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高三语文教学与人文关怀联袂而行

2015-05-30 06:18:44程海结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5年7期
关键词:关怀高三人文

程海结

2014年9月22日,湖南临澧一中两名学生不幸坠楼身亡,事后警方证实两人因感到学习压力过大,对生活失去信心,于是悲剧发生。无独有偶,2014年2月17日新学期的第一天,安徽合肥一中一名17岁高三学生从27楼坠楼身亡。这类新闻事件频频发生,在为他们扼腕叹息的同时,我们不难知道,学习生活的压力过大可能是造成中学生悲观厌世的原因之一。现代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在家里一般都受到长辈和亲戚朋友的溺爱,结果形成了争强好胜却又害怕挫折的“蛋壳”心理,一旦遇到挫折,就表现为冷漠、敌视甚至走极端。而当前的学校教育又带给孩子们很大的压力,尤其是到了高三,孩子们或许面临着人生当中最重要的抉择,心理压力巨大,但是高三老师都忙于复习备考,无暇顾及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所以,在当前环境下,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了高三语文教学中的人文关怀至关重要。

高三学生生理日趋成熟,但是心里还是比较脆弱,具体表现为思维敏锐,但有时候偏激、狂热、急躁,自尊心极强,容易消极、焦虑甚至逆反,倘若遇到外界的刺激,很容易出现过激行为。在高三的课堂教学中,只有语文课对孩子可以进行人文教育了。可现实中的高三语文课堂几乎听不到学生的朗读,见不到学生的讨论,取而代之的是一张张试卷,一道道高考模拟题。学生们听到的全是所谓的答题套路和答题技巧,在应试教育的大旗下,高三语文课堂中的人文关怀荡然无存。有人认为这是应试教育惹的祸。其实也不尽然,这与我们语文老师的观念也有关系,高三时间紧,任务重,语文课的时间被压缩再压缩,几乎不到数学时间的三分之二,因此,有的高三老师认为顾及人文关怀就会影响复习效率,况且人文教育在高一高二已经开展了,高三仅有的复习时间要用在刀刃上。其实,高三虽然时间紧,但是进行人文关怀的途径很多,只要利用好课堂四十分钟,依然能让我们的人文关怀落到实处。下面我就谈谈高三语文教学怎样贯彻人文关怀。

首先,教师要营造人文课堂。高三语文备考课由于时间关系往往省略了许多常见步骤,比如现代文阅读的“读”的步骤没有了,老师往往是根据语言文字进行客观的分析,学生很难在阅读的过程中把握文章的主旨,因为学生没有体验情感的过程。学生读的过程就是自我体验、自我探索、自我完善的过程,所以高三语文课堂的“读”不可或缺。同样,“写”也必不可少,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的情感体验,只有通过“写”才能表达出来,从而形成学生自己的情感、精神乃至人格。一些好的文章蕴含丰富的人文内涵,它能够荡涤学生的灵魂,升华学生人生境界,让他们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从而达到人文教育的目的。人文性课堂要求教师的方法和观念也要改变,不能抱着答案不放,甚至照本宣科报答案。而是要着力打造探究型课堂,鼓励学生个性化的理解,允许学生探究、讨论甚至争辩,活化“读”和“写”的各个环节,让学生形成积极挖掘文本人文内涵的习惯,学生在这种环境氛围中获取的人文素养会记忆深刻的,自然会给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带来积极的影响。

其次,鼓励学生走出课堂,了解社会。高三学生往往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三点一线的生活决定了他们对社会缺乏了解,忽视生活中的许多精彩之处,这也是许多学生面对高考巨大压力而无力反抗的原因。因此,复习备考的时候一定要带领学生走出课堂,理解社会。比如环境污染,触目惊心,可以给学生看看著名主持人柴静拍摄的专题片《北京雾霾调查》。老师同时要告诉学生,人类已经意识到它的危害,社会上有许多有识之士在为此奔波劳累而且初见成效。这样既不至于悲观失望,也培养了学生们的责任感。再如,广东小悦悦事件等可能给孩子幼小的心灵带来伤害,老师在这时候就要告诉孩子们社会不完全是这个样子的,感动中国就是最好的教材。学生看到了社会阳光的一面,自然会扬起理想的风帆。

再次,坚持有目的的作文训练和写随笔。高三时间紧,有的老师会淡化作文训练。其实许多材料作文的材料就是非常好的人文素材,语文老师完全可以利用它进行人文教育。比如2004年全国卷的作文题《遭遇挫折与放大痛苦》就能帮助学生认识到人生难免会遇到挫折,但我们不能放大痛苦。2013年安徽卷作文题萧伯纳的名言可以理解为探索、创新、梦想、希望等,这些话题都是高三学生即将面对也必须面对的话题,老师好好的启发引导的话,对孩子们的人生影响不言而喻。老师应该多选取这样具有典型人文价值的素材让学生去挖掘、去写作。这样既避免了学生无话可说,枯燥堆砌材料的弊病,又提高了作文水平,可谓一石二鸟。还有除了作文之外,高三学生写写随笔也是一种缓解压力好习惯。鼓励学生把自己内心的焦躁、不安、害怕以及对亲人的思念等,甚至可以鼓励学生把内心深处的情感写出来,达到释放内心压力的目的,能给语文老师或班主任看看那是最好,相信能得到不小的帮助。

最后,阅读教学是一块不可错过的阵地。阅读题在高考试卷中的比重很大,包括文言文阅读、诗词鉴赏、现代文阅读,分值达51分。可悲的是现在的阅读教学被功利化了,课堂上基本上是以老师讲代替学生读。这对学生形象思维的培养很是不利,久而久之,学生就懒得挖掘文本的人文精神内涵,也就很难形成自己的思想了,更谈不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了。另外,阅读文本的选择也很重要。如2008年安徽卷《我与地坛》是著名作家史铁生的作品,史铁生在人生最潇洒最狂妄的年龄,遭遇到人生中最痛苦的挫折,双腿残疾,心情极度绝望,但是他没有选择逃脱。即使在后来又遭受肾病的再度折磨,隔日透析维持生命,他也没有选择轻生,而是勇敢的面对,坚持在轮椅上写作。老师不能仅仅讲解讲解答案就了事,一定要结合作者的人生经历,进行人文教育。这样的文章一定能给予学生正能量,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再如2006年江苏卷《一幅烟雨牛鹭图》展现的是西南横断山区的优美风景,表现作者对古老的农耕文明的眷恋以及为它受到现代文明的冲击而惆怅。我们在欣赏美丽的景物描写的同时,应该让孩子们探究得出这是社会的进步,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但是我们应该让学生们知道对传统文化和传统文明的保护刻不容缓。

文言文和诗词更是蕴含丰富的人文资源,其中涉及的人物大多品质高尚、志趣高雅,他们或清廉,或爱国,或勤政,或爱民。这些思想品质在当今社会依然散发着巨大的魅力。如2011年重庆卷《江公皋传》就刻画了一个体察民情、严于吏治、英勇顽强、造福百姓的清官形象,这能让学生认识到并非“无官不贪”,尤其是在党的大力反腐形势之下,能增强学生对党的反腐工作的信心和实现中国梦的决心。中国古诗词可谓是精华荟萃,而且人文资源丰富,是不可多得的人文素材。我们要培养学生通过对诗词语言的吟咏,进而对诗词的情感进行体验。不可忽视的是作者的思想性格与人生经历,他们的身上散发着励志的光芒,如苏轼身处逆境的坦然豁达,辛弃疾“把吴钩看了,把栏杆拍遍”的爱国激情,陆游唐婉的痴情执着。这些对于即将面对高考的高三学生来说都是不可多得的财富。

高三复习备考中的人文关怀还有很多途径,比如新闻类题目、仿写类题目、漫画类题目,不一而足。教育的目的在于形成人的性格,不在于传授多少知识与技巧。高三紧张的复习备考中,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更是不可忽视。

★作者单位:安徽潜山野寨中学。

猜你喜欢
关怀高三人文
人文
北京纪事(2024年1期)2024-01-03 03:16:55
高三·共鸣篇
高三后期如何做到有效复习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中国公路(2017年8期)2017-07-21 14:26:20
人文绍兴
中国三峡(2017年3期)2017-06-09 08:14:59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老区建设(2016年7期)2016-12-06 11:16:54
人文社科
全国新书目(2016年5期)2016-06-08 08:54:10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我把高三写成诗
我把高三写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