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版画教学与传承民族文化

2015-05-30 23:11金兰
大学教育 2015年8期
关键词:版画教学民族文化传承

金兰

[摘 要]民族文化的发扬与传承,也是艺术发展的过程。每个时代都有着对文化艺术的发展,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也是民族文化与艺术相辅相成共同进步的历程。版画艺术是中国绘画中特有的艺术种类,是绘画中重要的艺术学科。在版画教学中融入民族文化,不仅达到教学目的,更是内蒙古地区版画艺术发展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版画艺术 版画教学 传承 民族文化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8-0104-02

一、传承民族文化是版画艺术发展的前提

版画艺术虽然以独立的艺术形式存在时间较短,但其艺术的发展过程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的岩画,其可视为版画艺术的雏形,之后的画像石、画像砖、青铜器挂牌、印章、刻经本、经书插图、民间年画等版画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所扮演的是现代“复印机”的角色。然而,在硝烟弥漫的战火岁月里,版画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和复数性特点为民族的解放事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同时版画也成为独立的艺术形式站在了历史舞台上。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经济、社会、文化、艺术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版画也成为一门教学课程,以系统化地培养版画艺术人才。在21世纪的今天,版画艺术的发展更加迅速,开创着美好的未来。

民族是有共同的语言、文化、信仰的群体。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共同创造并传承发展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独特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饮食、衣着、住宅、生产工具等,属于物质文化的内容;语言、文字、文学、科学、艺术、哲学、宗教、风俗、节日和传统等,属于精神文化的内容。民族文化反映该民族发展的水平。表达民族特征及草原情怀是内蒙古版画艺术的主要宗旨,内蒙古版画艺术家们深受草原文化的滋养,在创作版画艺术时势必要利用本土地域文化特点进行绘制,将作品赋予具有民族感染力和民族精神的文化内涵,从而形成艺术家独特的艺术语言及风格。怎样在内蒙古高校版画教学中继续传承民族特征、发扬民族精神并运用先进的技术技法是当代内蒙古高校版画教学的新要求。在高校版画教学中应吸收民族传统艺术,从蒙古族民族文化艺术中提取表现元素及内容,运用多版种的技术技法,尤其是在铜版、丝网版上创作出现代艺术的民族语汇和风格。当代高校的教学目标,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思维的积极性、挖掘学生的想象力。在版画教学中,应鼓励学生以本土文化及民族精神为创作元素,把民族精神与先进技艺相结合,以丰富本土文化,强化作品的象征意义,深化版画的感染力。

内蒙古地区的群体版画家们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以哲理木版画、扎鲁特版画为首的内蒙古群体版画于上个世纪的80年代在北京举办两次展览,并且在各种展览中获奖次数和参展作品数量之多都是惊人的,得到了中国美术版画人士的赞誉和认可。这些作品体现了改革开放后内蒙古人民如诗如画一般的美好生活,给人以清新自然、和谐美丽的画面。牧人以饱满的激情,高度的责任感去建设社会主义祖国,叙述着边疆的和谐、安定、幸福的生活。由此看来发展蒙古族版画艺术,应以民族文化为前提,体现民族文化特征与内涵是关键所在。苏和教授在版画《巴丹吉林》中描绘了大漠、戈壁中,生命与自然共存的景象,画面既豪放又凝重,以独特的视觉感观创造出了戈壁荒凉的沧桑感。

二、提高版画教学质量,提升专业化水平

(一)对教师进行培养,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对于教学来讲教师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学的质量。内蒙古地区的经济文化的发展跟其他内地省份的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教师的整体素质或教育技能有所欠缺,所以,鼓励教师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是必不可少的。鼓励教师以长期或短期的培训学习来加强教师技能的培养。长期培训以提高学习型为主,年轻的教师工作时间较短,对版画教育和专业知识有一定的不足,因此,鼓励年轻教师积极参加培训,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的素质。短期培训以进修学习、聘请专家辅导、开展讲座等形式进行。到外地进修学习,可丰富教师的专业知识,拓宽教师的视野,提升教师的文化涵养。聘请版画专业专家以辅导或讲座形式提高教师的知识面,把新的信息与版画艺术的发展信息带给我们,收到很好的效果。美术学的版画专业对教师动手能力的要求也很高,鼓励版画教师进行创作与习作,在教学中起到很好的模范作用,同时也加强了教师的版画专业技术水平。总而言之,只有教师的素质提高了,才会有更好的教学效果,才会成功达到教学的目的。

(二)版画教学中以传承民族文化为基础

在版画教学中,指导学生在创作思维过程中适当加入地域特征,从内蒙古地区传统文化和群体版画中吸取营养,采用蒙古族风土人情的元素,加强整体性,从而能挖掘与表现本地区、本民族的新的观念特性。内蒙古版画教学应把握主旋律,使版画作品更加具有地区艺术特点和艺术感染力。

内蒙古地区高校版画教学中应结合民族本土资源来完善课程的结构,在版画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民族文化传承与交流,增加民族美术历史选修课程,使学生多了解一些蒙古族的美术发展历史和著名画家的作品。专业课程中可以增加以民族特征为题材的版画创作选修课。带领学生到草原考察本土文化并进行绘画写生,使学生在草原生活的体验中感受和理解本土文化,从而积累民族审美经验,进而提高版画作品的质量。内蒙古地区《学院版画》的代表,版画家苏和教授在版画《巴丹吉林》中描绘了大漠、戈壁中,生命与自然共存的景象,画面既豪放又凝重,以独特的视觉感观创造出了戈壁荒凉的沧桑感。由此看来,版画教学应把握主旋律,采取就地取材的原则,表现当代的内蒙古地区的民族文化。对于一些对本地区的风俗习惯及文化特点模糊不清的学生,应适当进行民族民俗文化教育。科尔沁的版画艺术家就比较注重体现文化和内涵。以内容题材开始审视,以版画技法和技巧相结合,对蒙古族民族的传统与传承都一一描绘,作品不仅体现高超的版画技法,而且突出民族文化的特点,深受版画界人士的认可与赞扬。内蒙古创作版画的奠基人萨因章先生在木版水印版画制作上有独特的民族风情,他的版画《科尔沁人》、《小兰花》、《红云》等,画面大都采用对比鲜明的色彩、奇特的构图方式,描绘了草原上诗意的生活情调;版画家山丹的《苍穹》、 《溢香草原》、《天堂故乡》、《塞北情》、《查干萨拉》等作品,粗狂中又显细致,丰富的刀法变化将草原情怀及民族特征进行了很好的阐释。

(三)积极探索版画艺术语言

作为“间接艺术”的版画,它不是直接描绘作者的想法,而是经过一定的媒介转换来实现创作意图。这种特殊性决定了版画与科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由过去的传统木刻到铜版、石版、丝网版等三版的加入,再到吹塑版、实物版、综合版,现在又增加了电脑版画等版种和表现形式。版种的多样化带来了版画媒介、技巧的丰富性。木版直接、概括、纯粹的语言和本身的自然纹理,铜版画的金属硬度感、层次丰富性与特殊肌理效果等,都有助于作者表达自己的艺术思想和创作意图。譬如,要表现强烈的色块及丰富的对比,以丝网或木刻为好;要表现线条的丰富趣味、神秘的层次,用铜版画为佳;而石版画则适宜表现丰富的阶调,自由的绘画感和比较透明、轻快的色彩。

如今,随着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中国版画的创作理念、内容、形式、风格从单一功利性向自由多元化转变。然而,从近10年的版画展览和全国美展中的入选作品数量和获奖比例来看,木刻仍然是主流的创作形式。版画作为绘画语言的表现形式,它不仅是作者表达情感内涵的载体,而且也在情感、思想、观念等方面使观者产生联想、启迪、领悟和鼓舞,使作品真正达到精神内涵的境界。因此,艺术作品不仅是个人的,也是社会的,其艺术作品要实现艺术的本质与价值,体现关于生命、情感、修养等内在的无法用语言表达的东西。科尔沁版画艺术家在作品中不仅表现艺术的形式或题材,更重要的是体现出思想和情感,深层次的精神文化内涵。韩戴沁的作品《送新娘》(2002年入选第16届全国版画展)虽然用了最简洁明了的黑白木刻形式,但人和动物的夸张造型惟妙惟肖,线条优美流畅,以恰当刀法变化刻画出送新娘的愉快场面,作品有着装饰的唯美和民俗文化的深刻流露。田宏图的作品《蒙古长调》(2011年,10米长卷)以气势磅礴的场面记录了在日常的生活劳动中无时无刻都唱着蒙古长调,以擅长的黑白木刻形式刻画出作者心灵深处的呼唤。安玉民的作品《永远》、《舞动的草原》分别获第15届、第17届版画作品展铜奖,《天堂》获第10届全国美展优秀奖。

[ 参 考 文 献 ]

[1] 扎鲁特版画[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

[2] 阿木日巴图.蒙古族美术研究[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1997(6).

[责任编辑:覃侣冰]

猜你喜欢
版画教学民族文化传承
微课技术在版画校本课程中的应用探析
重建艺术梦想
浅析“半开放”式工作室对版画教学以及社会文化交流的作用
俄汉成语中动物形象特点分析
浅析民族文化和传统图案在面料设计中的应用
内蒙古民族文化对外传播效果研究
论仡佬族作家王华小说中的乡村镜像与民间想象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