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很多古筝业余爱好者都希望把自己所听到的、喜欢的音乐片段在古筝上进行演绎。文章结合古筝基本演奏方法,以陕北民歌《知道不知道》的音乐旋律作为基础素材进行乐曲编配,以此展示在古筝上进行乐曲编配时的多种方式。
【关键词】编配;古筝;指法应用;流行
一、编配乐曲前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了解古筝音乐的旋法,旋法指一件乐器专有的音乐语言。举个例子,同一份曲谱,用笛子吹奏出来很悦耳,但是古筝弹起来会显得单薄无趣;同理,古筝演奏出很动听的曲谱,换到笛子上可能根本无法进行吹奏。因此,编配一首乐曲时,一定要了解该件乐器的旋法特点。
古筝在乐器形制上属于音域较为宽广的乐器,演奏法上既有古朴的韵律体现,也可用双手的繁复技巧展现多声部的和声效果。因此在编配乐曲前首先明确古筝演奏中有哪些指法,以及不同指法出来的不同音响效果特点。例如:撮弦会比单音更厚重;摇指可让单音变为线状长音等。当然,具体到编配乐曲时需要考虑的因素相当多,下面用一首广西民歌乐曲《知道不知道》来做示范讲解。
(一)确定基本乐音
这首曲调已广为流传,因此它的基本旋律音可通过网络、书籍等获取。如果只有音响资料,无曲谱资料的乐曲,需演奏者进行“扒曲”的行为,根据音响把基本乐音确立。下面是《知道不知道》的基本乐谱:
(二)确定调式
原曲是1=降B,但该调并不是古筝中的常用调式,对于业余弹筝者来讲会有演奏负担,因此可以考虑采用1=D,或1=G、1=C。设定调式有两个原则:(1)根据旋律走向,尽量避免出现音位排列不到的情况;(2)如果有变音频繁出现,左手“来不及”按音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把弦制定成“人工调式”以来方便演奏。
二、乐曲的正式编配
同一个旋律,可有多种编配方式,即可以短小精致到两三分钟,也可以各种繁复的变奏为十几分钟。
(一)花指与左手的吟揉滑按的应用
“花指”,是古筝当中极具特点的一种指法,即使手指随意的刮奏一下琴弦,都可发出如流水般悦耳的音调,因此该指法的使用会为乐曲增色不少。一般来讲,花指的占用时值较短,属于装饰性指法,它通常在乐句间出现,起到连接乐句的功能。
古筝是一件韵律丰富的乐器,左手的变化千姿万态,极为丰富。无论是柔美亦或哀怨的音乐情绪,都离不开左手的使用。演奏一般流行乐曲时,大多数使用古筝常规的“揉弦”、“上滑音”、“下滑音”及“回滑音”。而风格性乐曲中的滑音如“同音按”等基本则不予使用。由于滑音本身带有音高特点,如上滑音可让本音高出小二度、大二度和小三度,因此可把旋律音变作滑音,如第三小节。另外,除了揉弦可以连续使用外,其它滑音尽量不要连续应用,否则会感觉旋律轻飘不稳定。
(二)勾托抹托及撮弦的加花变奏
“加花”是民间对某种变奏手法的俗称。顾名思义,“加花”就是在原有旋律基础上,填充进去其它的音,在保持主旋律不变的基础上,让旋律更加饱满、丰富。“勾托抹托”是古筝中的常用指法,也是变奏中的常用指法,在浙江筝曲的快板及潮州筝曲中的催板中较为常见,在当代筝曲如徐晓琳改编的《绣荷包》中,也用该指法对旋律音进行了“加花”。
撮弦分为“小撮”与“大撮”,大撮比单音更浑厚,声音立体,可用在强调的音符上;小撮则更具有和声音效,可让音乐更加富有色彩。
(三)摇指与琶音的运用
古筝属于弹拨类乐器,颗粒性较强,因此演奏旋律性乐曲时,单音可用摇指来延长,同时左手配以分解和弦、琶音等来丰富旋律织体,和弦的加入要考虑到时值,时值较短时可仅上行、或下行,如果时值充分则可上行与下行连续进行。
以上举例仅是部分较为初级,容易的编配方式介绍,具体到乐曲中的应用还是综合多种因素,如乐曲风格、结构特征等。编配时注意加花“用量”,切记花样过于复杂而失去音乐原本面貌。总之,想要得到一首可听强、适合古筝演奏的乐曲,还是需要演奏者不断琢磨、尝试、演奏,以此得到最佳乐曲版本。
作者简介:刘欣(1986—),女,黑龙江人,河南艺术职业学院,中国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古筝演奏与古筝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