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非
常有教师来信希望我提供阅读书目,也常有人热情地为教师开书单。我则总感到很难。我青少年时代没受过完整的正规教育,后来的个人阅读,既无系统,也无方向,往往“有什么就读什么”,这也造成了我兴趣比较广泛,时常转移。可以说,我基本没有系统的“专业阅读”,特别是理论阅读。现在很多教师学历高,也有许多专家主张多读专业书,我更不敢置喙了。
但我一直觉得,“读得杂一些”也有好处,不但是语文教师,其他学科的教师,也可以有比较宽的阅读视野。比之无限丰富的世界,“专业”是狭窄的。教育原理是从生活智慧中提纯的常识,它在生活中的原味是含有趣味的,可能更容易感知而非简单的教训。
我甚至觉得,有些基本常识方面的书可以反复读,有些专著能浏览一下就很好,如果认为某本书能吸引你,就读下去;如果实在读不下去,为什么不放弃?生命只有一次,时间很宝贵,阅读也不能离开趣味。
我爱读野史笔记,认为比正史有趣,这种兴趣持续至今,那些“段子”和“谣言”往往是一个时代的“道听途说史”,在专制时代,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口耳相传,有价值。我早年也曾担心今后“一肚皮鬼狐禅”,但我后来觉得比官修正史有价值,只要你有独立思考能力。我的思绪常常飞到书中的那个时代,想象那些人,那些事。
如有条件,教师要读一些“大书”,而且早些读比较好,这是“底子”。比如《史记》《资治通鉴》,至少观其大略,这对文科教师很有用。当代史书,如《第三帝国兴亡》等,可以读一读,也是打底子的书,对了解治学方法,了解世界、观察社会都大有益处。有些书,我隔几年会再看一遍,有本《光荣与梦想》,我读过好几遍,至今对这本书的表达着迷,我常常想:作者有什么样的阅读背景,又是怎样形成这样的表达风格,他的语言为什么是这个样,等等。有的书要找同类的书作比较阅读,而且要不断地寻找,不断地发现可疑之处,十几本、几十本读下来,发现其中的破绽。这样的经历难道没用吗?当然有用:经验出现了,人变聪明了。
经历过饥荒年代,当知一粥一饭可以使人存活,荣华富贵可以使人死亡。读书的道理是一样的。有些人读得多而专,但并不聪明,这是学而不思所致;反之,有人读书并不算多,而且杂,但勤于思考,举一反三,得其法。有一回听毕飞宇说“阅读也需要天才”,我想我不可能达到那样的境界,但我一直到老年都能保持阅读兴趣,我认为这比“天才”更重要。
教师需要专业阅读,同样需要非专业阅读,相比而言,非专业的阅读可能更为必要。我惊讶于一些教师专业之外的一无所知,话题稍有延展,他就会不以为然地说:这和课堂教学有关么?但我不认为这是什么专业精神,反而会认为他被“工具化”了,他本来应当有一双灵巧的手,可以制造工具解决难题,但由于他太专一,结果把自己变成了一具齿轮,一把改锥,一柄铁锤,甚至连工具也不如,成为一个部件,甚至一颗螺丝钉。教师工作每天与人在一起,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他怎么可能只起一种作用?而且是被动的!
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教师宽阔宏大的知识背景让他们的教学有很高的立足点,有不一般的视野,有不同的方法,思想在飞翔,灵魂在歌唱,学生受到的启示是无尽的;反之,有些教师知识陈旧,不知融会贯通,没有表达智慧,只能机械地从事灌输。据说有的教师除了专业阅读,不读史书,不看电影戏剧,更不看小说,这对从事文科教学的教师而言,令人费解,但有人以此作为治学佳话,很奇怪。
学科专业阅读,大家起点基本一样,阅读体验也常有共通之处,比较容易形成共识。而非专业的阅读,触发思考,结合专业背景形成独特发现,有可能发展为他的风格。有智慧的阅读者不排斥任何阅读。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