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丹
贵州省博物馆藏历代书画作品,是文化遗产宝库中重要的瑰宝,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之重要表现形式。馆藏六千余件书画作品,透过这些书画,我们可以认识古代文人阶层的审美情趣,并一窥其内心的精神世界。所藏作品除北宋韩琦的《楷书书札卷》和元人的《伺马图》外,为明代作品居多。而明代作品则多集中于明代中晚期,大致与吴门画派的发展历程相符,且以吴门画派绘画作品居多,旁及其他绘画流派。藏品中不乏精品,如北宋韩琦的《楷书书札卷》、元代的《伺马图》、明唐寅《长松泉石图》、明杨明时《松萝幽居图》等。
韩琦的《楷书书札卷》,是贵州省博物馆珍贵藏品之一。韩琦(1008-1075)字稚圭,自号赣叟,相州安阳(今河南安阳)人。北宋政治家,天圣进士。官至尚书吏部侍郎、参知政事,后进右仆射,封魏国公。《宋史》有传。著有《安阳集》五十卷。韩琦楷书受颜真卿影响而自成一家,在同时代亦不多见。《札卷》为信札二通,前札系韩琦谢欧阳修与作《昼锦堂记》的谢启,信札及蔡景行跋语刊入《三希堂法帖》,名《谢欧阳公帖》,亦有以《信宿帖》名之。宋至和二年(1055)二月,韩琦以疾自请改知相州,建昼锦堂于州署后园。堂成,请欧阳修作《昼锦堂记》。《谢欧阳公帖》即为韩琦写给欧阳修,感谢永叔作《昼锦堂记》的谢启。《谢欧阳公帖》有着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道劲而气概凛然的特点。朱熹跋《宋韩琦与欧阳文忠公帖》中,用王安石之为文与韩琦之颜体进行对比,以为“王荆公书,皆如大忙中写”,而韩公书迹,“未尝一笔作行草势,盖其胸中安静详密、从容和豫,故无顷刻忙时,亦无咸纤介忙意,与荆公之躁扰急迫正相反也”。
贵州省博物馆所藏明代书画,以沈周的《山水册页》年代最早。沈周家境殷实,所居西庄名士咸集,沈氏日日置酒牧宾客,以诗文书画相唱和,风流文彩照映一时。沈周幼承家学,从父亲沈恒和伯父沈贞学画,亦受教于杜琼,后博采众长,出入于宋元各家,主要继承“元四家”画风,参以南宋李、刘、马、夏劲健的笔墨,刚柔兼济,开“吴门画派”新风格。《山水画册页》有沈周所作山水画两幅。其一以皴法绘远景峰峦耸立、峭崖参差,近景绘大户观园,园中亭台楼阁、假山人树一应俱全,笔法浑劲间见细腻。其二绘高山河岸,山前村舍茅屋濒于江滨,撑者行者、坐者立者,各具其态。
自沈周而下,“吴门四家”尚有文徵明、唐寅、仇英三人。文徵明书画并举,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文徵明被誉为吴门画派掌旗人,实非过誉,是“吴门画派”的光大者。经文徵明努力,吴门画派人才辈出,仅出自文氏家族传其画者,就有长子文彭、次子文嘉、三子文台等。文彭《蒲石盆景图》,笔墨细致生动,同沈周画蒲石法,是文氏一门画风的延续。其他尚有贵州省博物馆藏文伯仁《仿米家山扇面》《兰亭修禊扇面》等。
除文氏家族成员外,从文徵明学画者达数十人,其中以陈道复、周之冕、陆师道等人成就最高。陈道复曾从文徵明学书画,工花卉。尤擅写意花卉,淡墨浅色,风格疏爽,后人将陈氏与徐渭并称为“青藤白阳”。所作《墨菊扇面》,绘盛开菊花三枝,附半绽菊蕊两朵,寥落数笔老竹以为衬,笔墨精练,钩筋剔蕊均甚秀劲。
15世纪的苏州,书画不仅仅是应酬答谢、文人相和之作,也作为商品进入市场。不少商人持金求购名人书画,致使苏州人文荟萃,文人咸集,成为江南的文化之都。而是时的画家,也不仅仅将绘画作为遣怀之作。“吴门四家”中的唐寅,绝意仕途后,终身以卖画谋生,也有各种友情赠送和应酬之作。贵州省博物馆藏唐寅《长松泉石图》,图写远山近水,古松缭绕苍劲。松下站立三人,端袍玉带者为王鏊,后立二僮。右上角题七言律诗,有“莲社酒杯陶靖节,獭囊诗句谢元晖。无疆献上诸生祝,万丈冈陵不算巍”旬,可知该图是唐寅祝福王鏊70岁寿辰的献寿之作,将王鏊比作著名隐士陶渊明和谢胱,赞扬了王鏊的高洁品德,以及其在唐寅心中的崇高地位。
唐寅少长于商贾之家,弘治十一年(1498)中解元,次年以牵涉科场舞弊被黜,从此绝意仕途。弘治十三年(1500),决心以诗文书画终其一生的唐寅离开苏州,漫游名山大川。历时九月的壮游经历,成为唐寅创作山水画的源泉。唐寅师周臣以为院体,却青出于蓝。在绘画方面的成就,唐寅木秀于林,出于同时代的画家之上,以院体而为文人画,不拘于门派之见,取南北两家之所长,熔为一炉,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唐寅工诗、书,谓“诗、书、画三绝”也,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的赞誉,又因与祝枝山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与文徵明、徐祯卿、祝允明共称“吴中四才子”。
同时期的书画中,尚存有周臣的《秋江独钓图》扇面、祝允明《草书诗札卷》。周臣为唐寅、仇英的老师,约活动于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师从陈暹画山水,传其画法。《明画录》以为周臣“于宋人中规摹李、郭、马、夏,用笔纯熟,特所谓行家意胜耳”。《秋江独钓图》绘松岩之下一舟横泊,戴帻人独坐船头,执竿垂钓。老松岩石,有马远笔意。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枝指山人等。长洲(今江苏苏州)人。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为“吴中四才子”之一。
贵州省博物馆所藏明代晚期绘画,尚有部分属“吴门画派”画家,如关思《华马山读书图》、宋旭《婴戏图》等。关思,生卒不祥。字九思、何思,更字仲通,号虚白,明末吴兴人。能诗善画,笔兼四体,亦擅画山水,为“吴派”名家之一。万历间与宋旭同享名海内。《华马山读书图》为绢地浅绛写意山水画。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作。纵161厘米、横37厘米。构图取深远法,绘崇山峻岭、层峦叠嶂,仰望主峰高耸,呈仰止之势。同时又以不同的视角展示大自然的幽深壮阔,几条画眼皆向纵深导入,引人人胜。茅屋数间掩映于丛树之中,_人敞轩攻读,展卷沉思。近处山岗耸立、巨石出涧、溪水奔流;茅林修竹,有老翁扶杖树下,一童子抱琴相随,二人回首眺望溪景,状态怡然。
明代晚期,书画流派繁多,有华亭派、苏松派、云间派、武林派等,浙派和吴门画派也尚流行。贵州省博物馆藏这一时期书画作品数量亦较多,主要有董其昌、丁云鹏、樊圻、尤求、归昌世、陈元素、李流芳、黄道周、蓝瑛、宋旭、赵备、周道行、项圣谟等人的作品,也有一批鉴定为明代的无款书画亦入藏。择重要者试述如下。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华亭(今上海市)人。擅画山水。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兼有“颜骨赵姿”之美。董其昌为上海松江人,其学生和朋友亦多集中于松江一代,故又有“松江派”之称,或谓后期吴派、吴派支流。贵州省博物馆藏《赠侯侍行书横幅》,为董其昌自书诗赠侯洵(侯朝宗之父),反映了明朝平定奢安之乱后的一些情况,对贵州历史研究尤有价值。
蓝瑛(1585-1664),一说(1585-约1666),字田叔,号蝶叟、石头陀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浙派后期代表画家之一。工书善画,长于山水、花鸟、梅竹,尤以山水著名。贵州省博物馆藏《晴岚暖翠图》《秋壑清音图》,可谓蓝瑛山水画中的精品。《晴岚暖翠图》为浅绛写意山水,绘起伏山岩层层,岩间间以杂树、矮台茅亭,山下水榭小桥,山中一人红衣执杖往楼阁而去。《秋壑清音图》为着色山水,画面以浓笔画山石重重,云气弥漫,红叶缤纷,苍松郁郁。山中绘楼台、茅亭、古寺、溪泉;山下红树绿叶下,—人昂首眺望山中景色,身后一童子携琴相随。
周道行《灵岩秋霁图》,绘于明崇祯十四年(1641),为设色纸本。周生卒年不详,明代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灵岩秋霁图》作秋山塔寺,山麓茶馆酒肆,往来肩舆游艇、负薪荷锄者杂众。上方中远景奇峰突出,山峦起伏峥嵘而各异,山巅塔寺缥缈,似有若无。中幅则一陡峭山脊连接着画幅上下'深壑间疏林怪石,迭泉流水,深远不可测,山麓溪边人家和驿店之人物活动百态,山脚树木枝叶繁茂,酒肆、茶馆掩映其间,人物或坐或站或走,点缀处理得当,使画面动静相宜。近处澄波无际,一小桥架于其上,连接两岸。山村水廓。
杨明时《松萝幽居图》作于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蜡笺地重彩设色,绘松萝高逸,即深山隐居之情景。前景绘一高士自桥上飘然而去,携琴童子随伴身后,对岸为红树青山,茅屋数栋,掩映于高松古藤之中,屋后陡峰如削,峭秀奇绝,壁立于仞。山石只作勾勒,不施皴擦,林木间用没骨法点飞,全体以朱砂、赭石、石绿等颜料渲染,有六朝、初唐人笔意,画面疏朗秀逸,浓淡相宜。左上双款:“松萝幽居图为松萝高逸写,庚子春二月望日杨明时。”钤朱文“明”、“时”连珠印,上方诗堂为方向孝行书七古一首,首句为:“青山深且重,沓嶂连高峰。”诗后落款并跋:“不弃丹素,追轶前古,品致幽玄,脱然世外,雨中过来蝠楼,伯达出此图属余口曩岁所作松萝歌颜其上,余不胜有故人之想,辄取佛头加秽之笑耳。弟方向孝。”钤朱文“胥成”印。
杨明时,著名画家,字不弃,未孺道人,明末安徽歙县人,博雅多能,法书名画,精于鉴别,诗词丹青,亦所擅长,为“新安画派”代表人物,画工山水,亦擅写兰竹墨花。崇尚倪、黄,宗董源,承继了宋元山水画家健康醇正的品格,为万历年间山水画大师。与其他“新安画派”画家一样,善用笔墨,貌写家山,借景抒情,表达自己心灵的逸气,画论上提倡画家的人品和气节因素,绘画风格趋于枯淡幽冷,具有鲜明的士人逸品格调,《松萝幽居图轴》即为一例。
丁云鹏《溪山行旅扇面》,着色山水,绘高岩深壑,丛林古寺,下有飞流急湍,木桥高架其间,一人策杖带笠,—人担负行李相随,作长途跋涉,经历艰险状。全幅用小青绿,笔致精细稳练,色调融合,在丁氏画作中亦不多见。
这批精美的书画,在作者的作品中也较具代表性,我们可以凭其一窥作者之艺术风格,一睹前人之丰采。同时这批书画作品的入藏,凝聚了贵州省博物馆老一辈文物工作者的心血,是贵州省博物馆的珍贵文化财富,也是全人类共同的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