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瓶颈 谋求发展

2015-05-30 15:30张智勇
中国广播 2015年7期
关键词:舆论监督广播

张智勇

【摘 要】《行风热线》类节目在纠风治乱、服务群众、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目前此类节目也表现出了节目形态缺乏创新、节目内容重复、监督力度不足、政府职能部门上线懈怠、制约机制不全等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节目更进一步的发展。

【关键词】广播 行风热线 舆论监督 追踪报道

【中图分类号】G221 【文献标识码】A

由内蒙古呼伦贝尔政府“纠风办”与呼伦贝尔人民广播电台联合推出的《行风热线》节目,自开播至今已走过10年。这10年不仅是当地各行业部门转变作风、提升效能的10年,更是广大群众敢于“发声”、敢于“质疑”的10年,也是新形势下凸显广播媒体优势、让广播再次走在舆论监督前列的10年。

《行风热线》作为一档舆论监督节目,在全国各地得到普遍欢迎,基本上有广播的地方就有此类节目,虽然节目名称或叫《行风热线》或叫《阳光热线》等,但大体内容基本上一致。节目就像打开了一扇门,让受众看到了上至当地政府、下到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沟通于政府与百姓之间,使当地政府和部门掌握的政策、法律法规得以普及,也让当地政府和部门的工作置于社会、媒体、群众的广泛监督之下,切实起到了连心桥、减压阀的作用。然而,正像所有客观事物都要遵循“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规律一样,《行风热线》类节目近年来也出现了非常明显的瓶颈问题。可以说,能否消除或解决这些问题将关系此类节目的未来走向,关系到这一广播品牌节目能不能继续辉煌。

本文仅以呼伦贝尔人民广播电台《行风热线》为例,探讨此类节目面临的症结与走向。

一、《行风热线》类节目面临的问题

(一)节目形态缺乏创新,部分上线单位表现懈怠

广播节目的发展依赖于节目的创新,固步自封势必会走向没落。从节目形态上看,大部分电台的《行风热线》类节目自创办以来基本延续了初始的栏目内容设置:各行业部门轮流上线,介绍职能、接听热线、现场解答并受理投诉,上线结束后进行调查反馈。这样的程序化运作奠定了《行风热线》节目的基础,但同样也限制了节目的进一步发展,不仅让听众产生了听觉疲劳,也让上线的行业部门从节目开播之初的积极配合、精心准备演变成了当下的消极懈怠。这种懈怠直接表现为“一把手”不上线,上线的负责人敷衍了事,态度虽诚恳但在对待群众反映的问题上采取拖延或推诿的行为,有的行业部门甚至用“托儿”来占用热线电话线路,以规避群众反映问题。

(二)制约机制不健全,督办力度不强

《行风热线》类节目不仅仅是电台的一档节目,其所具备的功能也不仅仅是舆论监督,因为有当地政府纠风办的加入,节目也就具有了一定的行政监督功能,但行政监督的力度和制约机制有时不能得到很好的体现。

以呼伦贝尔电台为例,长久以来,对于群众反映问题的反馈质量、办事效率,以及行业部门的一把手是否上线直播、是否亲自接听热线并作出承诺等问题缺乏有效的制约,甚至有个别上线单位内部还制定了“严防”的规定,要求本单位人员未经一把手或主要负责人同意不可擅自接受行风记者的采访。而且,受众所反映的问题往往是不能够一次性解决的,通常需要阶段性进行或是多部门联动,需要《行风热线》节目持续关注。而现在的情况是常常上一次节目中反映的问题在新一轮上线节目中仍然存在,督办力度差,必然会降低受众对节目的信任和参与热情。这些情况的出现,迫切需要政府纠风办与电台共同制定一个行之有效的制约机制。

(三)报道力度不足,反馈流于形式

从根本上说,《行风热线》类节目是基于我国国情和社会体制下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在人民群众诉求多而反映渠道少的大背景下,正是《行风热线》类节目的“桥梁”作用让人民群众有了一个反映问题的平台。可是,是不是问题反映了就能够得到解决呢?这不是我们媒体所能够决定的。我们只是发挥了一个推动或是促进问题解决的功能,这个功能能发挥多大作用,那就要看我们对问题的报道力度了。而在目前此类节目报道内容上,通常关注的都仅仅是问题的表象,不善于对事件的本质与真相做深入的挖掘,走的仅仅是群众提问、媒体协调、相关部门解答的程序化过程。这也就造成了《行风热线》类节目虽然报道的总量很多,但能给听众留下深刻印象、引起各方充分重视的很少;涉及到个体的问题很多,关系到普遍的问题很少;“求证”的时候多,“问政”的时候少。

(四)广播媒体的传播特点制约传播效果

与其他媒体相比,广播有着对象广泛、传播迅速、功能多样、感染力强的优势,同时也有着一瞬即逝、顺序收听、不能选择、不易保存的劣势。尽管城市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给广播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但在很多人心目中,电视、报纸甚至网络的舆论监督都要比广播更能引起重视,毕竟白纸黑字、光影画面放在那儿,查证起来也容易。所以,广播需要在保持伴随收听优势的基础上,拓展外延,提升传播力。

二、对《行风热线》节目的思考

(一)制约机制创新,增强监督力度

制约机制建立的目的是为了让所有上线的行业部门能够正视所反映的问题,增强服务意识,提高行政办事效能;而制约机制的创新是为了强化制约机制本身,使其更加完善且行之有效。

仍以呼伦贝尔电台为例,《行风热线》开播的这10年中,呼伦贝尔电台与政府纠风办陆续建立了“上线考评”“反馈通报”“行风月报”等制度,并在实施的过程中产生了良好的效果,但一把手不上线、上线嘉宾不能拍板等情况仍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症结在哪里?欠缺的不是制度,而是制度得以贯彻落实的决心。这个决心需要让广大受众看到,需要让各上线单位领会,更需要政府纠风办与电台以《行风热线》节目为载体加以深化,落实到每一次直播和每一条报道之中。要将群众意见大、反復投诉、部门职能有交叉、容易推诿扯皮的问题与所涉及行业部门列入行风调查的范畴,一方面从行政监督的角度上给予更大范围的通报;另一方面要强化报道深度,深入实地调查采访大力度地在节目中播出。

(二)节目形态创新,扩大节目影响

1.拓展节目的深度和广度,建立问政平台

呼伦贝尔电台《行风热线》节目从接听热线到就群众所反映问题联系相关部门,再到问题解决,始终都是被动的。做有影响力的媒体一定要有自己媒体的声音。像《行风热线》这类关乎百姓疾苦的节目,电台怎么能不表达出自己的态度呢?节目一定要变被动为主动,不但要传达出群众的声音、职能部门的声音,更要有媒体自己的声音。

要由过去单纯地为受众个体解决具体问题向促进制度完善、促成政府职能转变和力荐政府施政能力提高方向转变,摆脱就事论事,要就事论理、就事论法、就事言教,提升节目的层次和内涵。这方面,可以加强与地方政协、人大的合作,形成联动机制,将人大政协事关社会发展和民生问题的调研融入节目中,邀请相关专家、代表、委员走进直播间展开交流和探讨,将《行风热线》节目打造成媒体问政的平台。

2.拓展栏目设计,开设“行风追踪”栏目

呼伦贝尔电台《行风热线》节目目前是以周为期限,将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调查采制后集中在周六和周一两期节目中播出,所播出的报道多是有结论性的,如果没有结果一般不在节目中安排。这也就造成了记者的奔波忙碌不能被受众所知晓,因为在节目中一时半会儿听不到回音,而上线单位所涉及的行业部门也因为有至少一周的时间可以应对《行风热线》的采访,致使其工作效率不高,乃至推诿或拖延。

《行风热线》节目所要关注的不应该只是问题的结果,更应该关注问题的产生和发展再到解决的完整过程。所以,节目需要以日为期限,将每期节目的前5分钟开辟为“行风追踪”,报道那些尚未解决问题的追踪过程,这样的高曝光率也有利于提高上线单位的工作效率,避免推诿或拖延情况的发生。

3.多举办活动,提供面对面的贴心服务

呼伦贝尔电台《行风热线》曾连续两年就听众反映较为集中的农资打假、房屋质量、物业管理等内容举办大型主题活动,邀请相关行业部门负责人和反映问题的群众坐在一起,现场受理投诉、接受咨询。这种面对面的形式更容易拉近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距离,体现了《行风热线》的桥梁纽带作用,其贴近性更强,服务也更加贴心。

(三)借力其他媒体,增大广播影响力

新形势下,传统媒体的阵地正在被网络等新兴媒体分割并占据,广播一枝独秀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地市级广播媒体怎样谋求更大的生存空间和施展的舞台呢?首先应加强本土传统媒体间的合作,就广播《行风热线》而言,可与报纸合作,将节目中播出的内容摘要刊登在报纸上,将不作为或者乱作为的行业部门在报纸上公布,对听众投诉问题的处理结果也刊登在报纸上,从而最大程度上弱化广播一瞬即逝、不易保存的劣势。同时,需要加速实现《行风热线》节目的视频化,在直播间架设摄录设备,并以“呼伦贝尔广播网”为平台进行同步直播,开发广播新媒体,尽快让节目App上线,要让《行风热线》节目广播有声、视频有影、报纸可读,由“单一有限平台”向“立体交叉平台”延伸,集中合力,扩大传播效果与影响力。

(作者單位:内蒙古呼伦贝尔广播电视台)

(本文编辑:刘浩三)

猜你喜欢
舆论监督广播
STK及IGS广播星历在BDS仿真中的应用
探索舆论监督报道的“破”“立”之道
舆论监督报道要注重“建设性”
舆论监督报道如何促成更多“解决”
主流媒体舆论监督大有可为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浅谈广播五要、五不要
网上广播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网络在现代广播中的应用
舆论监督与被监督的辩证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