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志君
【摘要】 物联网是信息产业的第三次革命浪潮,是当今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随着物联网的飞速发展,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及产业结构越来越全面,物联网逐渐进入政府工作报告中。文章从物联网在政府公共服务中的作用出发,分析了当前政府公共服务中应用物联网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从而为同类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物联网 政府公共服务 作用
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全球经济发展缓慢,各国逐渐转换轨道,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保持国家及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物联网的出现,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并积极的对其进行研究,由于物联网的可持续发展依赖于政府的强力支持,因此,要认真分析物联网在政府公共服务中的作用,加大政府支持力度,从而为物联网的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一、物联网在政府公共服务中的作用
物联网的应用,极大的改变了传统政府管理方式,促进了政府公共管理及公共服务的创新,可以说加快物联网发展,不仅能有效地降低政府部门的行政成本,提高政府部门的行政效率,还能全面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物联网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信息的普及,这就加大了社会公民参政议政的力度,不仅能改变政府决策存在的片面问题,还能解决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促进了民主化决策的发展,为社会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提供了保障。同时物联网促进了政府管理模式从管制型向服务型的转变,物联网为政府与社会、政府与社会公众建立了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实现了信息共享及资源整合,优化了公共服务方式,提高了政府行政质量,由此可见,将物联网应用在政府公共服务中是十分重要的。
二、政府公共服务中应用物联网存在的问题
2.1 存在信息安全隐患
物联网是对当前现有的互联网进行有机整合,从而实现人与互联网系统的高度互通,从而使得每个人的生物物品甚至是自己都处于被监控状态,物联网是通过对标签信息进行加密,从而实现安全保护,但当前的物联网加密方式过于单一,相关加密技术还不太成熟,同时在相关标准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就导致物联网信息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2.2 缺乏技术标准
物联网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工程,需要建立一个庞大、综合、全面的业务管理平台,从而对收集到的各类网络信息、物理资源进行分类管理,并经过有机整合进行定向传输,但物联网综合业务管理平台的建设需要顶层设计及统一的技术标准,目前,我同在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欠缺,从而对物联网的应用造成一定影响。我国在物联网技术方面,还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物联网的安全技术、隐私技术、物联网架构技术等技术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较,还存在一定差距,在国际相关标准制定中,缺乏话语权。
三、物联网在政府公共服务中存在问题的应对措施
3.1 建立完善的物联网信息安全体系
为确保物联网的信息安全,需要建立完善的物联网信息安全体系,首先要明确物联网监管体系的执法主体,有效地避免各自为政、多头管理的现象,执法主体要积极的和相关部门进行联动,从而对物联网安全体系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地监控、引导、干预,确保物联网的稳定发展。其次,对于不同领域的信息网络,要采用多元化、差异化的力式,对物联网进行特殊性保护,特别是对于核心单位的信息管理系统,要加大人工管控力度,从而为信息安全提供保障。
3.2 加强技术创新
首先要优化顶层设计,从而为物联网发展指明方向,要根据实际情况,从全局战略目标及战略规划出发,依据科学的顶层设计进行全面布局规划,并加大物联网技术创新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进而为物联网的正确发展提供保障。其次要加大自主知识产权的开发,政府相关部门要大力支持和鼓励物联网技术的创新,加大物联网感知层、传输层、应用层等方面的技术研发。最后要制定物联网通用标准,加大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合作,在协议标准、技术标准等方面达成共识,并制定标准服务平台,整合国内自主研究力量,从而加大国内自主创新研究成果在国际的推广。
3.3 加强物联网相关政策的支持
要加大物联网相关政策的支持力度,加强物联网的依法治理,对于数据篡改、特权提升、身份欺诈、信息泄露等非法方式违规进入物联网数据库的个人或者组织,要通过法律进行制裁,并在技术上进行拦截,通过法律和技术双重保险来为公民隐私、企业机密、国家战略等提供保障。相关部¨要加大对物联网的资金支持,注重对物联网技术引起的社会矛盾进行调节,从而为物联网发展创建一个良好的外在环境。、
四、总结
物联网对政府公共服务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政府部门要加大对物联网发展的支持力度,并从设计师、裁判员的角度对物联网进行引导、管理,为物联网发展创建良好的外在环境,有力的维护物联网信息,从而为政府公共服务提供良好的信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