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礼记·礼运》
“公”,为会意字,从八,从厶。甲骨文的“公”字上为“八”,下为形似“口”的器皿形。“八”为“分”的初文,本义为将物分开。“公”的甲骨文会意为将器皿中的东西平均分开。由此可知,“公”的造字本义为:在生产力水平低下、食物匮乏的远古时代,人们平均分配赖以生存的食物。《说文·八部》中也说:“公,平分也。”“公”的本义为公正、平凡、无私。
以下为“公”字的演变过程:
“公”的金文从八,从口。“八”为大数,意为众、多,同时,“八”的字形又为由下至上而聚拢;“口”指人口、牲口等。“八”“口”为“公”,会意为众人一起为公。故“公”有公众、公共的意思。又可会意为按照人口多寡来平均分配,故“公”有公正、公平的意思。今体“公”从八,从厶,其中的“八”可理解为表示相背的意思;“厶”古同“私”,指私人的、自己的。“八”“厶”相合为“公”,表示与私相背,即公正无私。“八”“厶”为“公”,“八”为大数,会意为将无数个私人聚拢为“公”,即公众、公民、公共。
(选自《土生说字》,有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