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永恩 万世明 翟敏焕
摘 要: 针对传统教学模式中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脱节的问题,结合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与应用技术类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实践。从教学场所、教学方案、考核方案、教学实施等方面进行研究。实践表明,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关键词: 教学做; C语言; 教学模式; 程序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5)06-71-02
Abstract: Aiming at the drawbacks in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with which the theory teaching is divorced from the practice teaching, combin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niversity students of applied science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 language programming course,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C language programming course is performed in a "teaching-studying-doing" mode, while the teaching site, teaching plan, assessment program, and implementation of teaching are studied. Practice shows that, this teaching method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and comprehensive quality.
Key words: teach-study-do; C Language; teaching model; programming
0 引言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2014年3月22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教育部将做600多所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职业教育类型转变的工作。广东白云学院于2013年入选“应用科技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项目组。应用科技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项目是教育部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探索“产学研一体、教学做合一”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而设立的重点研究项目。广东白云学院自2013年9月起就开始进行了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作为全校理工类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被列入学校首批一体化课程建设试点项目。
1 课程概况
C语言是国际上广泛流行的一种通用编程语言,具有语法简洁、运算符丰富、数据类型丰富、语法结构不严格、功能强大、适用范围大的特点[1]。它适合作为系统描述语言,既可用来编写系统软件,也可用来编写应用软件。它是一种理想的结构化程序设计语言,后期的许多语言都直接或间接地借用了C语言的控制结构和基本特征。因此,很多学校都把它作为理工类非计算机专业学习程序设计的第一门课程。
应用技术大学的学生相对而言理论基础较弱,对逻辑性、推理性知识的接受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他们思维较活跃、动手操作积极性高、上手快。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实验课时往往只占总课时的25%甚至更少,且一般采用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模式,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同时由于C语言内容较为抽象、逻辑性强、使用灵活,尤其是数组、指针、结构体等内容难点较多且容易出错,学生在有限的实践课中难以掌握实际编程的应用,亦难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学生感到课程枯燥乏味,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2 教学做一体化模式的引入
“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将教师的课堂理论讲授、学生的听课学习和实训实验三者融为一体 [2-3],这种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单向灌输的教学方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教学过程的实践性,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是以学生的“做”为中心,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的目的是学生掌握运用C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编程能力,强调会“做”,而不是局限于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规范,“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非常契合这一要求。在这种教学模式中,理论教室和实践场地融为专业教室或实习车间,师生双方在边教、边学、边做中完成教学任务,将理论学习与实际训练紧密结合起来,大大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
3 “教学做一体化”方案与实施
3.1 教学场所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需要合适的教学场所。我校对计算机中心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现在大部分机房都具备多媒体教学、学生实验实训、考证强化训练等一体化教室的功能。为使学生熟悉主流的开发平台,采用Visual Studio 2010作为本门课程的开发工具。同时,为拓展学生的视野,了解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可在课外带学生参观相关的校外实习基地,了解行业的最新动态。
3.2 教学方案设计
课程的设计以学生的“做”为中心,着重于培养学生用C 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编程能力,通过“教”、“学”、“做”,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相互融合。采取“任务驱动”和“模块教学”的方式[4],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性。教学内容组织上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将教学内容划分为11个模块,每个模块有若干个主任务,同时设有与每个主任务相关的若干个关联任务,用以巩固该模块的学习以及扩展学生的思路,完成每个任务就是完成一个项目。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逐步学习C语言的基本概念、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程序设计方法、数组、函数、指针、结构体等的应用。
3.3 考核方案
以往,C语言程序设计的考核以期末理论考试为重点,实验成绩只占很小的比例,这种考核方式使学生往往把精力放在期末的理论考试中,只是将C语言作为一门应试课程,学习的重点放在C 语言的基本语法规范,而忽略了学习C语言的目的。因此, 应加强过程考核的比重,从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核。本课程总评成绩的构成为:过程考核(40%)+期末理论考试(30%)+期末上机操作考试(30%)。其中过程考核由三部分构成:作业和考勤(20%)+模块实验成绩(50%)+实验报告(20%)。
除此评价标准外,引导学生学习编程,探索学分置换计划:①通过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2级C语言)的学生可免试获得该课程的学分,同时可将考级的成绩按一定的标准转换为课程的最终成绩;②获得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省赛(软件类C、C++组别)三等奖及以上的学生可免试获得该课程的学分,同时可将获奖等级按一定的标准转换为课程的最终成绩。
3.4 实施与效果
教学过程中把握一个“教中做,做中学”的原则。以指针模块为例,该模块有4个主任务,每个主任务包含不同的知识点。任务1“指针的简单应用”的知识点是指针的概念及指针的基本操作;任务2“用函数实现数据交换”的知识点是指针作为函数的参数的应用;任务3“打印最高分”的知识点是指针与数组的关系;任务4“用指针实现回文串的判断” 的知识点是指针与字符串的关系。教学中采用一体化教学、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原则,在介绍了指针的基本知识后提出任务“用函数实现两个数的交换”,教师首先演示不使用函数的方式实现两个整数交换,然后再改用函数的方式(用简单变量作为参数)实现交换,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并查找答案:
⑴ 该程序能否实现两个数的交换;
⑵ 子函数内部是否实现了两个数的交换;
⑶ 形式参数和实际参数的地址是否一样。
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调试该程序,会发现该程序并不能实现两数交换。接下来老师讲解指针作为函数的参数的特点,提出指针按地址传递的概念,明确“指针就是地址,地址就是指针”。然后,引导学生使用指针作为函数的参数实现这一任务,再让学生回答上面的三个问题,加深学生的理解。最后提出两个关联任务让学生完成:
⑴ 不使用函数,利用指针实现两个数的交换;
⑵ 用函数和指针实现3个数由大到小排序。
实践表明,这种教师边讲授,学生边做,师生共同探索研究的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加深学生对程序的理解,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编程能力的提高。在2014年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省赛中,我校获得了一等奖2人次、二等奖3人次的好成绩。
4 结束语
“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了课程的教学效果。在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加深对教学的理解,亦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 谭浩强.C程序设计计(第四版)[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2] 严希清,陈红艳.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与实
践[J].职业教育,2009.4:149-150
[3] 王祎,任晓鹏,任晓鲲.IT类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模式的内涵建设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10.11:86-87
[4] 李军.“教、学、做”一体化任务驱动型高技能教学模式构建[J].职业技
术教育,2009.8: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