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昊
夜深人静,我们坐在一起,围着书本展开了讨论。
你说,读书,是一件苦差事,不然,为什么有人头悬梁、锥刺股呢?
他说,读书,是一件快乐的事,不然为什么有人手不释卷、凿壁偷光呢?
我笑笑,不以为意。
你说,读书未必能铸就辉煌。孔乙己的身上就一直演绎着悲剧,他饱读圣贤书,恰似充满内涵,满口皆是“之”“乎”“者”“也”,却遭遇着封建社会的悲剧穷途。孔乙己在别人眼中是多么卑微、多么低贱、多么黯淡。可见,那时读书是多么愚昧,那时读书是多么肤浅,那时读书是多么的苦而无获。
他辩解,读书好,书中自有黄金屋,自有颜如玉,有千钟粟,有车如簇。看,有权有势又有钱,更有一位“颜如玉”来“红袖添香夜读书”,你说读书好不好? 诚然,名利声色确实吸引了不少沽名钓誉之徒。但除此之外,读书一定还有别的什么魔力,吸引着那些虽然清贫却孜孜不倦地追求真理的莘莘学子吧。
我笑笑说,我爱读书,既不是为了“黄金屋”,也不希望有“颜如玉”,更不再是“光耀门楣”。 读书是人类灵魂升华的源泉,读书能满足人类发展的需求,读书使人们涌现出智慧的光辉,让人们谱写出许多光辉璀璨的历史篇章。例如,商鞅变法的牛耕时代,后汉的蔡伦造纸,隋朝的雕版印刷术,唐朝应用于军事的火药,春秋的百家争鸣,东汉的建安文学,唐朝的壮丽诗篇,宋代的风雅宋词,元朝的清丽散曲,等等,我们不得不感叹这些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然而,这些智慧都是通过读书凝聚的。只有读书,才能让人类获得书中奥义的渗透;只有读书,才能让人类领悟到大自然的真谛;只有读书,才能让人类参透一切,升华灵魂。不读书又怎能升华人类的灵魂?正如伟大哲学家培根所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学使人善辩。”
我说,推动社会的进步依靠读书,促进国家的发展依靠读书。人文文化的进步是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的前提,人文文化素质有所下降,则会造成国家的堕落。曾记那段耻辱否?清朝傲慢的闭关锁国,就如一个人的不学无术,导致鸦片战争的掀起,导致甲午海战的惨败,导致八国联军的践踏。南京条约的耻辱让人心酸,火烧圆明园的狼藉映入眼帘,“东亚病夫”的鄙夷之声时常在耳边缭绕,不禁让我们意识到不读书而导致的人文素质下降会直接影响国家的兴衰强弱。曾记那段辉煌否?迎来了原子弹升起的“蘑菇云”的壮举, 不禁让我们见证到读书所铸就的辉煌,为国家增添绚丽的色彩。只有读书,才能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营造美好的社会氛围;只有读书,才能提高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国家的发展;只有读书,才能培育出超群的英杰,让出类拔萃的英杰主宰国家的浮沉。不读书又怎能主宰国家的浮沉呢?
我说,不读书虽然能在某些时刻铸就侥幸的辉煌,可惜那种行为只局限于个人的生存发展,是不可取的。读书纵然不能为人生绽放必然的光芒,但能获得灵魂的升华,涤荡心灵,参透世事,吸收精华,领悟真谛。一旦峰回路转,即可为国家效力,尽情登上闪耀的舞台,尽情施展自己的才华,推动国家的发展,主宰国家的浮沉。例如,商朝姜太公,三国诸葛亮,等等。所以,读书是一种明智的选择,读书是一种深谋远虑的灼见,读书是一种主宰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的途径。
我说,我热爱读书,主张读书,推崇读书。即使读书不能实现承载的遐想,即使读书不能让我成就雄伟的霸业,即使读书不能让我谱写辉煌的篇章,我亦坚持读书。因为我看不上不读书而偶尔铸就的侥幸辉煌,更向往读书那种为了国家利益的上进精神,一旦拥有追求上进的精神,比那种侥幸的辉煌更要璀璨,更要光彩,更要神圣。何愁人生的穷途?何愁精神的匮乏?何愁生命的黯淡?
我说:读书是开辟辉煌前程的奠基石,读书是汇聚浩瀚大海的源泉,读书是翱翔于寥廓长空的翅膀。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扬帆奋进,胜利达到彼岸;让我们在浩渺的天空努力飞翔,飞越知识的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