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师和玛格丽特》的魔幻现实主义特征的分析

2015-05-30 23:31:30巴靖
北方文学·中旬 2015年8期
关键词:百年孤独魔幻现实主义

巴靖

摘 要:世界文学史上将《大师和玛格丽特》的题材类型划分为魔幻现实主义,但由于小说中一些大胆的手法和作者所处的地域等因素,人们对这一划分存在着争议。《百年孤独》的魔幻现实主义地位被世人公认,本文就就通过该书进行特征对比,分析其正统性。

关键词:《大师和玛格丽特》;《百年孤独》;魔幻现实主义

分析一部作品或者一种物品,必须要从其各方面表现出来的特征上着手。魔幻现实主义主要有以下四大特征:

一、用魔幻的手法描写拉美的生活

魔幻现实主义与传统现实主义小说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表现手法的“魔幻”性,这是魔幻现实主义的一大明显特征。

这个特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首先必须是反映拉丁美洲的社会现实生活。马尔克斯是哥伦比亚人,《百年孤独》这部作品主要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孔多的百年兴衰。加勒比这个词因为一部《加勒比海盗》而被人们熟知。从地理学角度上,该处是拉美地区的一个小地方。而《大师和玛格丽特》则是描写了罗马帝国的犹太总督彼拉多审判并处死约书亚的故事。这个帝国是由多个国家所组成的,而这些国家主要是在拉丁美洲,而且罗马帝国的官方语言是拉丁文,这就说明《大师和玛格丽特》也是一部反映拉丁美洲社会现实生活的作品。

其次,作品的表现手法必须是魔幻的。《百年孤独》中吸收了大量的神话志怪传说、宗教典故、民间传闻等。比如说将外部文明对马孔多入侵的现实事件魔幻化。而《大师和玛格丽特》也是运用了大量的神话故事,在小说开头就频频出现魔幻的场景,如“剧院下起了卢布雨”、“公寓里开起了撒旦舞会”等。

二、创作原则是“变现实为幻想而不失其真实”

这里的核心就是真实,不管是哪个魔幻现实主义作家在创作的时候都要基于真实的故事进行魔幻化,从而达到反应拉丁美洲黑暗的生活。在《百年孤独》里面,故事背景来源于1830年至19世纪末,哥伦比亚爆发几十次内战,几十万人丧生。马尔克斯创作时用很大的篇幅来描述这方面的事实。只不过在描写方式上,通过主人公带有传奇色彩的生涯集中起来。同样,《大师和玛格丽特》这部书也是用了很大的篇幅来描写彼拉多处死约书亚的故事。彼拉多此人胆小、暴躁、贪婪。虐待犹太人更是家常便饭,犹太人因为不满其残暴的统治,暴动频频发生。只不过作者米·布尔加科夫在书里运用的是圣经新约的版本,在书里他是耶稣的化身,拥有双重性格,是个矛盾的集合体。

三、对拉丁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魔幻现实主义诞生于拉丁美洲这个神奇的土地上,基督文化是拉丁美洲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尔克斯从小生活在哥伦比亚,本身是拉美人。《百年孤独》塑造了一个圣经原型,比如主角吉普赛人墨尔基阿德斯就和耶稣有些类似。马孔多这个地方其实就是一个伊甸园似的存在。而米·布尔加科夫虽然是俄罗斯人,但他的《大师和玛格丽特》一书,却是对基督文化的大量运用。在书中上帝也好,魔王也好,他们本身的地位和作用是等同的。沃兰德大师也时不时地和上帝的徒弟进行交流。

四、吸收兼容西方的现代派创作手法

象征手法的运用,如《百年孤独》中的健忘症;马孔多的居民存在着严重的失忆症,严重到甚至忘记日用品的名字,不得不借助于标签。在《大师和玛格丽特》中,象征无处不在,它是对作者内心世界以及创作的核心精神的表达和诠释。如魔王离开莫斯科市时发生了大火。这里的火即是毁灭的火,也是更新的火,有着双重意义。《百年孤独》和《大师和玛格丽特》运用了大量的内心独白、自由联想、时空错乱等意识流手法,这一点两本书有着惊人的相似。

无论从哪一点分析,魔幻才是魔幻现实主义的核心。米·布尔加科夫将夸张的手法运用到了一个离奇荒诞的程度。为了突出魔王的能量,将魔王的魔法写的神乎其神。这些神话因素的应用,使得朴素的现实变的神奇。其本身是为了揭示前苏联现实社会存在的某些落后现象,却是运用了大量的幻想因素,目的就是为了曲折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这一点和马尔克斯的目的一样。马尔克斯用魔幻的手法写《百年孤独》,核心目的就是揭示拉美疼痛沧桑的历史、乱伦、印第安文化等。

五、结语

两书从创作角度来看,都是运用神话、意识流等手法,将现实问题置于一个魔幻的环境中,进行客观、详细地描写。前者借助神话、荒诞等手法描写了一个充满神奇色彩的莫斯科。后者则是顺应五六十年代拉丁美洲的文学潮流,融合基督文化、吉普赛文化等,加上传统的现实主义手法,呈现出一个亦真亦幻的马孔多。人们之所以会对《大师和玛格丽特》的合法性存在着疑问,关键在于其对魔幻和现实的结合不是很完美。毕竟,布尔加科夫比马尔克斯早出生二十多年,魔幻现实主义这类体裁形式还处于一个初始状态,如同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婴儿一样娇嫩。文学的发展经历了二十多年的沧桑历史,马尔克斯总结前人,开拓创新将现实和魔幻完美地结合,才将魔幻现实主义神秘的面纱完全解开。文学界才将之准确定位。

参考文献:

[1]陈光孚.魔幻现实主义[M].花城出版社,1986.

[2]米·布尔加科夫.大师和玛格丽特[M].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

[3]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M].南海出版公司,2011.

[4]高文慧.《大师和玛格丽特》的魔幻现实主义特征[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

猜你喜欢
百年孤独魔幻现实主义
魔幻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在海报设计中的影响与应用策略
玩具世界(2024年2期)2024-05-07 08:16:32
加拿大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特征解析
艺术家(2020年5期)2020-12-07 07:49:32
相信不可能
读者(2020年2期)2020-01-02 01:42:38
概述当代文学对魔幻现实主义的接受
唐山文学(2017年8期)2017-11-24 22:29:35
比较文学视域下莫言小说独创性探索分析
闽西地域文化濡染的“百年孤独”
福建文学(2016年12期)2017-01-12 15:12:15
基于高中生视角解读《百年孤独》
百年孤独中梦想与现实的反差
戍边老兵魏德友:在无人区坚守“百年孤独”
两个人的“百年孤独”
读者(2016年18期)2016-08-23 21:2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