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信息技术融合 推进生态课堂建设

2015-05-30 19:21娄颖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 2015年6期
关键词:调研学科信息技术

娄颖

生态课堂是回归自然、崇尚自主、整体和谐、交往互动、开放生成和可持续发展的课堂,是学生学习、成长,完善生命发展、提升生命质量的场所。在信息化发展迅速的今天,要真正落实“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师应当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通过对中小学学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现状的调查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探讨推进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生态课堂建设的有效做法。

一、深入基层调研,寻找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生态课堂问题

作为教研员,为了在改进课堂教学,促进生态课堂建设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笔者深入13所中小学进行调研,听课学科涉及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历史、信息、综合、音乐等,交流与研讨的方式有领导汇报、现场听课、教师交流,调研的主要内容是中小学信息化环境下生态课堂的建设情况。

通过本研究,一方面对南关区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状有了进一步了解,研究结果可以为我区信息技术教育与培训的开展提供有效参考;另一方面,利用问卷调查及访谈分析等教育研究方法来进行工作调研,促使笔者思考如何更好地加强学科整合工作的客观性与科学性,使笔者工作思路与工作内容更切合基层教师需要。

二、关注教师本体,探索现代化教学手段下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

调研期间,笔者把“调研与实践”融为一体,把“学习与思考”贯穿始终,亲身感受到新课程实施以来课堂教学发生的新变化,取得的新成果,同时也发现了课堂教学改革存在的共性问题和影响中小学教学质量的“症结”性问题。

(一)调研情况

纵观中小学的课堂教学,都基本上能按照课程标准的理念结合教材、学生的实际,教师能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层次地进行教学活动,大部分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学习方法,学会所学内容,并能较熟练地进行应用。

发现优点的同时,笔者也深切感受到课堂教学存在很多不足:

1. 过于注重形式。很多老师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还停留在创设教学情境的低层次阶段,不能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更谈不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2. 现代化信息手段不会用。很多教师把电子白板、一体机,作为电脑和电视的显示屏幕,不会使用软件的交互功能,课堂教学有效性不强。

3. 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不重视。多数教师只关注学科教学知识,不重视学科教学中学生信息能力和信息素养的培养,学生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发布信息能力差。

(二)改进措施

设计提高学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研修活动,即“六环”、“五步”的培训策略,探索现代化教学手段下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

1. “六环”——技术驱动策略。“六环”是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的六个环节,即“需求调查-内容精选-个别培训-专业引领-效果检测-形成培训课程”等六个环节。“六环”在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策略中侧重于对教师的“培训”,主要解决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的技术问题。

2. “五步”——能力驱动策略。“五步”是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的五个步骤,即“整合特色-模拟实践-再次交流-再次实践-形成成果(案例或论文)”等五个步骤。“五步”在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策略中侧重于教师的“应用”,主要解决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的能力问题。

三、狠抓常规应用,促进现代教育技术支撑下的生态课堂发展

狠抓常规课堂中信息技术应用的目的是在实践中养成教师的使用习惯,最终实现优化生态课堂教学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标。

为此,笔者提出“面向学生、走进课堂、服务教学”的要求,坚持从以下三个方面狠抓应用工作:一是以制度推应用。根据基层教师应用要求,制定相关研修制度,积极推进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融合。二是以典型带应用。南关区将积极打造“加速信息技术融合,提高生态课堂教学质量”的典型,以典型学校带动大众应用。发挥“示范一校,受益一片,带动周边”的示范作用,以加速信息技术与学科的融合。三是以活动导应用。以活动为载体,有目的、有意识地引导、鼓励教师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立争在短期内实现“三个提高”,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研究水平。

当然,信息技术在常规教学中的应用习惯,需要逐步培养,更需要全体任课教师主动学习和实践,从而有效的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真正地打造出一种自然、和谐、开放、创新的生态课堂。

猜你喜欢
调研学科信息技术
【学科新书导览】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人大到基层调研应做到“三不”
调研“四贴近” 履职增实效
“超学科”来啦
脚踏实地扶贫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