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与“互联网+”的思辨

2015-05-30 10:48
中国自行车 2015年6期
关键词:专车理事长滴滴

自从李克强总理提出以后,“互联网+”一词迅速蹿红,成为家喻户晓的热词。“互联网+”,让线上线下的互动产生万千可能,排列组合的无限性给了人们无穷的想像空间。而现在令人困惑的,到底是“互联网+”,还是“+互联网”?

我以为,一个项目,或一个行业,到底是不是“互联网+”?关键是看“+”在前,还是“+”在后,项目或者行业有没有产生质的变化。这种质的变化,并不仅仅是效率的提升,而是在项目需求的重构上,在行业的转型升级上有了和以往不同的质变。

“+互联网”与“互联网+”是有着本质区别的,它们对项目或者行业的影响也是截然不同的。简单地说,“互联网+X”起的是化学反应,而“X+互联网”则是一种物理变化的现象。

说“X+互联网”是一种物理变化现象,是因为“X”与互联网结合,没有打破“X”原来的物理性质,仅仅是改善了“X”的现状,提升的“X”的效率。比方说现在非常热议的滴滴打车软件,就是“出租车+互联网”,滴滴打车软件提升的只是出租车司机与乘客的对接效率,盘活了出租车市场的原有存量,而出租车的供给量与乘客的需求量并没有因为“互联”了而各有增加。

说“互联网+X”是一种化学反应,是因为“X”与互联网结合,创造出了新能量,不仅重构了需求,而且重构了行业。仍以出租车行业为例,专车软件把闲散的社会车辆集中起来,形成商品资源,进入出租领域,增加和提供了新的“供给”。这让出租车司机猝不及防,让出租车行业猝不及防,让原有出租车市场的法律法规猝不及防。而这一“化学反应”,让百姓有了新的选择,进而产生了新的需求。出租车因“滴滴”软件减少了空驶,出租车行业因“专车”软件遭遇了颠覆性的质变。

这能用“孰是孰非”来衡量吗?

5月16日,马中超理事长在参加无锡的一个论坛上以“‘互联网+是行业助力器”为题发表了精彩演讲。本期详细刊登了马理事长在那次演讲中就“互联网+”对行业产生诸多影响的真知灼见,读来颇受启发。

李克强政府报告中的“互联网+”到底是什么?正如马理事长所说,“互联网+”是我们行业结构调整的转型需要,它所重构的新供需,意味着传统行业转型升级的春天真正来临了。

猜你喜欢
专车理事长滴滴
“滴滴”上的叮咛
滴滴断臂求生?
“厉害了,我的国”之滴滴打车
周武胜理事长走访中国发明协会
中国照明学会召开理事长办公会议
在温哥华坐“老年人专车”
杨传堂:专车模式值得借鉴
在给专车服务正名之前最好找到Uber和出租车的平衡点
滴滴Uber 大战
轰趴专车?——MINI CLUB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