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金鸿 王从亮 李绍兵
【摘 要】 面对凶猛的隼鸟,《周易》主张射隼除患。面对隼鸟一般的外来威胁,古代秦朝和当代美国在战略上采取了完全不同的做法。秦朝的长城战略处于消极防守的被动境地,漫长的防线对机动性高的游牧民族骑兵来说形同虚设,很容易被突破。而美国的边疆战略,展现的是一种不断开拓进取的积极姿态,使得美国的“边疆”拓展到全球范围,并向外太空延伸;而由此衍生的边疆情结,也推动着美国人一再创造辉煌。
【关键词】 公用射隼;秦朝长城战略;美国边疆战略
【作者简介】 冯金鸿,王从亮,李绍兵,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特约研究人员。
【中图分类号】 E8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03(2015)07-0030-02
一、秦朝的长城战略及其失误
匈奴是古代蒙古高原上的一个游牧民族,精于骑射,骁勇善战。如果敌人贸然以轻兵进行追击,一旦进入草原深处,随时都有可能进入他们的包围圈,遭到来自四面八方的袭击。如果军队一路运载着繁重的粮草,进入草原后又必然行动缓慢,根本没有可能追上熟悉地理环境的匈奴骑兵,导致劳师动众,无功而返。
战国时期,匈奴逐渐强盛起来。匈奴贵族不时率领骑兵南下劫掠,迫使相邻的秦、赵、燕三国筑起长城来防御。后来,秦国攻伐六国的战争日趋激烈,赵、燕北部边境的防御力量削弱,匈奴乘机南下占据了水草丰美的河套地区。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匈奴成为秦帝国北疆的严重威胁。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派蒙恬率30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了河套地区,屯兵于上郡(今陕西省榆林市东南)。秦朝是当时的超级大国,完全有实力继续北征,一举击垮匈奴,彻底解除北部边患。秦始皇违背“与时偕行”“唯变所适”的《易》理,沿袭战国时期的经验,征发劳役,连接并加固秦、赵、燕三国5000余里的旧长城,构建起北方漫长的防御线。但长城未能阻挡住匈奴南下。不久,冒顿单于乘着秦末战乱之机,重夺河套,并连年扰边,迫使后来的汉朝只能采取和亲之策。
秦朝收复河套之后,从国家军事战略的层面来讲,至少有三套方案可供选择:(1)“射隼”,乘胜进击,将匈奴一举摧垮;(2)“驱隼”,常备不懈,当匈奴来犯,立即驱逐;(3)“防隼”,沿袭传统,修筑长城,严防匈奴侵袭。采取第一套方案,可掌握战略主动权,有毕其功于一役,彻底除患的可能,还能拓展疆域,获取更多的资源。第二套方案要求养精蓄锐,枕戈待旦,匈奴来犯一次,则驱逐一次,但弊端是随时需要防备,难以除去隐患,安全无法得到保证。第三套方案要修筑并守卫数千里长城,只能防敌,不能除患,而且成本最高,代价最大,处处被动,可谓利少弊多。不幸的是,秦朝选择了第三套方案。鉴于修筑长城是该方案的关键环节,故本文称之为长城战略。
长城虽有一定的守边卫国的作用,但在机动性很强的骑兵面前,数千里长城很容易在某些点上被突破,防御作用非常有限。长城战略致使秦朝划疆自守,没能向长城之外拓展疆域,像翦灭六国一样扫荡匈奴,也给后世留下了祸患。汉初匈奴卷土重来,证明了长城战略是失败的。此外,修长城、戌长城增加了秦朝民众本就很沉重的徭役负担,成为引发秦末农民起义的原因之一,致使秦朝二世即亡。
汉武帝即位之初,匈奴对北方边郡的侵扰有增无减,这令汉朝非常头疼。汉武帝忍无可忍,决定发起反击。经过多年大规模的征伐,汉朝终于取得了对匈奴战争的决定性胜利,使边患大为减轻。
汉唐两代的强盛,并非因为有长城作为屏障,而是由于其自信开放的心态,培育出强大的国力。后来明代也大举修筑了今人所赞叹的明长城,但先是被蒙古诸部、后又被后金(满清)的骑兵屡屡突破,形同虚设。长城无法抵挡来自塞外的铁骑,明朝嘉靖年间曾任兵部尚书的刘焘对此就有着清醒的认识。他指出,长城的防线太过漫长,“我散而守,彼聚而攻,虽称十万之众守长城,当锋不过三千人,一营失守,则二十二营俱为无用之兵,十里溃防,则两千余里尽为难守之地”,因而“修墙不如蓄锐”。同时期的学者陈建也认为,“长城筑之纵成,旷远难守,久益颓废”,“胡寇倏来,动辄数万,溃墙而入,无异平地”。正是在嘉靖年间,蒙古土默特部俺答汗多次率兵越过长城,长驱直入,一度兵临北京城下,史称“庚戌之变”。所以,清朝皇帝们根本就不屑去做这劳民伤财、白费工夫的傻事。康熙就曾自豪地说,“本朝不设边防,以蒙古部落为之屏藩”,“我朝施恩于喀尔喀(蒙古),使之防备朔方,较之长城更为坚固”。
二、美国边疆战略的演变与成就
美国的崛起,从扩张、拓展自己的边疆起步。迄今为止的美国历史,就是一部国家的边疆不断拓展、变化的历史。从大西洋西岸向太平洋东岸的扩张,从北美大陆向海外、向全球的拓展,从地球表面向外太空的延伸,这就是美国从北美“大陆边疆”向“海外边疆”、“全球边疆”的发展历程。美国的拓疆,肇始于北美本土的“西进运动”。伴随着充满印第安人血泪的“西进运动”,美国西部边界延伸到北美大陆的极限,“大陆边疆”基本形成,海外拓疆时代即将到来。1893年,历史学家弗雷得里克·J·特纳发表了名作——《边疆在美国历史上的重要性》。他提出的“边疆”概念,不是通常地理概念上的边陲或边界,而是指“活动边疆”,即美国不断扩展的边疆。此后,“边疆学说”被美国人所普遍接受和推崇,许多美国人心中都存在着一种边疆情结。这一学说也对美国国家战略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期,美国通过在亚洲的“门户开放”政策和置身于两次世界大战的实践,不仅形成了美国的“海外边疆”,而且发展成为举足轻重的世界大国。因此,随着二战的结束,东西两大阵营开始“冷战”。在“冷战”的背景下,美国成为西方阵营的领头羊,与前苏联争霸,积极控制被称为“中间地带”的第三世界,在全球建立了众多的军事基地,拓展其势力范围,扩大其国际影响。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使得“冷战”结束,美国在国际战略格局中实现了“一超独霸”。高新科技武装起来的美军,具备全球机动、全球到达、全球打击的实力,号称“一小时打遍全球”。在21世纪初“反恐战争”的特殊情势下,美国还扮演起“世界警察”的角色。正是在这一过程中,美国的“全球边疆”随之而形成。恐怖主义没有边界,“反恐战争”打到哪里,美国的“边疆”也就延伸到哪里。
自1776年独立以来,美国出现过的边疆战略概念有:老边疆,美国独立之初的13个州;新边疆,美国国土成型后的50个州;外边疆(海外边疆、全球边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登上西方盟主、全球霸主的宝座;高边疆;即利用与控制各个国家共享的战略边疆(包括太空)。
20世纪后期,美国的地理边疆、商业边疆的扩展,都几乎接近自然极限。但是,美国人心理边疆的延伸并没有终止,还在不停地扩展,这体现在美国的高边疆战略上。1980年,美国战略学家丹尼尔·格雷厄姆公开提出了“高边疆”(High Frontiers)的概念,他认为,边疆的内涵,不但包括一个国家独有的地理边疆,也包括多个国家共享的战略边疆。国家实力越强,战略边疆就越大。战略边疆的范围越大,国家安全系数就越高。未来的国际竞争,将主要围绕战略边疆的控制与利用而展开。在20世纪80年代,所谓的“高边疆”主要指的是太空领域,美国应当积极开拓地球的外层空间,将外太空也变成美国的新边疆。作为这一战略的政策体现,里根总统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冷战结束之后,美国虽不再频繁使用“高边疆战略”的字眼,但其精髓却被完全继承下来,在军事上主要体现为导弹防御系统的研制和部署,目标依然是争夺制天权。可以说,高边疆是通向无限的起点。
借用《周易》的语言,似乎可以将美国的边疆战略描述为“射隼除患”战略。凡是阻挡美国拓疆者,都被它当作敌人,通过或紧或慢的攻势,予以最终解决。
此外,边疆情结是美国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学家特纳曾经说过:“美国人具有鲜明特征的才智应该归功于边疆。每个边疆的确立都孕育着新的机会,打开了摆脱过去羁绊的大门。1620年“五月花”号抵达马萨诸塞州的普利茅斯以来,美国人一直就处在这种不断冒险、勇敢探索、积极进取的状态之中。一个不断延伸的、移动的“边疆”,始终存在于美国人的心目中。可以说,这种心理上的边疆情结,是促使美国社会不断进步的动力之一。正是在边疆情结的推动下,美国人一再创造辉煌。
促使美国崛起的因素很多,但没有国家战略层面上的失误,则是重要原因之一。尽管美国执政党和总统不断更换,但其“射隼除患”的边疆战略从未变过。结果,二百多年来美国越来越强大,成为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
参考文献:
[1] 姜若木.3小时读懂秦朝[M].北京:京华出版社,2011.
[2] 夏立平.“高边疆”理论视阈下美国全球快速常规打击计划[J].国际观察,2014,(5).
责任编辑:吴雁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