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祁连县红土沟

2015-05-30 18:49陈建中
华夏地理中文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找矿标志

摘 要:青海省祁连县红土沟—川刺沟岩金矿床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及脉状分布于下奥陶统阴沟群中基性火山岩组的破碎蚀变带中。其中红土沟金矿共圈定8个金矿体,川刺沟岩金矿共圈定3个金矿体。矿石矿物组成均以毒砂、黄铁矿为主,金以次显微金为主的形式赋存于毒砂、黄铁矿中。矿石结构主要有粒状结构、鳞片粒状变晶结构,次有交代结构、乳浊状结构。矿石以浸染状构造为主,脉状构造次之。矿区内蚀变、矿化作用均较强烈,主要有硅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黄铁矿化、毒砂矿化、辉锑矿化等。断裂构造和围岩蚀变是两个主要的控矿因素。Au元素的化探异常、褐红色臭葱石化等是良好的找矿标志。综合矿石组构、矿化及岩性特征等方面信息分析,初步认为该矿床成因为与构造蚀变破碎有关的中—低温热液—交代蚀变岩型金矿床。

关键词:红土沟—川刺沟;控矿因素;找矿标志;蚀变岩型金矿床

青海省祁连县红土沟—川刺沟岩金矿床产于下奥陶统阴沟群中基性火山岩。前人勘查工作对已知的矿(化)体、化探异常及蚀变破碎带等成矿有利地段在地表利用探槽、浅井进行了揭露和加密控制;并选择红土沟矿区规模较大、品位较高的AuⅢ、AuⅤ矿体及川刺沟的AuⅡ矿体施工了平硐,进行了深部控制工作;对施工平硐较为困难的川刺沟AuⅤ矿体施工了钻控工作。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从矿体地质特征、矿石矿物组成、矿石结构构造、控矿因素与找矿标志等各个方面对红土沟—川刺沟金矿进行矿床地质特征的深入剖析,进一步明确其矿床成因。

一、矿区矿体地质特征

(一)红土沟矿区矿体特征。共圈定规模不等,品位不一的金矿体8个,编号AuⅠ—AuⅧ,矿体均产于下奥陶统阴沟群中基性火山岩组第二段内。矿体均沿北西向或近东西向断裂及其附近的蚀变破碎带分布。

(二)川刺沟矿区矿体特征。在川刺沟矿区南、北两条蚀变破碎带中圈出金矿体3个,另有多处金矿化线索。均产于下奥陶统阴沟群中基性火岩组第二段地层内,它们的产出严格受北西向断裂蚀变破碎带的控制。

二、矿石组成、结构、构造

(一)矿石矿物成分。

1.红土沟金矿。红土沟金矿矿物组成如下:

金属矿物:毒砂、黄铁矿,自然金、闪锌矿、黝铜矿、石墨、白铁矿、钛铁矿、软锰矿、褐铁矿、磷铁矿,微量自然银、黄铜矿、辉铜矿、铜兰、硬锰矿、方铅矿、胶状黄铁矿。

脉石矿物:绢云母、白云母、石英、白云母,少量粘土、天青石、蛇纹石,微量磷灰石、锆石、绿帘石、电气石、金红石。

2.川刺沟金矿。矿区矿物组成如下:

金属矿物:毒砂、黄铁矿,少量辉锑矿、黄铜矿、褐铁矿,微量自然金、钛铁矿、闪锌矿、方铅矿、白铁矿、磁黄铁矿、赤铁矿、孔雀石;

脉石矿物:石英、斜长石、白云石、绢云石,少量方解石、白云母、蛇纹石。

3.金的赋存形式。矿石中存在着两种类型的金,可见金与次显微金,而又以次显微金为主(在矿石中含量大于90%)。可见金以它形粒状为主,且以微粒金为主(占97%),在矿石中呈粒间金、裂隙金、包体金分布。次显微金多与毒砂、黄铁矿、石英等矿物密切连生。

(二)矿石结构。矿石结构比较简单,主要有粒状结构、鳞片粒状变晶结构,次有交代结构、乳浊状结构。

1.粒状结构。包括自形、半自形和它形粒状结构。自形、半自形粒状结构主要表现为毒砂和黄铁矿呈较完整的自形、半自形粒状晶体分布于矿石基体中,它形粒状结构表现为毒砂。

2.鳞片粒状变晶结构。主要由鳞片状集合体绢云母、蛇纹石、片状白云母、粒状矿物石英、白云石组成鳞片粒状变晶结构。

3.交代结构、交代残留结构、骸晶结构。毒砂交代黄铁矿,石墨交代黄铁矿,白铁矿交代黄铁矿、磁黄铁矿、硬锰矿、闪锌矿、黝铜矿,褐铁矿交代黄铁矿、脉石矿物交代金属矿物等形成交代结构,交代残留结构和骸晶结构。

4.乳浊状结构。黄铜矿呈细微乳滴状杂乱分布于闪锌矿中形成乳浊状结构。

5.板粒状结构。原生天青石呈板状、粒状,横切面呈菱形,大多彼此镶嵌,部分较均匀分布在隐晶状粘土矿物集合体中。

除此外尚有部分嵌晶结构,碎裂结构、压碎结构、糜棱结构等。

(三)矿石构造。矿石以浸染状构造为主,脉状构造次之。

1.浸染状构造。毒砂、黄铁矿等金属硫化物呈不规则的星散状,不均匀的分布与脉石基体中构成浸染状构造。

2.脉状构造。毒砂、黄铁矿等金属硫化物呈脉状、细脉状、网脉状、脉状分布于脉石基体中构成脉状构造。

3.蚀变与矿化。该区属于蚀变岩型金矿石,含矿岩石与近矿围岩基本一致,蚀变、矿化作用均较强烈。与金矿化有关的蚀变主要有硅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局部地段有高岭土化。与金矿化有关的主要矿化有黄铁矿化、毒砂矿化、辉锑矿化,偶见黄铜矿化和表生作用形成的褐铁矿化、臭葱石化。

三、控矿因素与找矿标志

(一)控矿因素。矿床的控矿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即断裂构造和围岩蚀变。

1.断裂构造控矿。目前所发现的矿体均赋在断裂构造蚀变破碎带内,说明断裂构造对本区成矿起着重要。北西向的区域性断裂控制了蚀变破碎带、矿化带的展布,起着控矿和导矿作用。

2.围岩蚀变控矿。在已圈定的所有矿体岩(矿)石中,矿石及围岩均具有硅化、碳酸鹽化、绢云母化等蚀变,并且有黄铁矿化、毒砂矿化、辉矿化等现象,金矿化是蚀变与矿化的一个综合反映。

(二)找矿标志。

1.化探异常标志。本区具有较强的Au、As、Sb元素组合或单一异常,是本区重要的找矿标志。

2.颜色标志。在含矿破碎蚀变带的地表露头具有褐臭葱石化,呈带状展布,为最重要的直接找矿标志。

3.矿化标志。柱状、针状的白色毒砂及细微粒黄铁矿为含金的重要标志性矿物。

4.蚀变标志。在破碎蚀变带内的石英细脉、碳酸盐细脉、网脉密集发育地段,是金矿化的良好指示标志。含矿岩石均具有不同程度的蚀变。

5.构造标志。区域性断裂构造控制着破碎蚀变带的展布,特别是在断裂构造密集发育地段,目前发现的所有矿体均赋存于断裂构造破碎蚀变带内的上述部位。

四、矿床成因

金矿化可能有两期:早期主要呈次显微金和微粒金与毒砂、黄铁矿中、石英等同期形成。晚期主要呈可见金形式沿矿物裂隙、矿物粒间,构造角砾之砾间胶结物的力学最薄弱部位充填形成,金矿石具有两期矿化迭加生成特征。根据矿物组成、组合、矿化及岩性特征,其自然类型可定为毒砂、黄铁矿、辉锑矿化含金蚀变岩型金矿石。

在含矿破碎蚀变中矿体中均可见到较多的热液活动迹象,主要表现为硅化及碳酸盐化和发育有众多石英脉、碳酸盐脉、脉体呈细单脉,复脉及网脉状贯入分布,脉宽不等,长度不一,分布极不均匀。

综合上述分析,矿床初步划分为与构造蚀变破碎有关的中—低温热液—交代蚀变岩型金矿床。

参考文献

[1] 于浦生,邬介人,韩生福.北祁连火山岩带金矿[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8:19-40.

[2] 青海省地球物理勘察查技术研究院.红土沟—川刺沟矿区的岩金及外围普查报告[R].1995.

作者简介:陈建中,新疆地质矿产开发局第三地质大队。

猜你喜欢
找矿标志
铅锌矿矿区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探讨
内蒙古乌拉特后旗格日勒图敖登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辽宁省阜新县靳家店金矿区找矿标志及找矿方向
内蒙古镶黄旗宝力图西山铜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内蒙古义盛店银多金属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察哈尔右翼后旗西乌素金多金属矿矿体特征及找矿标志
安徽省潜山县水吼岭碎云母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山东省蓬莱市侯格庄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江西园岭寨钼矿区蚀变分带特征及找矿意义
利比里亚大巴萨州扎恩砂金矿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