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教育特色学校打造策略

2015-05-30 10:48
赢未来·学校品牌管理 2015年7期
关键词:特色学校国学学校

“国学热”似乎有燎原之势,从地方到中央,从民间到官方,从企业到教育。可是,学校如何开展国学教育?如何创建国学教育特色学校?这是很多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苦苦求索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教师节前看望北京师范大学一线教师时明确提出了“古代经典应成为民族文化基因”,教育部于2014年出台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近来有许多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向本刊咨询相关操作问题。为此,我们进行了全国案例梳理,并用特色学校建设“套路”进行研究,以期带来更多的思考。

何谓“国学”“国学教育”

国学是指中国自己的知识体系。广义的国学观认为,中国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包括中国古代历史、思想、乃至书画、戏曲、武术、医学、星相等都是国学所涉及的范畴;另一种国学观主要指古代中国的文化典籍。笔者认为,第二种国学观下的国学知识体系是目前学校教育最匮乏和需要弘扬、继承的重点。

国学典籍卷帖浩繁,普遍认可按照经、史、子、集分类,但国学教育不可能把所有国学材料纳入,且不同阶段的学习内容也有所区别。笔者认为先秦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源头,中小学国学教育应该是在选读先秦元典的基础上进行适当讲解,并联系实际。而且,目前中小学国学教育应侧重于“道”而非“术”。

创建“国学教育特色学校”的必要条件

创建“国学教育特色学校”,笔者认为至少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 顶层理念源自国学核心价值理念。如山东青岛格兰德学校“通慧教育”的核心理念——“通慧为一”,即通达的智慧是宇宙间万事万物相通和统一的普遍规律,也就是所有的规律都在“道”中,就是“一”。而有些学校的特色定位来源于传统文化元素,如水文化、玉文化,却不能称之为“国学教育特色学校”。

2. 普及国学经典诵读学习。约20年前重新进入国人视野的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从一枝独秀发展到现在的百花齐放,有全国性的、地市级的、校内的评比激励。国学教育特色学校的国学经典诵读不能仅停留在实验班或国学社团,而应在全校普及,有固定时间、指导教师、评价方式。

3. 活动系列化或课程化,有系列化的活动目标。国学教育特色学校开展的相关活动要做到有规划、有主题、有目的、有内容、有实施、有评价,活动实施方案可以在全校师生中征集。

4. 學校可以有多特色,但国学教育必须是主特色。特色学校可以单一特色,也可以多特色;国学教育特色学校也可以多特色,但必须把国学教育作为学校主特色。如衢州二中有“儒学校园”“国际理解教育”“绿色低碳教育”三种特色文化并存,但是统领学校的文化是“儒学校园”,它渗透到了学校顶层理念、教学、管理、德育等各项工作。

国学教育特色学校打造策略

(一)顶层定位策略

1. 发端于得天独厚的地域资源。浙江省衢州二中距离闻名遐迩的孔氏南宗家庙只有数里之遥,且首届校友中有孔子75代嫡长孙。大约在20世纪末,经过十分审慎的论证,学校选择了“儒学校园”为特色学校文化,历经数载,初心不改。衢州二中“儒学校园”特色建设源于深厚的地域文化资源,在特色建设中的一系列行动和成果又反哺历史文化,提高了衢州和南宗孔庙的社会知名度,实为特色学校中的典范。

江苏省扬州市汶子河小学(北柳巷校区)内有全国仅存的三座董子祠之一。学校以董子祠为核心,争取扬州市资助,对学校楼宇进行仿古改造,恢复“一堂二斋”等,共同组成了正谊书院。因董仲舒“正谊明道”的主张在扬州影响深远,学校也将校训确定为“正谊明道”。

此类学校多为百年老校,且坐落于历史上学风兴盛之地,开展国学教育有特殊优势.

2.拓展自国学教育特色项目。江西省南昌市珠市小学办“国学书院”、启“礼育工程”。2004年,该校创办了博文国学启蒙馆,启用“国学小书院”校本教材,一步步搭建“一目标、三维度、五方向”礼育课程架构与实施体系。2006年被《人民日报》报道,2012年成为全国特色学校。

辽宁省鞍山市东长甸小学从2002年9月起设置校本课程,先开展“与经典为伴,以圣贤为友”的中华经典诵读,逐步开展“自己写歌,传唱民族精神”“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等主题活动,并探索国学文化的学科渗透。例如,思品课渗透中华礼仪、科学课从中国古代游戏入手,渗透古代科技史、美术课渗透国画、体育课渗透中华武术等。

3.追随区域教育整体规划。重庆市于2007年4月启动“国学江北”工程,将国学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计划;自2007年起,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在区内中小学推行国学教育,从区域层面推动国学教材编写、教师培训、国学教学;北京市丰台区于2008年 12 月启动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将国学经典诵读纳入地方课程;2008 年,四川省成都市在 10 所中小学试点国学经典教育,2009 年起在全市所有中小学铺开,并下发了《成都市国学经典诵读教育活动实施纲要》 (试行)的通知;2011年9月起,海南省在6个市县区中的小学试点国学经典诵读课程,并计划国学教育逐步在全省全面铺开。在区域带动下,更多的学校开始重视国学教育,经典教育走近更多中小学生。

(二) 运作系统构建策略

1. 校本课程构建策略。问计于师生、大众:扬州市汶子河小学在编写该校教材的内容时向社会征集董仲舒的故事;由借鉴到创造的教材,福建省厦门市松柏中学发现某位台湾转学生具备出色的语文功底而开始了对台湾语文教材的研究,后结合自身教学经验而开设国学选修课,并设计了校本课程与教材;由活动到课程的渐进。国学教育活动逐渐课程化,尤其是评价体系得到完善。秦皇岛开发区第一中学不断探索、完善相关的评价机制,初步建立了教师评、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的评价体系。在自评和互评的过程中,学生进行反思,了解自己的能力与特质,并互相分享接受国学教育的收获;家长评主要记录自己的子女在接受国学教育之后行为的变化,反映孩子对传统美德内化的结果;教师评主要通过学生成长记录袋,来评价学生接受国学教育后的成果。这四种评价方式互相补充,有效促进了该校国学教育的顺利开展。

广东省深圳宝安区2007年成立宝安区国学教育研究会、国学教育领导小组。采用行政主导、区域性推进的方式,整合全区优质资源。先后出台一系列指导文件;开发了“宝安国学堂”专题网站作为国学教育的重要平台;建立国学教育评价机制,开展“国学实验学校”评价、检查。

2. 教师队伍打造策略。除了常规的培训策略之外,应开展多次校本行动提升教师国学教育专业水平。如济南十三中学组织语文、历史、政治等多个学科组的教师参与编写了《孔子文化进校园》中学生读本,广大教师既虚心学习,又开拓创新,读本一经出版就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教师也在编写过程中极大提高了自身的专业化水平。同时,这也可以组织骨干培训班,采用内外研修结合的方式来打造一支国学教师队伍,如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3. 德育策略。浙江省平湖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从2010年起,围绕校训“修德泽人”组织了“仁者爱人”“义和齐心”“礼行天下”“正心育心”“诚信立人”等系列主题德育活动。每学期一个主题,依据年段特点精心设计系列丰富生动、寓教于乐的活动。教师、孩子、家长都积极参与进来,五个学期一个轮回,常态推进。

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开展国学周。采用主题研究、国学主题沙龙(话剧表演、评选)的模式,把活动贯穿于课堂当中。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提出“双融合、双结合”的思想,将国学教育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思想品德教育之中。

4. 校园文化营造策略。特色教育学校的校园文化就是要为学生提供一个熏染国学教育的空间。贵州省清镇县一中“东太书苑”内设古朴、功能齐全,有阅览厅、书画厅、茶室,定期举办国学讲座、书画展览;衢州二中向全校征集以《论语》章句命名学校楼宇、路牌的活动掀起了学习经典的热潮。

5. 推廣策略。将学校教育与公众教育结合。江苏省扬州市汶子河小学规划:“正谊书院设有正谊杏坛,主要面向学生和家长讲课,其中就包括国学等。成立国学传播中心后,正谊杏坛将面向社会开放,普通市民到这里来也能免费听到国学课。”

利用网络媒体提升国学传播度。如2002-2012年,浙江省衢州二中创立“南孔翰林院”专题学习网站,为学生深入学习和研究儒家文化创设了一个互动平台,可惜现已不更新内容了;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也开发了“宝安国学堂”专题网站作为国学教育的重要平台。

通过全国范围内中小学国学教育的盘点,笔者发现:尽管中小学国学教育当下面临国学教育师资匮乏、国学教材参差等瓶颈,但大部分地区都有直接或间接可利用的国学教育资源。国人有一种亲近中国文化的本能,国学教育发展大有可为!

(作者系《学校品牌管理》策划部记者)

国学读本推荐

内容简介:

《“传优养心”青少年传统文化专题读本》积极传承、传播、传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将此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的传统美德作为主要教育内容,以培养具有“中国心”和世界眼光的当代青少年为目的。

基于上述目标,它不强调经典原著的全文诵读,而是以青少年常见问题为导向,围绕孝敬、学习、责任(待出版)、修身(待出版)四个专题,对经典材料进行精心编排,具有专业挖掘、通俗呈现;古今融合,多元视角;学思结合、趣味可读等特点。例如,立足当代多元文化背景,强调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并设有多个互动性栏目,注意引导孩子们对社会热点问题展开讨论、调查。

编者李香平是广东暨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教研室主任、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字及其汉字教学、文献训诂学、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她所主讲的“汉字的奇妙世界”获教育部2015年第七批精品视频公开课称号,负责并承担的“国学故事:解读与传承”获2014年广东省精品视频公开课立项。近年来,李香平深入中小学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研究,广州市中小学、广州市黄埔区教育局、新丰县教育局等教育行政部门邀请其举办了多场讲座。同时,她深入一线课堂为小学生开办“博士妈妈国学课堂”,为家长讲授传统文化与家庭教育讲座,被孩子们认为是“有意思的国学课堂”。

使用建议:

《“传优养心”青少年传统文化专题读本》既可以作为小学高年级和初中一年级国学课堂和德育课堂专用教材,也可以作为青少年亲子读本,还可以作为各类培训机构的冬、夏令营教材。若体制内中小学的国学课程专用教材,建议一个学期使用一个专题,每个专题有七个主题,每两周完成一个主题,共14周完成读本的主题内容,其余时间用于诵读、讨论等。建议课堂教学主要围绕每课“说文解字”“经典诵读”“名人名篇”“古文初读”“七嘴八舌”“大显身手”等栏目进行,“故事有约”“讽刺与幽默”栏目则可以作为课外阅读的内容。

猜你喜欢
特色学校国学学校
“垂”改成“掉”,好不好?
新时期山区特色学校创建策略探究
植文化底蕴 办特色学校
教育部公布第三批国防教育特色学校遴选结果
特色学校创建不该存在功利化倾向
学校推介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