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市装备制造企业创新驱动力提升对策研究

2015-05-30 13:48:27王维钟川
理论观察 2015年8期
关键词:齐齐哈尔

王维 钟川

[摘 要]对比装备制造业发达城市,研究结果表明:齐齐哈尔与其他城市的装备制造企业的创新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企业与政府应从金融、市场、协同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与激励等方面营造有利于装备制造企业的创新环境,提升企业创新驱动力。

[关键词]齐齐哈尔;装备制造企业;创新驱动力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08 — 0093 — 02

齐齐哈尔市装备制造业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一份子,在長期的发展中创造过辉煌的历史。但是,由于受到体制、机制上的制约,企业之间相对封闭运行,没有建立知识共享网络,缺乏分工协作,集约化程度低,供需信息沟通不畅,致使企业相互配套运营缺少必要的纽带和联络机制。这种相互孤立的企业运营模式与“2050中国制造”的创新驱动战略格格不入。然而,我国也不乏装备制造业发展较好的城市,如东北地区的沈阳、哈尔滨、长春,中部地区的北京、石家庄、郑州、合肥等。

已有学者〔1-6〕通过调查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发展现状,对企业创新驱动力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本文借鉴已有研究结果,根据系统性、针对性、可比性原则,将装备制造企业创新驱动力分解为内部创新驱动力和外部创新驱动力。其中,内部创新驱动力是企业进行创新活动的基础,即企业创新资源和创新投入的情况;外部创新驱动力是企业规避创新风险,完成创新成果转化的保障,即企业面对的金融与市场环境。

因此,本文以齐齐哈尔市全部规模以上企业为对象,利用问卷调查法,并辅以样本城市统计年鉴,在数据处理分析的基础上,对齐齐哈尔市与其他9个对比城市装备制造企业创新驱动力的主要影响要素进行比较分析,以期找出齐齐哈尔市装备制造企业创新驱动瓶颈与对策。

一、内部创新驱动力比较分析

从企业技术创新资源角度(如图1),10座城市的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和利润率的平均值分别为8448.04亿元、7.03%,而齐齐哈尔市的销售收入和利润率分别为313.05亿元、4.45%,销售收入低于平均水平,利润率则相差2.58%,尽管利润率与哈尔滨相差不大,但销售收入仅为哈尔滨的二分之一,而且销售收入和利润率的数值远远小于排名第一的合肥,与合肥、石家庄等地区存在较大差距,说明齐齐哈尔装备制造业没有完成积累必要的创新资源,对企业的技术创新具有不利影响。

从企业创新投入的角度(如图2),R&D人员数和研发经费支出的平均值分别为2.09万人、54.14亿元,齐齐哈尔市的研发人员和研发经费支出分别为0.65万人、7.73亿元,两者都不占优势。研发人员投入在10座城市中位列第9,研发人员的投入虽然在数量上多于北京市,但研发经费支出却少于北京,并在10座城市的排名中位于倒数第一位,与排名位于第一位的重庆市创新投入情况存在较大差距,这说明齐齐哈尔市装备制造企业的潜在技术创新能力明显不足,没有足够的人力资源与技术资源推动企业的创新活动,在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二、外部创新驱动力比较分析

企业创新的外部驱动力其反映了企业的市场扩张能力、发展空间以及对市场的依赖程度。因此本文从市场势力(MPOW)与市场需求增长率(MRG)两方面考察企业的外部创新驱动力,经过统计计算,对比分析全国10座装备制造业发达城市创新环境的优劣(如图3)。齐齐哈尔市装备制造业的市场势力仅为0.1%,排名位于倒数第一,无法与合肥、北京、重庆、天津等城市的市场势力相比。同时,从图3可以直观的看出,东北地区除长春外,哈尔滨、沈阳、齐齐哈尔的市场需求增长率都为负数,市场需求增长率分别为-16%、-15.36%、-9.79%,说明不只齐齐哈尔市的市场需求环境较差、东北地区的整体市场需求与其他地区相比也处于劣势。

三、 存在问题

通过以上对比分析,齐齐哈尔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前景堪忧,没有体现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优势,与同期的其他地区相比,其技术创新方面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1. 齐齐哈尔市政府对装备制造业的重视不足,没有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渠道,针对装备制造业的融资扶持政策不健全,导致装备制造业的市场势力和市场需求都萎靡不振。

2. 大部分企业没有建立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缺乏高层次创新人才,企业间的创新相互独立,未形成协同创新,以致创新投入力度不足。另外,地域经济的的不景气,导致科技人才流失严重。

3. 齐齐哈尔地处我国边疆,经济下滑压力巨大,缺乏沿海地区招商引资的地域优势。加之,本地高校在装备制造领域的研发力量不强,使得该领域的协同创新平台缺失。

四、创新驱动力提升对策

针对上述问题,齐齐哈尔应以企业内外部驱动环境构建为出发点,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要以创新人才培养为关键,以科技金融融合为保障,加强协同创新,实现企业商业模式转变。

1.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构建鼓励创新的市场导向机制

聚集产业并形成规模经济发展的格局,可以避免企业资源浪费,技术创新效率低下现象。政府应加大特色突出的科技工业园区的建设。政府要为中小型企业的创新铺开道路,避免垄断竞争,构建鼓励创新的市场导向机制,以市场为重心优化资源配置,使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处于一个平等竞争的环境。

政府的技术创新资源投入应以企业为主体,政府投入应由事前转变为过程或事后资助,政府要积极落实鼓励装备制造企业创新的优惠政策,进一步扩大企业研发支出相关税费的扣除;在创新成果评价上,应注重创新项目对产业发展的实际贡献。同时,政府要减少对企业创新行为的直接干预,建立以市场为基础的科技成果转移、扩散机制,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2.强化金融对创新的推动作用,完善金融扶持政策

强化资本市场对企业创新的支持,降低信贷支持创新的门槛,使各类金融工具更好的支持装备制造企业创新。市政府要加强社会资本对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的投资力度,带动社会资本流向高端装备制造业,鼓励金融机构对创新型装备制造企业融资投资,形成金融机构与企业协同创新的市场环境。同时,市政府要加快完善外商投资融资民营企业的相关规定,引导境外资本投向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创新领域。以金融服务创新,金融科技相结合的方式促进高端装备制造企业的创新成长。

3.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改革,建设企业间创新资源共享平台

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关键在于发挥企业的主导作用,同时促进科研院所与高校为企业创新提供多元化服务,整合优化企业科研实验室、科技基地以及技术研发中心等设施,建设开放共享的创新信息资源网络,建立公开高效的创新资源共享平台,充分利用利益驱动机制形成优势互补、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开放式合作模式,使创新合作从短期、松散、单项逐步转向长期、紧密、系统。

4.完善企业创新激励制度,建立创新人才培养与流动模式

创新激励制度的建设是提升创新驱动力的保障。鼓励装备制造企业建立创新激励制度,通过股权、职权、奖金、红利等激励方式,调动创新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形成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塑造高效率、高目标的创新团队,对共同参与创新的高校、科研机构的创新人才提供合理的创新奖励;同时要调整优化科研人员评价考核的理念和机制,建立以科研能力和创新成果为导向的评价标准,充分激发创新活力。此外,为避免创新人才的闲置和浪费,政府应鼓励产学研创新人才的有序流动,促进高校创新型人才参与到企业创新活动,提升创新人才的配置效率,进而提高创新产出效率。

〔参 考 文 献〕

〔1〕薛漫天与李广众,我国各行业的研发强度及影响因素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 2007,(10):100-102.

〔2〕聂辉华, 谭松涛与王宇锋, 创新、企业规模和市场竞争:基于中国企业层面的面板数据分析〔J〕 世界经济, 2008,(07) :57-66.

〔3〕赵娜, 张晓峒与杨坤佳, 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行为的实证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 2014,(05) :74-78.

〔4〕冯军政. 企业突破性创新和破坏性创新的驱动因素研究——环境动态性和敌对性的视角〔J〕.科学学研究,2013,(09) :1422-1432.

〔5〕孙金曼与王帮俊, 基于灰色理論的大中型采矿业企业技术创新影响因素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 2012,(09) :1423-1432.

〔6〕陈海波, 企业R&D投入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江苏省企业创新调查数据〔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11):63-66.

〔责任编辑:陈玉荣〕

猜你喜欢
齐齐哈尔
哎呀,真尴尬
无限集的基数
中共齐齐哈尔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奋斗(2022年3期)2022-08-08 01:06:42
齐齐哈尔老年大学校歌
齐齐哈尔地区一例鹅圆环病毒的PCR诊断
一个对数不等式的改进
黑龙江齐齐哈尔黑C-2016-0001号航磁异常特征及铁多金属找矿前景
矿产勘查(2020年9期)2020-12-25 02:53:38
齐齐哈尔冰球城市社会影响力的提升
冰雪运动(2020年1期)2020-08-24 08:11:00
The benefits and drawbacks of AI
A Study of Blended-teaching Model in Medical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