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音乐教育中的人文教育

2015-05-30 10:53张安权
关键词:欣赏课人文创设

张安权

叔本华说过:“音乐是这样一种伟大而又非常优美的艺术,它有力地影响了人的内在本性,就像一种宇宙语言那种完整而深刻地被人的内心所理解,它的独特甚至超越了感知世界本身。”教育的全部价值都体现着人的价值,脱离了这一主体需要,教育价值不复存在。真正的教育应该以人为出发点,把发展人的素质,提高和扩展人的价值看作教育活动的轴心和归宿。置身于物欲横流当代社会的大背景下,音乐教育彰显其人文价值尤显重要。

那么,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如何彰显人文性呢?

一、音乐教师需要具备人文理念的思想

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的音乐教师过于注重对学生音乐知识、技能、技巧的训练,忽略了对音乐文化的传播,甚至忽视了对自身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的提高。音乐是世界人类文化中最美好的部分,音乐教师应努力使自己在具有较高音乐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和人文内涵。有的教师说音乐欣赏课最好上,而另一些教师说音乐欣赏课最难上。其实,在这“好上”与“难上”之间确实有着一些辩证关系。对于那些对要讲授的作品非常熟悉的,有着较深刻理解的教师;平时注意积累,掌握大量音像素材的教师;知识广博,并能旁征博引的老师;了解学生,掌握教学心理的教师;富于激情,语言流畅、幽默的教师来说,音乐欣赏课并不难上,并且也是展示教师才华的绝好机会。对于在以上方面捉襟见肘、难以启齿的教师,欣赏课难上就不足为奇了。

实际上,将人文理念融入高中音乐欣赏课,这种教学难度更大,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也更高,教师不仅要精通本学科的知识,而且要了解各种音乐文化及相关文化知识的背景和历史渊源。同时,还应注意广泛地摄取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哲学、法学、文艺、语言学、历史、文学、诗歌、地理、社会、民族、精神、地域、时代、宗教、伦理、道德、民风、习俗、民俗学,以及其他社会相关姐妹艺术在内的人文学科理论知识,不断丰富人文素质内涵,提高道德修养,发展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陶冶高尚情操,以全面促进学生艺术水平的提高。

因此,音乐教师对自身音乐教育的认识水平不提高,工作就缺乏高标准,教学质量就很难得到提高,只有用先进的思想和观念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才能真正发挥自己的创新精神,形成自己的教育艺术。只有自身具备多元性文化知识,基础牢固,才能在课堂上做到旁征博引、语言丰富,用自己的教学魅力强烈吸引和感染学生,扩展学生的思路,真正引起学生对优秀作品的兴趣。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目前的高中音乐课学生对欣赏民族音乐和古典音乐不是很感兴趣,针对这一状况,结合高中音乐课标的理念,发现情境创设有助于音乐教学,它既然导入新课、解决难点。还能激发学生的创造表现欲望。情境创设可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采用不同形式来创设。例如:通过环境布置,特定的声响、影片、美术、舞蹈、多媒体等创设情境,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自愿接受音乐美的陶冶,但是创设情境应适合教材的需要,运用时应适时有度,只有有的放矢的创设情境,才能真正的为音乐教学服务。

因此,必须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创设不同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在具体教学中,我们可以寓教于乐,结合每一种音乐的特点,创设不一样的学习环境,例如,在学习乡村音乐时,可以在郊区体验下生活,大树下上课不失为一个不错的选择,学习民歌时,可以通过不同的服装向学生展示这一民族的特点和风俗习惯,让学生如身临其境,感受我国各民族民歌的魅力;在学习古典音乐时,努力营造一种典雅出尘的氛围,或者是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感受古代气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其中的人文教育元素,努力提升学生的精神修养。

三、加强音乐与文学的综合

高中学生已积累了一定的知识经验,有一定的知识面(包括文学、历史、地理等),对于事物也有自己的认识和观点。在教学时,如果还照搬照抄原来的老方法,把音乐欣赏课上成枯燥的“解剖课”,是绝对行不通的,应在音乐欣赏的内容和含意上作更宽泛一些的探索,站在音乐文化的高度上欣赏作品,融入人文色彩,使音乐欣赏更贴近学生已有的历史、地理、文学知识,可能更容易被广大的学生接受,也较容易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进而培养他们主动参与对作品的感受体验、分析、理解,即“人文式”取代“显微镜”式。

要想采用“人文式”教学,“学科综合”固然至关重要,但文学与音乐是姐妹艺术。在音乐教学中适当加入一些文学知识,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音乐作品。因此,在所有综合学科中,融入文学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我在上欣赏课《十面埋伏》时,为了把这场战争讲得更精彩一些,我引用了项羽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把项羽在这场战斗中面临失败的焦虑及儿女情长很好地表现出来。在欣赏马思聰的《思乡曲》时,我把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用大屏幕展示出来,让学生一边听《思乡曲》,一边朗读《乡愁》。名曲配名诗,可谓是珠联璧合。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既得到了美的享受,又复习了那首著名诗篇。

四、整合音乐教材,提高学生音乐文化素养

从素质教育的层面讲,音乐艺术本身的知识就是人文学科知识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应该成为青少年知识储备体系中的一部分。整合相同艺术形式的音乐作品进行欣赏教学,让学生在乐声中了解和认知音乐基础知识、基本常识,是提高学生音乐文化修养的重要途径。

高中音乐欣赏教材,基本上还是相同艺术形式的专题性音乐欣赏,而且横向上系统地整合了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关系。例如:音乐与戏剧、音乐与舞蹈(歌、舞剧音乐)等,这种音乐与姊妹艺术的结合,不但很好地让学生学习了音乐知识,而且还全面地了解了与音乐艺术密切相连的其他艺术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意义。

从体载或表现形式的角度整合教材,我们可以进行“艺术歌曲”鉴赏。如“走进西藏”——品味高原音乐和藏族风情、“五彩的‘风”——民歌鉴赏与演唱等等;还可以设计以时代特征为线索或表现不同流派的音乐欣赏专题,如“古典主义音乐欣赏”、“浪漫主义音乐欣赏”、“爵士乐欣赏”等等。

总之,音乐课作为人文学科的重要领域之一,将如何承载陶情抒性的审美功能和构建学生心中人文世界的历史使命,是值得我们每一位音乐教育工作者深思和研究的课题。在彰显人文性的音乐教学中,师生逐步走向与自我、与他人、与世界诸方面的和谐,走向一个具有独立的精神世界、丰富的生存感悟和鲜活的生活历史的人——走向文化的存在和生命的完满。

猜你喜欢
欣赏课人文创设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解开美术欣赏课的绳索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人文绍兴
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之我见
人文社科
初中音乐欣赏课“划唱律动”教学的应用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