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明
【摘 要】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写作教学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随笔训练是提升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很多学生在进行随笔训练的时候总是困扰于应该写什么这个问题,对于随笔的写作内容十分迷茫。现文章主要就针对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随笔训练生活化进行开展研究。
【关键词】
初中语文 随笔训练 生活化教学
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都会在课堂中开展随笔写作训练。随笔写作训练的教学目的就是在于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所得所想、所见所闻进行写作。引导学生更多的关注自身的学习与生活环境,善于在生活环境中寻找写作素材,让学生能够在随笔训练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让随笔的写作更加贴近现实,更加具有生活气息。
一、着手生活,累积素材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随笔训练生活化教学最为重要的基础就是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累积写作的素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观察,让学生从家庭、学校、生活等方面观察,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以不同的视角来寻找亮点。日常生活中的花草树木、人事行为、风霜雨雪都可以作为写作的资源。教师在引导学生寻找生活化的写作内容后,还需要教授学生在生活中观察的方式。首先,要全面、客观、细致的观察;其次,要抓住事物的本质;最后,要一边思考一边观察。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观察习惯,在长年累月的积累当中学生自然而然就会慢慢的累积出来各种写作素材。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外出旅游、组织班级活动的机会让学生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中的任何事,在运用科学的观察方式后及时记录下来,以便运用到日后的随笔训练当中。
二、抛砖引玉,引导写作
著名教育学家赞可夫曾经说到,“只有学生学习的情绪在不断高涨的情况下,才会乐于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进而产生一些能够使得写作内容丰富多彩的思想、词汇”。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情绪不断高涨的教学环境需要依靠教师来创建。教师可以通过生活化的随笔训练来唤醒学生的真情实感。教师可以用对生活热情的态度来营造气氛,利用自己深刻体验的生活素材来进行加工、渲染,充分的引导学生,拓展学生的思维渠道,唤醒学生自己在生活中的真情实感,进而产生情感上功能,这样就能够引发学生形成强烈的表达欲望。这种思想上的欲望能够推动学生将随笔训练与自己的生活、学习联系在一起,进而形成强烈的驱动力,让学生能够流畅的在随笔训练中表达真实情感。例如,教师在进行随笔训练的时候可以就自己的生活化内容进行介绍。在进行“介绍自己喜欢的一种菜肴”为主题的随笔村里中,教师可以先生动的介绍自己小时候母亲做的红烧肉的情境,介绍那肥瘦相间的肉块热滚滚的油中翻滚,鲜艳的酱油的颜色裹在肉上,红扑扑,亮晶晶,颤巍巍的,香气四溢,十分诱人。学生们听后都纷纷口水直流,强烈的冲击了学生的心灵。这时候,教师可以布置这次课堂随笔训练的题目,你们喜欢什么样子的菜肴?学生们听到这一随笔训练的题目都十分积极,跃跃欲试,纷纷积极的将自己喜欢的菜肴通过随笔描写出来,一个个写的精彩极了,充分的表达了自己对美味的菜肴的喜爱。
三、范文举例,教授技巧
在初中语文的学习阶段,学生的写作技巧与写作手法都相对不够成熟,因此时常导致学生在对事例描写的过程中写的十分简易,犹如记流水账一样,严重缺乏可读性。基于此种情况,教师可以在随笔训练生活化的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如何通过写作技巧来将生活中的素材活灵活现的展现出来。让学生可以在随笔训练的过程中尽量使用可以想到的语言来最完整、最真实的还原当时的请假。例如,学生在进行随笔写作题目为《妈妈买衣服还价》的内容中,原文是如下描述的:今天天气很好,我和妈妈去逛街买衣服,妈妈走进一家服装店,指着一条裙子说“这件多少钱?”。老板说:“160元”。妈妈说,“太贵了!”老板說,“给你便宜些吧!150元!”妈妈说:“那算了,我不买了!”我和妈妈走出了服装店。在阅读完这段随笔的内容后可以发现这是一篇明显的记流水账的文章,教师可以将这一文章作为范文,让教授学生如何将发生的事件、涉及的人物描写的生动具体。例如,今天天气终于放晴了,正逢周末,我和妈妈一同开心的外出逛街,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十分热闹,走着走着妈妈看到在橱窗中的一件裙子十分喜爱,在橱窗驻足了好一阵子。这时老板热情的迎上来,让妈妈进店看看,等等。教师教授学生生活化的写作技巧能够让学生将生活中观察到的事物最为真实、最为完整、最为生动地展现出来,以最大程度地达到随笔训练生活化的目的。
随笔训练的生活化教学创造了和谐、平等、活跃的初中语文课堂。学生们在进行随笔训练的时候所选择的写作素材、所进行的写作内容都是源自于生活。这样可以让学生们积极的观察生活、主动地累积素材,做生活的有心人。
【参考文献】
【1】张琳.初中语文随笔生活化教学的内容与策略【J】.中学时代,2014(20)
【2】李艾.生活化教育理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与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4(S1)
【3】寇思明.捕捉初中语文的生活元素——谈初中语文的生活化教学【J】.课外语文,2012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