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语文阅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

2015-05-30 10:48聂建梅
开心素质教育 2015年6期
关键词:课题创新能力课文

聂建梅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语文探究性学习注重把学习的时间、空间还给学生,把课堂变大、变活、变新。这种学习方法向学生提供了更多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促使学生自觉学习、主动探究,充分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愉悦,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创设情境,营造开放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学生好奇心强,特别好问,具有一定探究和创造潜能。教师要善于发现并充分调动学生的潜能,保护他们创新的萌芽,让他们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为他们创设好奇、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他们求知的兴趣和欲望。如在《可贵的沉默》一文的教学伊始时,教师可播放孩子过生日时的小短片,让学生说说自己过生日时的感受,然后再揭示课题,引发学生对课题的探究和疑问。再如第二册《识字4》,教师可根据一年级学生喜欢小动物的特点,在介绍小动物的环节时用富有激情的话语“你想当哪个小动物?快快戴上头饰自豪地来介绍介绍吧!”将学生带入意境之中。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感受,又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参与。

二、鼓励学生质疑,培养自主性和探究能力

在观察事物的过程中,学生对事物会产生新感觉和自己的见解,这是学生的思想创新。即使他们的见解是错误的、不成熟的,教师同样要给予珍惜和爱护。教师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他们主动探究,在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中,让学生的学习丰富而具有个性。

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疑问”,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将培养学生质疑的习惯贯穿教学的全过程。以第五册课文《可贵的沉默》为例,我分别在课题处、初读时、研读时、总结处让学生质疑,为学生提供了思考、探索、联想、创造的机会。

1.题处启疑。“题目是文章的窗口”。通过这扇窗,我们可以揣摩作者将要描述的内容,许多文章的题目往往给读者留下许多悬念。教学此文时,我引导学生就课题生疑,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读时质疑。教师要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初读课文,边读边想,边想边交流、讨论,并初步明白文章所写的主要内容。

3.读时质疑。为了挖掘文中更深层次的东西,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我抓住课题中的“沉默”一词作为主线,让学生找出全文有“沉默”一词的句子。通过对这几句话的品读、质疑,联系全文,感受人物当时复杂的内心世界。在研读时就有学生提出:为什么老师说他们犯了错误还可爱?沉默前的热闹和沉默后的热闹有什么不一样?这些问题都提得非常好,我让学生们合作学习,讨论交流,在文中找答案。学生们纷纷发言,各抒己见。有的说:“爸爸、妈妈知道自己的生日,自己却不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做得不对,好像是犯了错误似的。”有的说:“‘可爱是因为他们已经想到了怎样才能知道爸妈的生日,要回报父母的爱。”还有的说:“沉默前,孩子们只会感受父母的爱;沉默后,孩子们学会了关爱父母。”学完课文后,再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想,并引导学生想一想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教师可借学生提问在课堂上的结果再次为学生提供一个思考、探索、联想、创造的机会,从而使学生走进了文本,超越了文本,张扬了个性,形成了富有创意的独到的见解,达到了心灵与心灵的碰撞,情感与情感的交流,生命与生命的对话。

三、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力和探究力

创新能力是一种能积极改变自己、改变环境的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条件和机会,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阅读活动,充分发掘学生的创新能力。一要加大语文阅读量,让学生能领略课外的世界,增加他们的文化底蕴。二要开展课外实践。这样,既可增加生活阅历,又丰富了写作的素材,还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更是学生创新能力的初步体现。三要跟其他学科整合建立主题探究。语文学科中有些常识性、科学性的课文,就需要和科学这一学科整合,围绕关键概念和原理进行主题探究。四要在少先队活动中进行实践探究。教师要把语文学习渗透到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少先队活动中,让学生人人参与,在活动中扮演着自己喜欢的社会角色。教师可充分利用多种具有特色的活动,引导他们体验生活,这样就能发挥每一个学生特长,让他们在各种舞台上表现自己,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潜能。

(作者单位:江西省新干县金川小学)

猜你喜欢
课题创新能力课文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背课文的小偷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背课文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