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辅导在改善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中的运用

2015-05-30 10:48饶建华
开心素质教育 2015年6期
关键词:寝室团体辅导

饶建华

据调查,在校大学生每天有超过30%的时间是在寝室度过的。可以说,寝室生活是大学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很多毕业生回忆大学生活,印象最深刻的也是寝室生活。大学生活人际关系比较简单,寝室人际关系是在校大学生面临的最主要的人际关系之一,寝室不仅是大学生的成长之家,也是最容易引起严重冲突、激发各类心理问题,甚至导致校园恶性事件发生的地方。近期由于寝室人际关系不和谐造成了诸多问题甚至校园安全稳定事故频发,如2013年4月份发生在上海复旦大学的寝室投毒案,2013年4月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学生因琐事发生口角,刺死室友,类似的新闻屡屡发生,使得寝室人际关系日益受到高校教育管理者的高度重视。某研究机构针对大学生寝室关系状况,在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民族大学等10所高校做了调查。结果显示,不超过四成大学生对寝室关系满意,更多的是抱怨甚至发展到冷战、冲突。人际关系现状堪忧,对于站在高校管理第一线的辅导员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挑战,如何发现并及时处理所管理的学生中出现的寝室人际关系问题,及时疏通转化,对构建和谐校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研究寝室人际关系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采取合适有效的方式来改善寝室成员间的人际关系,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寝室人际冲突分析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堪忧的寝室人际关系不是一天两天造成的,而是长期积累、由许多小矛盾逐渐发展成大问题的结果。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原因。结合辅导员在实践中遇到的人际冲突案例分析看,有些冲突是由于单个因素导致的,而大部分冲突都是多种因素共同所致。

1.生活习惯不一致。生活习惯因人而异,并且具有稳定性的特点。大学生在小学、初中、高中阶段已经逐步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这与家庭环境、地域特征以及个性特点都有密切的关系。来自五湖四海、有着不同生活习惯的年轻人,分配到同一个寝室,在如此小的空间下,许多生活习惯的差异会无限放大,甚至产生冲突。作息习惯、个人癖好、卫生习惯等的不同都可能引发冲突。比如有些学生一定在全黑的环境下休息,而有些同学一定要有灯光才觉得安全;有些学生特别爱惜自己的东西,而有些同学不经过他人允许随意使用;有的属于早睡早起型,有的属于晚睡晚起型,有的中午需要午睡;这些情况如果得不到有效缓解,长此以往,日积月累,就会不断激化,引发矛盾。

2.个性差异。目前的大学生大都是90后,他们崇尚自由,个性张扬,由于家庭、成才背景的不同,在兴趣、爱好、性格等方面的差异,容易引发人际冲突。很多时候,许多有着共同兴趣爱好的大学生容易聚在一起,比如一起打篮球、玩游戏,他们觉得这样有共同语言,友谊比较稳定。但也有些人,喜欢找与自己性格互补的人做朋友,比如性格内向的学生愿意与活泼外向的人一起学习、生活,他们觉得这样可以扬长避短、优势互补。这样一来,很容易形成寝室内的小团体。有时候寝室四个人,三个爱好运动,一个性格内向,容易造成孤立。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被孤立的成员就向寝室外部寻求与自己交往的人,导致另外三个人会对他产生不注重寝室生活的看法,影响了寝室正常的人际交往。当前大学校园中,独生子女越来越多,自幼形成较强烈的优越感和占有欲,养成了遇事先考虑自己,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缺少宽容、谦让、合作的品质,导致他们在与其他人交往过程中容易产生矛盾。

3.价值观的差异。寝室中的每一个成员,家庭背景各不相同,每个人的价值观存在差异,因而在看问题、特别是一些热点时事时,容易产生不同的看法,互相不认同,互相认为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特别是讨论一些敏感的热点时事时,因为社会尚未定论,争吵的双方固执己见,直至吵得面红耳赤,很容易导致寝室关系的紧张。

4.误解及沟通的缺乏。寝室中绝大部分的矛盾都是由误解产生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为人处事风格,很多时候是多从自我的角度出发,出现强烈的代入感,“我”遇到这样的事情会怎么做等等。小矛盾、小摩擦,在寝室生活中其实是很常见的,如果大家当面解释清楚、握手言欢,那么矛盾和摩擦就“一笑泯恩仇”。可很多时候,放不下面子,倔强,所谓的“自尊”,导致许多学生不肯主动妥协、让步,不愿意当面澄清,而在背后说对方怎么样,结果造成隔阂越来越大,怨恨越积越多。缺乏沟通、不够坦诚,成为导致寝室人际关系紧张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团体辅导改善寝室人际关系的理论探讨

团体心理辅导是心理学中一种常见的咨询与治疗方式,它在团体情景中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具体说来,它通过团体内人与人的交流活动,促使在交往过程中,一方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并以全新的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从而使团体内的人际活动达到和谐、友善的效果。

1.团体动力理论。以寝室为单位的团队容易建立一种良好轻松的氛围,寝室成员在宽松的启发式的环境中通过讨论和交流,产生多种价值观、人生观的冲击和交织,促使个体在参与中观察、学习他人观念及情感反应的机会,同时还可以学习模仿多个团体成员的适应行为,为解决问题提供了更多的角度分析和方法①。

2.社会交换理论。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际交往实际上是一个社会交换的过程。“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是这一理论的真实写照。该理论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往往具有很强的目的性,人与人之所以能保持长时间、稳定的交往关系,是通过交往能各取所需,获得一定的利益作为回报。在社会交换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在评估自己的投入与回报,当自己的投入与回报是相等的,就会认为这是一种公平的社会关系,从而将交换继续下去,人际关系也得以维持下去;反之,人际关系就会失衡。

3.自我表露理论。自我表露,从字面意思,我们可以理解为自我展示,也就是通过展示自我,把属于自己个人的、私密性的想法和感受与他人分享。从人的天性来看,或多或少都有一种对私欲的窥视心理,因而,真诚的自我表露有利于促进两个人的关系,甚至是亲密关系②。通过这种互相交换个人想法和秘密的方式建立的人际关系,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当然,破坏性也很大),从而得到强有力的人际支持,这对对处理压力事件、适应社会生活是非常有利的。随着双方的自我表露进入一个更高的层次,人际关系也往良好的方向逐渐发展。我们的团体辅导以单个的寝室为单位,自我表露地越充分,他人对你的了解就越多,对应地也更加喜欢你、愿意和你交往。这样一个相互的过程,有助于了解彼此的不同点和相似点,特别是遇到困难时候,开放的认识空间,能够让他意识到他所面临的问题并不具备“独特性”和“唯一性”,从而减轻个人内心的交往压力。

根据团体辅导的特点和优势,非常适合作为改善寝室人际关系的一种途径。辅导员可以采用团体辅导的形式帮助寝室团体中个人进行面对面地有效沟通。在辅导员的支持和带领下,结合团体活动,在理解的氛围中,探索与他人相处的方式,学习人际交往的技巧,给寝室中的成员提供了解彼此觉察和反馈的渠道,使之由别人的观点来审视自己,以帮助自己改善适应、促进发展。

三、团体辅导在改善寝室人际关系冲突中的实施过程

为了更好地把团体辅导的技术应用于改善寝室人际关系冲突的过程中来,根据国内外学者对团体发展历程的理论,结合寝室和人际冲突的特点,兼具实用性和便于操作性,把团体心理辅导的具体实施过程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并有针对性的设计团体辅导的方案。

第一阶段:打破僵局,澄清关系

寝室成员之间已经有一定的了解,由于种种原因,寝室人际关系出现矛盾甚至冲突,辅导员在了解情况之后,在寝室全体成员都在场的情况下,可以开始第一次团体辅导。

1.本阶段目的:帮助辅导员和发生冲突的寝室团体、当事人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澄清不必要的误会。

2.本阶段辅导原则:辅导开始前,告知寝室成员在过程中要做到尊重、倾听、不批判、不评价。

3.本阶段参考活动:①自说自话。在规定时间内,要求寝室的成员轮流述说寝室发生的事情或对其他成员的看法。期间,其他成员只倾听。一轮结束之后,进行分享:当你听到别人这样说的时候,内心是什么样的感受?②心理情景剧。让寝室中的每个人用情景剧的方式重新演绎事情发生的经过。演出结束之后,进行分享:当你看到别人这样表演的时候,内心是什么样的感受?想法和表演之前是否发生了变化?

第二阶段:挑战冲突,疏通关系

寝室成员在经过第一个阶段之后,能够明白寝室人际冲突发生的原因及事情的经过,有些由于误会导致冲突的寝室甚至在第一个阶段结束之后,就可以握手言和。随着团体辅导的进展,寝室成员需要将内心的真实真我展示出来,这在一定程度上需要他战胜内心的自我,只有把最真实的真我展现出来,才能促使成员之间进行真正意义上的互动,此时在团体中可能会表现出焦虑与挣扎、抗拒与防卫等特征。

1.本阶段目的:①互相理解各自的负面情绪,营造理解和劫难的氛围。②鼓励团体成员敞开心扉,把内心最真实的感受表达出来。

2.本阶段辅导原则:鼓励团体成员不害怕挑战,不回避冲突,开放自己,表达感受。

3.本阶段参考活动:①角色互换练习。辅导员可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让团体中的成员互换角色,可以帮助团体中的成员了解不同成员的切身感受。活动结束之后,进行分享,角色互换之前、过程中及互换之后的内心体验。②位置互换练习。团体中的成员的座位显示了他们之间的关系,辅导员可以进行座位的调整,帮助团体中的成员了解彼此之间的关系和亲密程度。③心有千千结。全体成员面对面站成一个圆,右手抓住一名成员的手,举左手抓住另一成员的手。需要提醒的是,左右手均不能抓离自己最近成员的手,也不能两只手抓同一个成员的两只手。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结”。在“结”稳定后,首先是让“结”在不断开的情况下平移两米(考验成员之间的互相协作能力和意识),然后要求在不松手的情况下,想办法把“结”解开。游戏结束之后,对在这两个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点评,如出现松手的成员,需对其进行惩罚,如唱歌、跳舞等。然后要求成员逐一分享活动心得,并提问经过这个活动,你觉得成员之间是否达成了某种默契,改善了关系,解开了心中的“结”?

第三阶段:建立契约,重建关系

在短暂的冲突后,通过活动和自我真诚的流露,团体成员之间增进了解,寝室成员对团队产生归属感,彼此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一些寝室成员会表达和解的意愿,从而出现凝聚的效果。

1.本阶段目的:①认识自己,了解寝室矛盾产生的原因。②帮助团体成员理清人际交往的界限,澄清彼此的需要,鼓励寝室成员设定人际关系相处的契约,让彼此的关系回归良性互动。

2.本阶段辅导原则:营造鼓励、支持、赞赏的氛围、辅导员要以身示范,引导成员塑造被期待的行为,同时协助成员从团体经验中重建认知。

3.本阶段参考活动:①我想有个家。让团体中的每个成员描述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寝室氛围,表达自己内心的希望和期待。辅导员也可以事先准备一张大纸,让团体成员“家”的理想样子写下来或者画下来。②建立契约。鼓励团体成员建立寝室相处的契约,在这个过程中,不指责对方,可以用“如果你……会更好/我会更喜欢你”的句式表达,把契约记录下来,要求成员签名(握手、拥抱)。③拍全家福。帮助团体成员拍全家福。要求他们张贴起来,作为纪念。

第四阶段:定期回访,巩固关系阶段

团体发展到这一阶段,成员之间的开放度和容忍度进一步扩大,但有的成员不免对回到原来寝室状况表示担心和害怕。在团体辅导结束之后,辅导员要对寝室的成员进行定期的回访,了解寝室目前的人际关系现状及寝室成员的生活学习各方面的状况,也可以个别访谈的形式了解寝室团体辅导的实际效果。

1.本阶段目的:①鼓励团体成员将担心、失落、害怕的情绪表达出来。②告知团体成员在今后的相处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挫折,鼓励他们建立信心、相互合作。

2.本阶段辅导原则:回顾团队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提供反馈和祝福。

3.本阶段参考活动:①感恩信。要求寝室成员在团体辅导结束之后,给寝室里的每一个人分别写一份感恩信,共享感动幸福时刻。②盘点“最”时刻。要求寝室成员在团体辅导结束之后,对寝室中的关键时间和时刻进行盘点,比如我心目中最幸福的一件事,我心目中最感动的一件事等等。③我的收获。引导寝室成员在团体辅导结束之后表达出自己的收获。如:我印象最深刻的团体活动是……因为……

我觉得在这个团体中最大的收获是……我感觉自己参加团体后发生了……的变化等等。

四、团体辅导在改善寝室人际关系的思考

1.辅导员在处理寝室人际关系冲突时应该扮演一个观察者、理解者、支持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协助寝室中的成员进行探索,要注意营造一个温暖、接纳的环境。寝室中每一个成员在辅导员面前,感觉到安全、被信任和被接纳,有利于整个团体的发展。同时辅导员在团体辅导过程中,最好不要过多的评价和批评,保持价值观的相对中立,充分尊重和理解学生,有助于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降低学生的心理防御。

2.辅导员在进行寝室团体辅导之前,要分别找寝室的同学谈话,了解人际冲突的程度及过程。在辅导之前要进行活动设计,辅导时要引导学生进行分享,辅导结束之后要进行反馈和跟踪。要了解团体辅导的实施过程,创造性地使用团体辅导的方法,在活动的设计和编排上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使用。

总之,团体辅导形式对改善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实践中,经过团体心理辅导之后,寝室成员逐渐认识了人际交往中应该掌握的一些原则,体会人际交往中可能存在的障碍和分歧,学会了有效的沟通方式,寝室成员的交往一方面更加积极主动,另一方面,交往过程中更加注重对方感受和一些人际交往技巧的使用。团体心理辅导使寝室成员获得了人际交往的积极体验。学生在团体活动中感受到被关怀、被接纳,通过坦诚的交流与合作增强了人际交往的主动性,相较于过去传统的个体谈话,团体心理辅导有着显著的优势。

(作者单位: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寝室团体辅导
中国队获第63届IMO团体总分第一名
寝室“奇葩”操作大赏
寝室闹鬼记
寝室“活宝”征集令等
儿子的"寝室交际圈"
团体无偿献血难成主流
美团体打广告抗议“中国制造”
和谐班子——团体活力的绝对优势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