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旅游合作”背景下的旅游产品设计重构的思考

2015-05-30 02:13刘伟
艺术科技 2015年8期
关键词:民族艺术旅游产品

刘伟

摘 要:德宏和保山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两地山水相连、文化相通,旅游资源丰富而独特,同属于云南省六大旅游热区中的滇西边境旅游区。为进一步加强两地的旅游合作,实现瑞丽市、芒市、陇川县、盈江县、梁河县与保山市隆阳区、腾冲县、龙陵县的旅游文化资源共享、市场共赢,打破地区和县(市、区)之间的旅游文化壁垒,依据第一、第二届滇西边境县(市)区域发展联席会议精神和合作事项,在第三届联席会期间,经瑞丽、腾冲等八个县(市、区)共同协商,特达成了“滇西边境县市区区域旅游合作协议”。本文仅以玉饰创意设计实践为例,来谈谈“滇西边境县市区区域旅游合作”背景下,关于旅游产品设计重构的思考。

关键词:旅游产品;民族艺术;艺术学;设计重构

1 旅游产品设计重构思考的背景介绍

芒市是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是全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是云南省规划的滇西南边境中心城市,是国家和云南列为开发计划的国际航空港、中缅陆水联运大通道的必经之地及连接周边各国的泛亚铁路中国出入境站。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泛亚铁路、320国道高速公路和通向印度洋国家输油管道等国家重大项目已开工建设,必然对芒市商业、旅游业及整个经济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加之芒市自然条件优越,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亚热带风光旖旎,民族风情浓郁,文化底蕴深厚,列为全省滇西火山热海边境旅游区一级旅游集散地。

芒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针对旅游资源现状而言,芒市旅游资源的总体特色是“边”、“情”、“绿”、“宝”,即地处边境与缅甸接壤;胞波情、民族民俗风情浓厚;山清水秀、绿色生态;玉石宝石神奇美丽,是世界公认的出产品质最好的玉石和宝石的缅甸玉石和宝石的聚散地。以此为契机,以玉饰创意设计实践为例,来谈谈关于“滇西边境县市区区域旅游合作”背景下的旅游产品设计重构的思考。以玉石饰品设计重构促进民族旅游产品发展,“探究少数民族傳统饰品文化运用于现代饰品设计”是近年来较为热门的话题。从国内的情况来看,这一方面的研究有两个方向,即相关理论和设计实践。在理论方面,特别是中国少数民族玉石饰品审美方面的研究较多,其中又以饰品装饰传统图案审美为重,如少数民族传统饰品的造型与款式吉祥图案探析、现代设计中传统饰品图案美学的探索等等。在实践方面,一些设计公司和艺术院校相关设计专业也进行过少数民族传统图案在饰品设计中的运用研究。在云南本土企业中也有类似案例,但是这一领域的研究还有较大的探索空间和社会价值,希望能通过本文的阐述、梳理和研究,呈现一个包含历史传承、现实变迁和未来指向的“滇西边境县市区区域旅游合作”背景下的旅游产品设计重构的清晰面貌,为现代设计应用提出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路径。

本文的相关阐述只是一个初步的、不完整的研究框架,更完整、全面、深入的研究有待今后去完成。

2 旅游产品设计重构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旅游产品设计重构研究实施将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设计艺术的现代感很大程度上是相对于传统的继承与发展,没有传统就没有现代。“当代文化创新的高度常取决于对传统文化遗产发掘的力度。”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应用等手段的普及,给艺术设计带来了历史性的变革。快节奏、信息化的现代社会对传统社会及依附其上的传统艺术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但也正是有赖于新时代地域交通的发展与信息交流的进步,才让我们得以见到曾经被大山阻隔的诸多优秀的传统艺术、民族艺术,才让我们能够获得对于饰品元素这种精妙艺术品类的认知。

(2)旅游产品设计重构研究实施将会一定程度地完成传统民族玉石饰品元素的理性归纳和理论提升。款式造型、色彩图案、材质肌理三大元素是饰品系统中最响亮的视觉语言,体现着佩戴者的个性和审美心理,最能体现一款饰品的视觉特征。同理,传统民族玉石饰品的款式造型、色彩图案、材质肌理三大元素则是一个族群的民族文化和审美心理的集中体现,最直观地体现着一个民族的传统服装特色,蕴含着独特的民族审美心理特征。因此,现代设计中在对民族玉石饰品三大元素的传承运用上,不仅要把三大元素作为设计的语言融入现代设计中去,更深层次的追求是灵活运用并有效传承民族玉石饰品三大元素包含的精神文化,充分体现现代饰品设计的民族内涵和意境。

(3)旅游产品设计重构研究实施顺应了科学合理地保护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方向。研究实施是对云南民族玉石饰品艺术资源的积极抢救、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滇西边境县市区区域旅游合作”背景下的旅游产品设计重构,以滇西边境民族玉石饰品的设计重构为探究对象,针对丰富多彩的饰品元素和民族元素进行艺术整合设计的创意实践,并展开研究。旨在将艺术学、民族学和艺术人类学等多方面的视角相结合,通过田野调查、文献分析、图上分析和最终的设计实践等综合分析研究方法,为现代艺术设计领域提供具有实证意义的设计参照。

3 旅游产品设计重构的基本思路

业界对民族艺术进行研究的主流方向一般为几大类,即包括人类学背景、民族学背景、美学背景和艺术学背景等几个方面。近年来,具有这些背景的学者们正逐渐探寻出一条跨学科研究的方法,并且致力于将研究成果尽快地大规模地运用于指导社会实践,推动社会发展上,本选题的研究方向正是与这一主流方向一致的。也正因为当今的这一趋势,在对民族艺术研究所运用的方法上,也呈现出逐渐融合的趋势。例如,田野调查、文献整理、历史梳理、图上分析、创意设计实践、参与式调查与互动改造等方法都成了可以综合使用并颇有成效的方法。对玉石饰品的设计重构,在对民族玉石饰品元素综合客观地把握和分析的基础上,摸准现代市场和审美需求的脉搏,对其再现与重构式的路径进行探索。

“滇西边境县市区区域旅游合作”背景下的旅游产品设计重构,将结合该区域少数民族的生活环境、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审美情趣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从整体与部分、整体与外部文化环境的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中综合研究,尽量完整地了解基础材料。在掌握民族史料和调查现代设计市场的基础上,提炼出这些传统饰品视觉元素背后的设计美学特征,这一理论研究加之创意设计实践的过程将极大地实现现代设计的元素提取,继而就能在研究过程的后期阶段很好地完成设计重构方法的研究总结和理论提升,最终圆满呈现能够体现民族玉石饰品元素的设计作品。实现两州之间、县市之间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品牌共树、市场共推、客源互送、信息互通、交通互联、营销互动、消除壁垒、互利共赢的目的。

4 旅游产品设计重构的主要观点

在全球化的今天,艺术设计已不仅仅单纯是艺术学的一门下设学科,同时也是展现中国文化面貌和创造力的重要窗口,是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手段。要更好地发挥现代设计的艺术导向作用和文化推广作用,我们必须向传统学习、向民间学习,这样的观点正成为现代设计师的共识。让民族元素与现代设计更好地对接,同时也能极大地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积极推动少数民族文化繁荣发展,我们迫切需要把民族特色充分的挖掘和开发,转化为相应的产业优势。

在民族玉石饰品的现代传承面临诸多难题的前提之下,我们可以凭借独特的专业知识将饰品系统的平面视觉语言和设计特征娴熟掌握,以此为前提进行理论研究加之于实践佐证,之后再合理运用到时尚民族旅游饰品创作过程中。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这些视觉元素不仅是民族服装中的装饰,而且其本身具有很强的设计美学特征,所以我们还可以将传统视觉元素从饰品实物中抽离出来,加以理论提升和实践总结。例如,先行以图典为例,今后还可以继续创新实践诸如此类的设计案例,运用于更广的领域,不断求索,展开民族艺术于现代艺术设计领域的重构探索,是必要且可行的。

挖掘和再创新是对传统民族文化的借用与涵化的过程,进行符合现代人审美心理的适度变化,将使得民族传统元素更具發展可能。只要以传统艺术为根,把握其中的神韵与形态,将其与当代新兴理念及设计方法和设计师个性相结合,一定会设计出符合当代语境的优秀作品。相信在未来的设计业界,德宏云南民族玉石饰品元素丰富的视觉形式语言既可以作为表达民族特征的一种符号化元素,又可以推广应用到非民族主题的设计中,它的设计特征和审美趣味能够在广泛的意义上对设计师有较大的帮助。

5 旅游产品设计重构的研究方法

旅游产品设计重构的研究以饰品元素图典设计实践为主,理论及田野调查方法为辅,并辅以历史学、艺术人类学、文化学、民艺学、饰品设计学等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力求做到文献资料与田野调查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纵向研究与横向研究相结合;广阔的学术视野与多维视角相结合。研究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从艺术学的角度对民族文化中具有现代设计应用价值的资源进行研究,其中包括实体文化、社会气氛文化和精神文化三类文化资源。第二,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引用,同时在对具有代表性的资源进行专题研究的基础上,策划出相关的研究成果并能最快速地辅助设计人员将民族玉石饰品元素在当今设计中加以应用,从而营造出具有辨识度的饰品视觉形象。第三,在对民族文化资源进行综合性研究的基础上,依托计算机辅助设计,提出进一步推广民族文化的战略思路。在对民族玉石饰品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研究中应具有动态发展、文化创新的理念,并贯穿于具体的实践,如,一定程度的新技术介入等。只有这样,特色民族文化才能超越时空,从传统走向现代。

6 旅游产品设计重构研究的预期价值

(1)民族玉石饰品的设计重构探究填补了民族玉石饰品元素在艺术设计学领域相关研究的空白。就目前德宏云南少数民族玉石饰品元素的研究情况来看,由于以往未能对传统民族玉石饰品元素在视觉艺术方面做过系统的阐释,所以体系性、法则性和原理性的认识较为缺乏。具体针对少数民族玉石饰品元素而言,应从一个综合的角度,紧密联系与饰品相关的边缘学科,逐步建立完整的少数民族玉石饰品元素视觉设计体系,将对少数民族玉石饰品文化的研究及民族传统文化的生存和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2)民族玉石饰品的设计重构探究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实践和努力。传统少数民族玉石饰品元素的变迁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对传统民族玉石饰品元素的提炼、归纳、整理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一种带有抢救性的研究工作,传统民族文化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于当今现代设计具有借鉴和开发利用的重要价值。

(3)民族玉石饰品的设计重构探究将为开展传统文化保护传承方面的培训工作提供实质性的技术理论依据。由于现有的民族玉石饰品元素趋于汉化,所以要挖掘和发展民族玉石饰品传统元素就要先做好人员培训工作,促进和加强专业性引导,实现少数民族特有视觉艺术的发扬光大。建立起系统的传统民族玉石饰品元素的设计重构视觉体系,以设计图典具有丰富多彩、形象直观的查阅效果作为基础的应用模式,为开展民族玉石饰品元素保护培训工作提供实质性的、指导性的技术理论依据。

猜你喜欢
民族艺术旅游产品
中国民族艺术的审美情趣
陕西传统剪纸艺术在动画创作中的应用
九嶷山瑶族文化旅游产品包装设计创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