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儿童游戏发挥最大价值

2015-05-30 09:39:06李劲美刘河燕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5年7期
关键词:玩具意识儿童

李劲美 刘河燕

内容摘要:游戏是儿童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运动,是儿童成长的启蒙教育活动,如何利用游戏对儿童进行更好的教育,让游戏发挥最大价值,是我们关心的问题,这需要我们对儿童的每一反应用不同的方式去指导教育。游戏前要给儿童营造或选择良好的游戏环境、选择合适的玩具;游戏中正确对待儿童的玩,培养遵守规则的意识,教会他们坦然面对“成功”和“失败”;游戏后要会鼓励儿童,总结经验教训。

关键词:儿童游戏 指导 不干预

游戏贯穿于人类社会始终,是人类从生存生活发展需求到追求物质享受需求的逐步转变,世界上每位儿童都是在游戏中从幼儿发展成成人的,可见游戏对儿童发展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儿童游戏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才能发挥游戏最大的价值,这需要每个人细心认真的对待儿童的游戏。

一.游戏前期准备

1.营造或选择良好的游戏环境

游戏前先要给儿童营造良好的环境,才能做好对儿童的早期教育,为以后身心健康发展奠定基础,良好的游戏环境有如下特征:

“游戏环境必须宽敞,必须又能让儿童频繁移动和开展规模较大、内容丰富的游戏的可能性。”宽敞舒适的环境能减少儿童游戏的阻力,给予儿童充分活动的空间,增加儿童游戏的兴趣,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个别细小部分,游戏环境又可以是小规模的。”儿童环境的创建要以儿童的兴趣为前提,在兴趣前提下有些活动只需要小规模即可,如幼儿园的区角活动。“游戏场地一定不能单调无物,应有不陡的坡地、柱子和角落……还应有舒适的表面……游戏环境应该具有易于变化、调整的空间……对户外场地也有相同的要求,宽窄、景观可以变化,有无数的小物件……”丰富的周围环境可以让儿童有不同的体验,不同材质的物体,不同色彩的选择,有助于刺激儿童的感知觉和视觉,不同的因素可以激发儿童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但也应注意材料的选取,保证材质的优良,给儿童舒适感与安全感。“只有当优美环境的主要要求都实现以后,布娃娃、小马车和箱子里的游戏用品才能发挥适当的作用,才能进入儿童的生活。”[1]所以说环境对于儿童充分游戏,提高游戏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2.选择合适的玩具

儿童每个阶段发展的内容是不同的,这要求我们要根据儿童不同的年龄提供不同的玩具来促进身体各方面的发展。对于玩具的选择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据不同阶段儿童的特点提供合适的玩具材料。”“一岁左右的儿童常常单独游戏;2~3岁的儿童可以在一起玩,只要给他们同样的玩具,但是别指望他们会彼此交流;3~4岁的儿童规则、行为规范的认识只是初步的,只能做最直接最简单的判断;4~5岁的儿童有了自我意识的萌芽,开始能体验到自己的心理活动、情绪和行为的变化,能以他人的要求调控自己的行为,自制能力开始发展;5~6岁儿童进一步意识到并且理解不同于自己的观点、情感和需要,希望被群体接纳,此时的合作游戏更加复杂。”[2]所以根据儿童的这些特点,“一岁左右时可以玩耍带简单主题的玩具和带有角色扮演的游戏。如娃娃、各种拼砌玩具、容器等。2~3岁与父母之间有了沟通和协调,此时帮助儿童与小朋友平等友爱地玩耍以及更多亲子间交流是培养其社会性的良机。”所以给儿童准备积木或是拼图的游戏会比较好。“3~5对玩具的要求也更高了,他们能够自由活动,同时想象力和思考能力也有了很好的发展……可提供给儿童厨房游戏玩具和触摸配对玩具。”[3]2、“为儿童提供成套的、比例恰当的玩具及游戏材料。”像区角活动中器具种类 俱全,每种器具都符合儿童操作的尺寸,这样才能让儿童玩得更舒适、更方便。3、“为幼儿提供多样的材料。”材料的丰富对儿童的视觉,触摸觉都是良好的刺激,激发儿童游戏的兴趣,同时增加儿童的认识,学习生活知识。4、“把大自然的、社会的材料引进游戏领域。”[4]亲近自然,把大自然以及社会的材料引入游戏中,有助于儿童初步接触大自然,初步了解社会,为以后的生活积累经验。

二.游戏过程中

(一)正确对待儿童的玩

1.儿童的贪玩

“贪玩”一词总让人们联系到坏小孩,这种担心没有错,错就错在有些大人会百般阻挠儿童的贪玩。“玩是儿童的天性,可凡事都有个度,过了个度就不那么可爱了,好事就会变成坏事。”贪玩也如此,我们该怎么处理这一矛盾那?“如果没有多大危险性,又不影响正常学习,应该适当鼓励儿童玩,尤其是学龄前的儿童,玩才是他们生活的重要内容。”[5]作为家长要学会辨别贪玩的性质,才能让儿童在玩中更好的发展自己。

2.不打断专注游戏的儿童

日常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不得不打断儿童的游戏去做另外一件事情的情况,更有甚者会强行拉走哭泣的儿童……这样是不对的,儿童专注于某游戏有利于培养他们长时间的注意力,若经常性的打断,则会造成儿童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的症状。最好的处理方式是提前与儿童约定好时间,或者不打断让他们继续玩,一直到游戏结束。

3.尽可能不干预儿童的游戏生活

“在干预儿童生活的程度上,家长要放手,给儿童必要的自由,但这种自由又必须有一定的限度。”[6]这种限度要依据儿童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水平进行划分。心理学家埃里克森人格八阶段第二阶段发展的主要任务就验证了这一点“第二阶段,自主感对羞怯或疑虑(2—4岁),这时期的发展是获得自主感,克服羞怯和疑虑,体验着意志的实现。”[7]儿童想做的事,若父母允许肯定,他们就觉得有一种自控力或影响环境的能力,产生自主感;反之,若大人不耐烦或是过分溺爱而干预,他们就会产生一种羞耻感,怀疑自己的能力。总之,游戏生活属于他们,需要他们自己去商议解决才能慢慢培养独立意识。现在大部分家长过于干涉儿童,让他们缺乏主动思考的机会,使潜在的能力发挥不出来而转变成对家人依赖的不良习惯,“小皇帝”、“小公主”……就这样诞生的。所以说 “儿童的思想教育是一堂不可缺少的人生教育课,儿童品德方面的缺点如果得不到及时纠正,往往会成为他们身心发展的障碍,影响他们成人后对社会的适应能力,甚至危及社会。”[8]

(二)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

规则意识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儿童的自控力,在游戏中需要规则来约束,适度的玩需要我们给儿童制定目标并且遵守目标,如儿童玩游戏要有排队意识,儿童玩游戏的时间规定意识,儿童游戏时的游戏规则意识……规则意识是一种习惯,儿童从小有规则意识并且遵守规则有助于培养儿童的意志,“意志——这不单纯是欲望和欲望的满足,这还是欲望和制止、欲望和拒绝的同时并存。”[9]在规则意识中培养自己的意志力,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加强自制力,养成良好的品性,这对以后的工作生活是很重要的。

(三)坦然面对“成功”和“失败”

面对“输”和“赢”要培养儿童“拿得起放得下”,“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价值观。游戏中经常会出现胜负输赢的问题,有些比较强势的儿童总想必须赢,这种思想大部分源于家长的一些“指导”、期望或行为的影响。对于这些,家长和老师要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不给儿童做反例,用理智的爱给予儿童信心。“理智的爱是鼓励儿童,帮助儿童自我锻炼的信赖之爱。”[10]所以我们应该体谅儿童的失误和过错,给予鼓励,儿童只有在理智的爱中成长,人格才不会向错误的方向发展。

三.游戏后

1.要会鼓励儿童

鼓励儿童要多样化,杜绝泛化的夸赞,因为夸赞多了儿童会麻木,甚至不屑一顾,会让儿童觉得那是理所应当,而飘飘然。称赞要具体,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这样的鼓励才会真正起到应有的价值。

2.总结经验教训

除了鼓励称赞,对于儿童的一些不正确的行为也要及时指点、引导、反思、改正,家长或是幼儿园老师可以一起努力培养儿童回忆一天的事情的习惯,把好的坏的事情罗列下来,反思自己的行为,如何才能做到更好。从小培养儿童的反思意识,哪怕是很小的一件事,只要小朋友意识到了,就是成功的。

参考文献

[1]黄人颂编:《儿童游戏材料和游戏环境的标准》,《学前教育参考资料》(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408页。

[2]赵 栗:《儿童玩具适龄性的重要性》,发表期刊于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2年卷。

[3]邱学青著:《学前儿童游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231页。

[4]程洁编著:《我的儿童是天才宝贝》,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9年版,第67页。

[5]严行方编著:《家长不可不知的36个关键词》,四川出版集团,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2006年版,第38页。

[6] [苏]A.C.马卡连柯著:《家庭和儿童教育》,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5页。

[7]刘梅主编,《儿童发展心理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3页。

[8] [9]邢桂平编:《培养儿童最好的情商》,朝华出版社2010年版,第165页——第168页、第104页。

[10]罗恒星,曾中辉,刘传贤主编:《家庭教育心理》,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1991年版,第25页。

猜你喜欢
玩具意识儿童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人大建设(2018年2期)2018-04-18 12:16:53
意识不会死
奥秘(2017年11期)2017-07-05 02:13:08
平衡玩具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人大建设(2017年9期)2017-02-03 02:53:39
丢失的玩具
小小玩具,大大乐趣
留守儿童
杂文选刊(2016年7期)2016-08-02 08:39:56
六一儿童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