排斥宗教慈善,甚至要把它们包容在自己的工作范围之内。

过去我们对佛教的积极意义重视不够,中共中央审时度势,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促进宗教关系的和谐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明确提出要“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事实上,由于宗教慈善事业与社会工作已经分离,它们有了各自的发展路径,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如果能够相互借鉴和互为补充,使正式社会工作和民间慈善组织良性互动,将非常有助于完善我国的社会服务体系,进而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在这方面,我国台湾地区有值得借鉴的经验,由证严法师创立的台湾佛教慈善慈济基金会以“慈悲为怀、济世救人”为宗旨,已经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同时也是佛教慈善与社会工作“中体西用”关系结合得比较好的成功典范。

三、社会工作的社会文化根基

(一)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社会工作伦理的基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具有时代特点、引领性的社会工作重要本土资源。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提出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全新思想价值体系,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批判性继承的文化成果,是中國传统文化升华,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沃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新型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民心、促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将会对社会工作产生积极的价值引领作用,将成为具有时代精神的社会工作重要本土文化资源。核心价值观中“友善”一词是最紧密涉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是无涉年龄具有普遍适用性和基础性的价值观。“友善”强调公民之间应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友好,努力形成社会主义的新型人际关系,这实际上体现了一种友爱精神,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爱的循环关系,与爱心传递社工理论异曲同工。

(二)慈善文化是社会工作深厚的土壤

中华民族历来有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和人道主义精神。从历史上看,慈善事业同政府治理一样都是中国民间社会关系构建的基本形式之一。《现代汉语词典》对“慈善”的解释是慈爱、善良、仁慈、富有同情心,其涵义直接承袭了我国古代的“慈善”概念。《魏书·崔光传》中记载:“光宽和慈善,不忤于物,进退沉浮,自得而已”。《啸亭杂录·孝亲》(孝圣先皇后)中记载:“天性慈善,屡劝上减刑罢兵,以免苍生屠戮,上无不顺从,以承欢爱。”“慈”一般是指长辈对晚辈的爱,兼有和善的意思,“善”有善良、友好的含义,一般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和互助,二者的联系与结合便形成了慈善这种人际之间交流、合作和互动的中华民族独特传统和社会关系形式。如今,慈善不单纯是指精神或宗教层面上的情感与道德,作为现代社会的一种社会活动形式,慈善是公众以捐赠财物、志愿服务等方式表达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自愿行为,慈善工作理念、方式方法对社会工作理论和实践都极具启发性和借鉴意义。

四、结语

行文至此,理应得出结论,但笔者却没有这个能力,本文只是想抛砖引玉,因为社会工作的本土化任重而道远,笔者只是想再次重复这样的观点,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必须根植于中国的文化土壤才能生根发芽,枝繁叶茂,而这需要我们珍视自己的民族传统文化、重视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和久远而深厚的社会慈善文化。

参考文献:

[1]王思斌. 试论我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 [J]. 浙江学刊,2001,(2).

[2]嵇绍乾. 社会工作与宗教关系[J].社会工作,2011(3).

[3]徐亚丽. 社会工作伦理本土化 [D][硕士学位论文].淄博:山东理工大学,2011.

[4]费孝通. 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5]南怀瑾. 论语别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本土文化社会工作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如何利用本土文化资源提升语文综合课的教学效果
管窥高中英语教学问题及解决措施
社区退休老人的老有所为与社会工作介入
以社会工作视角解决四大国有控股银行服务质量提高困境
浅析儒家文化对老年社会工作的影响
反观中国电影本土化精神中的人性本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