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池歆
校长搞不定老师,校领导班子人心不齐,这是当今一种很普遍的现象了。
这里面有体制上的缺陷。比如,工资不归你管,人事关系不归你管,职称级别也不归你管,甚至连岗位都不归你管,教师对校长的话爱听不听的。
这里面也有校长个人魅力上的缺陷。比如,你那水平还不如我,你既不懂教育又不帅、不美,有困难还不是我们自己想办法,你又帮不到我们,你的话我们当然爱听不听的。
这里面还有制度上的缺陷。比如,多干少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落后的与先进的没啥区别。因此,我就当你校长是空气。
总之,这年头的校长真不好当,老师更是说,我老师也不好当呢!大家不是玩起了辞职把戏吗?什么“世界那么大,我要去看看”。至于有没有饭吃,关你什么事呢?除了教书,我有的是挣钱办法,只要不偷不搶不坐台。
那么,这种问题出在哪里?有没有办法解决?有,那就是文化。我先给大家说一个真实的故事。
今年初夏,我路过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第十五小学,真的是路过,只有一个多小时简短的交流。有一位副校长颇“抢镜头”,拼命地向我介绍他们的办学亮点,他们的教育经验,还拉我去办公室,放视频看。很抱歉,我记不得他的名字了,因为当时的注意力集中在他的行为上,如此积极热情。好不容易轮到校长方雄杰跟我交流,那位副校长拿出一个小本子在旁边认真记录,有时候竟然会打断我们的谈话,说“等一下,这个我要记清楚,这个值钱”。
等到中午吃饭的时候,方校长坐在我的旁边,不断向碗里夹菜。隔着圆桌的对面,一名教师(也可能是班子成员),竟然不断绕过桌子来专门给我布菜,另一名教师就不断地添茶。坐在校长另一侧的那位副校长,竟然把小本子放在碟子旁边,一边吃,一边时不时地记录我们交流的话,依然说“等一下,这句话我要记清楚,值钱”,惹得众人大笑。在场每位教师脸上都洋溢着开心的笑容,像见了老朋友一样。其实,我们都是第一次相见。
那一顿饭,我吃撑着了。以往在外面吃饭,我要么是饿死,要么是撑死。因为有时候我在思考问题,不断地与别人交流,就忘记了吃饭;而有的时候,我下意识地往嘴里塞东西,其实在跟别人交流。所以,没人给我布菜时,就会不经意饿着了;有人给我布菜时,则一定会撑着。
其实,路过这所学校所获得的精神食粮更多——我对方雄杰校长说,你的名字好,彰显了你的团队力量。那位副校长笑着说,我们在外面说一句话就能震到别人,那就是我们的学校“治校有方”……之后,这所学校让我感受很多,而最鲜明的印象要数他们的团队文化。
这几年,许多学校都在搞文化建设,内里一派旌旗招展、彩带飘扬的景象。可是,我发现不少学校常常是“以文化人”,没有“以文化己”——文化建设是拿来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教师自身没有享受到学校文化,甚至教师团队也是没有文化的。比如,教师在学生中是快乐的,回到战友团队中却各自心怀鬼胎。这样的学校文化是撕裂的文化,是畸形的文化、是虚伪的文化。
在学校文化建设的板块中,有两个板块最容易被忽视,也最容易出事,更是当前学校文化建设的短板——课程文化和管理文化。前者,是被“应试教育”所羁绊,教育教学中以传授课本知识为主,文化是缺位的。后者,常常只有硬性的制度建设,只有管理手段的标准化,没有组织生态。任何社会组织首先是一个生命群体,这才是组织的本质,也是管理的本位。因此,组织管理的核心是调动个性精神力量的文化创新。
一位平庸的校长,哪怕碰上了一群“高大上”的教师,只要拥有了相同的目标和梦想,你会发现他们相当的团结:谁也不在意校长的能力和水平,而是死心塌地跟着校长去实现他们共同的理想和追求。
价值认同,是团队文化的力量源泉。
(作者系学校品牌专家、 《学校品牌管理》副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