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荣家
【摘要】近年来,我国民族声乐作品的创作日益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越来越多的音乐元素融入到作品中,自然与技法的融合,古典与现代的交融,西洋与东方的碰撞,以及原生态音乐元素更是被广泛的应用。基于此,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阐述我国民族声乐多元化发展的必然性及其意义以及给我国民族声乐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民族声乐作品;多元化;必然性;意义
前言
我国民族声乐是根植于我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之中,具有独特气质的音乐艺术形式,它是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人创造出来的艺术瑰宝,是我国伟大民族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我国现代民族声乐在继承了传统曲艺和民间演唱精华的同时,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东西文化交流的不断加深,广泛吸收了西洋美声唱法的经验和技巧,形成具有现代性、科学性和民族性的艺术形态。
一、我国民族声乐作品的多元化发展的体现
(一)唱法上的多元化发展
在多元文化发展不断推进的今天,原有的单一的美声、通俗和民族唱法以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试听欣赏需求,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民族声乐几经变革,在唱法上日益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1]。独立于学院派唱法之外的,民通唱法以及中西美声合璧的唱法日渐活跃,更多的原生态唱法也日渐被广泛“看好”。
民通唱法是指民族和通俗唱法的结合,它是将民族和通俗完美的融合在一起,是传统与现代之美的绽放,具有一定的民族和流行性,它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著名音乐家谭晶。音乐界长期以往认为美声和民族唱法是不相容的,但是,近年来,我国音乐人打破樊篱,将两者融合在一起,集民族唱法和西洋美声唱法融合在一起,达到绝美的艺术效果,如吴碧霞的《小河淌水》;而原生态唱法更是近几年的热们,在音乐界反响很大,也是受到音乐人和普通民众十分推崇的唱法,代表人有民间歌手阿宝,以及歌唱家才旦卓玛。它更是当今选秀节目中的焦点,比如近期的某大型音乐选秀节目中的帕尔哈提等。
(二)创作内容的多元化融合
当代民族声乐当中,加入了多种内容,比如古代的曲谱诗词词作及戏曲艺术融入到创作中。在我国当代声乐艺术的作品中,加入了出自我国古代的曲谱典籍的经典音乐作品,如《阳光三叠》《一剪梅(舟过吴江)等[2]。这些曲谱的引入给我国民族声乐作品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素材,为它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增加了艺术发展的文化底蕴,使其更具民族性、文化性和历史性。还有用我国古代诗词进行谱曲的作品如《大江东去》《钗头凤》《明月几时有》等。除此之外,近年来民族声乐作品中还将中国古典曲艺、戏曲艺术加入到作品中,使其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拓展。
二、我国民族声乐作品的多元化发展的必然性
(一)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民族声乐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必定带来音乐的多元化拓展,这是时代的要求。在这样一个多元文化交融重组的大背景下,中国民族声乐应审时度势进行革新和研究,在注重本土文化以及自身内在优势对其的推动作用外,还应注意政治社会和经济的促进作用。以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为主要创作源泉,将艺术文化推向世界。
(二)音乐多元化的欣赏试听需求
随着改革开发的不断推进,我国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繁荣,推动了艺术的革新,民族声乐艺术在内容和形式上更加的丰富多彩。信息技术和科技水平的突飞猛进,促使人们在生活方式、思维视野和审美上都发生了改变,人们对音乐的欣赏和试听需求都发生了变动,人们对民族音乐的审美需要也由单一转变为多元。因此,我国民族声乐艺术作品在创作中和演唱上更多的融入各种元素,以满足听众以及自己的审美需要。
(三)历史性和民族性的使然
我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文化底蕴雄厚,这就给民族声乐多元化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创作灵感,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创作取材广泛,优秀的词作,戏曲还有原生态民族音乐,在加之少数民族及各地区的文化差异,造就了今天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多样化发展特色。
三、我国民族声乐作品的多元化发展的意义
(一)促进民族文化的交流与繁荣
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化的表现形式,它是人类文化与文明的载体[3]。音乐艺术的发展与传承可以使不同的民族之间相互了解,增进感情,并在多种文化的融合和碰撞下共同发展进步,增进各民族文化的繁荣。民族声乐根植于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它的多元化发展必将促进各民族文化的繁荣与交流。
(二)有利于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世界性传播
民族声乐艺术作品的多元化发展,为我国民族音乐艺术带来了新的活力和生命力,多种民族元素和世界元素的融合,使其更具魅力,更有内涵和艺术价值,促进其世界性的传播,使民族音乐逐渐民族化、现代化和世界化,使其屹立于世界的音乐舞台中,经久不衰。
(三)促进我国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
当代中国各个行业和艺术领域的高速发展,实践证明,各领域的融合与碰撞才能有更多更优秀的作品产生,民族声乐作品的多领域融合和拓展,将促进我国不同艺术领域的大融合,促进我国文化艺术的繁荣与昌盛。
四、结束语
我国民族声乐作品的多元化发展,给我国声乐艺术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我们在实践中应在保留民族声乐“原汁原味”的基础上进行创作,不要盲目的追求个性化和多样化,更要注重艺术的民族性和传承性。
参考文献
[1]王志昕.从原生态元音乐看我国民族声乐的多元化发展[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1:119-121.
[2]戴勇.解析我国民族声乐作品的多元化发展趋势[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4,02:110-114.
[3]赵曦.多元文化视角下的民族声乐发展[J].大舞台,2013,04: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