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畅
和而天成,藏香蕴灵
戴莉,字宜暄,江苏宿迁人氏。家学积善,敏而好学,修持缘法,始创“和香阁”,传承代序,香以栽道。于今,发起“香席雅集”,拟古初心,思齐先贤。
初识戴莉,是在和香阁举办的“香席雅集”上。和香阁的七位女子展现香、茶、花、书、琴、礼仪、宋词朗诵,芳姿倩影,古韵嫣然。这场旨在以香载道,呈现宋代古韵仪风之七雅文化的发起人就是“一和解天下,百和悟人生”的和香阁主人,被朋友称为“香主”的戴莉。
戴莉的“和香阁”坐落在古都通惠河畔,闹中取静,颇有大隐于市之感:白色中式长衫,嫣红的绣花布鞋,乌黑的发髻上插着一枚雕工精致的沉香簪子,从容典雅,像是工笔画中走出的古典美人。
自小便在母亲的言传身教中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幼时庭训的传统教育,是戴莉这种脱俗魅力的所在。而这仿佛也注定了她成长之后与香结缘。
沉静悠远、香馥四方
谈到对香的痴迷与钟爱,她说:“香最吸引我的是它的历史文化和礼韵内涵。中国的香文化,起源于远古,发展于汉代,鼎盛于唐宋,成熟于明清,消逝于清末民初。对于许多现代人,它却是一个陌生的词语,甚至变成了他国之道,同茶道花道一样。中华香事随遣唐使的来华和唐代高僧的赴日,被日本所接受发扬,即而也成为日本的‘道。其实‘香是中国文人特有的文化,闻香抚琴览书习字……许多古代画卷中所描绘的图景中,香烟袅袅的香炉是不可或缺之物,而现在中国的香只剩下烧香拜佛之用。我真心希望能尽我微薄之力,将中国的香事文化复兴传承发扬下去。”
提起对于香文化的钻研和感悟,她说:一香通三界,从容品天下。古代君子有四雅——斗香、品茗、插花、挂画,其中以对香品的熟练掌握为才艺之首。“香”自古便成为一种助缘,它开启了大贤大德的智慧,濡养了文人雅士的心性,构建了自然与人性的和谐,对中国人文精神和哲学思想的形成及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诗经》、《尚书》、《礼记》、等典籍都有很多相关记述。孟子说:“香为心性之所欲,不可得而长寿”。儒家文化的境界用“香”得以提升、赋予内涵,香成为衡量道德行为的标准,他们认为真正道德高尚的人能够周身散发出本性之香,这就是古人谓之的“明德惟馨”。佩香就是警示自己不可违道行事,要时时近君子而远小人。在中国文人言中,香事早已不是单纯的闻香,而被称为“习静”,香只是一种媒介,是通过它去探究心性,修身养性,所以又有“坐香习静”一说。
人是需要一种正能量的,往往在忙碌烦累的世俗生活中,人人都希望得到清净安宁,通过品香就可以让我们拥有一种雅致的生活,一种不一样的境界。而只有身心愉悦,我们才能呈现出一种“和”的状态。人需要一种习惯,养成一种“静”的习惯正是获得我们现在经常说的正能量的途径。生活顺其自然,遇事须知泰然,得意之时淡然,失意之时坦然,艰辛曲折必然,磨尽沧桑悟然。我希望人们不要等到耄耋之年,幡然回首,才发现人生留下了太多的遗憾!像沐浴更衣一样,心灵疲惫时也需要净化。人生分三个层面:物质,精神,最后就是达到“和”的层面。物质生活需要一种满足,往往这一生忙忙碌碌就在纸醉金迷中度过。古人讲:心静生智。当物质达到一定层面之后定要修心。凡事心存善念时,一切都会很和顺。
对于未来的发展和事业期许,她说:遵循古香之道,领悟香之真意,纳沉香之内敛、沉静,悠远之志而香馥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