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影视摄影中的被摄场景范围、影像框架范围及画面清晰范围分别称之为“景物”、“景别”及“景深”,合称为“三景”。“三景”在影视摄影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表现特点和造型作用,弄清它们各自的内涵与外延、功能与应用及其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有助于提高影视摄影的技术水平和艺术素养
关键词:摄影;景物;环境;组成;画面
一、“景物”的范畴及其造型特点“景物”包括景和物,是被摄场景和被摄物体的统称,是影视摄影面临的第一个要素。如何根据表现主题及拍摄意图,用一双慧眼选择景物、取舍景物、构建景物,将体现一个摄影师的业务素质。从构成特性上,景物由主体、陪体、前景、后景及环境等构成元素协调组成,不同的构成元素具有不同的定位关系和功能特征。
主体是画面所要表现的主要对象,用于承载主题;陪体是与主体有紧密联系、构成特定关系的对象,用于烘托主体;前景是位于主体之前的人与物,用于装饰画面;后景是位于主体之后的人与物,有时与背景融合在一起,用于加强透视;环境是主体周围的人、物、景,包括前景、后景及背景。
从造型形式上,景物以光线、色彩、影调、形状及线条等形式元素合理造型,不同的形式元素具有不同的表现特点和运用要求。光线是影视摄影的基础和灵魂,画面造型,光线先行;色彩用于描绘现实世界和揭示内心心理,每种色彩都蕴含着一定的感情倾向;影调是影像所表现出来的明暗层次和对比关系,用于渲染情绪和均衡画面;形状是最先引起人注意的外在元素,画面中的任何物体都有能够辨认的形状;线条是画面中的明暗分界线和形象连接线,有粗细、曲直及虚实之分,其造型各不同。从运动表现上,景物中被摄物体的运动具有无限的、永恒的视觉美感和造型意义。
借助于画面的框架关系,可以实现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的表现功能,是场面调度和运动摄影的内在依据和外在表现。
二、“景别”的界定及其划分标准景别是被摄物体和画面形象在荧屏框架结构中所呈现的范围和大小,具有结构画面、引导视线、框选空间、形成节奏等造型功能。景别的变化带来的是视点的变化,满足观众从不同视距、不同视角全面观看被摄物体的心理要求,使画面内容表达、主题诉求和信息传递有不同的侧重和各自的意蕴。不同的景别可以通过焦距的变化或者摄距的变化两种方式实现。景别不同,表现内容和功用均不相同。
远景是表现广阔空间或开阔场景的画面,以气势取胜,即“远取其势”。用以表现地理环境、自然风貌及开阔的空间等;全景是表现人物全身形象或某一具体场景面貌的画面,以气氛取胜,是集纳造型元素最多的景别,可以完整地表现人物的形体动作;中景是表现成年人膝盖以上部分或场景局部的画面,以形态取胜,能完整地表现人物上半身最为活跃的手臂活动,是电视节目中用得比较多的一种景别;近景是表现成年人胸部以上部分或物体局部的画面,以表情取胜,擅长于表现人物的面部神态、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特写,是表现成年人肩部以上的头像或某些被摄对象细部的画面,以神情取胜,常用来从细微之处揭示被摄对象的内部特征及本质内容。
三、“景深”的内涵及其控制因素景深是指在影像上表现出来的聚焦点前后被摄场景的清晰范围。一般来说,只有处于聚焦点上的景物,其成像才是最清晰的,而在聚焦点前后一段距离内的景物,其影像都是较为清晰的,这样一个临界范围就是景深。景深在影视摄影中具有控制焦点、突出主体、深化主题、营造意境、美化画面、增强透视等功能。影响景深大小的有三大要素,即光圈大小、焦距长短、摄距远近,其影响程度由强到弱,且只有保证其他两个因素不变的前提下,第三个因素的影响规律才能成立。
光圈是对景深影响最为明显的因素,光圈大小与景深成反比,即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反之,光圈越小,景深越大;焦距长短与景深成反比,即焦距越长,景深越小,反之,焦距越短,景深越大;摄距远近与景深成正比,即摄距越远,景深越大,反之,摄距越近,景深越小。
景深是影视摄影中聚焦、跟焦、移焦及虚焦等调焦方式的原理所在和根本依据,也是净化背景、产生虚实及使画面更有活力、镜头更有寓意的造型手段和构图要素。四、“三景”的应用及其辩证关系“三景”在理论表述中,既有各自不同的特质,又有相互之间的关联;在实际应用中,既有技术操作的参与,又有艺术创作的渗入。
1.范围上的关联为了捋顺“三景”之间的辩证关系,我们可以借助“范围”这个词,对景物、景别及景深各自的含义做一个变通性的处理和等效性的阐述。实际上,范围是“三景”的共同特质,即景物就是被摄场景的范围,无论被摄场景有多宽广、有多复杂,总是有一定的范围,被摄物体则包含其中;景别就是影像框架的范围,是被框选后的景物范围;景深就是画面清晰的范围,是被技术化后的景别范围。
由此可以看出,在常规的影视摄影中,景物范围大于或等于景别范围,而景别范围又大于或等于景深范围。实际拍摄中,拍摄者首先面对的是景物范围,然后根据表现需求,对景物范围进行框架取舍,从而形成景别范围,接着根据造型意图,对已确定的景别范围又进行虚实界定,最后形成景深范围。所以,一般意义上,景物是造型的前提,景别是造型的过程,景深是造型的目,三者之间,环环相扣,逐次缩减,最终形成一个主体突出、主题深刻、意境悠远、酣畅无穷的影视画面与镜头。
2.视角上的关联从视角的层面来说,景物是自然视角的产物,它又依赖于人的视角,人的视野很宽泛,却总是有一定的范围,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景别是镜头视角的产物,依赖于镜头的特性,通过改变拍摄距离或者调整镜头焦距,可以形成不同的画面环境范围和被摄主体大小。
3.技艺上的关联从景物到景别再到景深,人的参与性逐渐减弱,而技术的介入性却越来越高。景物是人在自然中看到的场景范围,它受到自然的呈现力和人的观察力的制约;景别是拍摄者通过寻像器看到的景物范围,它受到镜头的优劣和摄距的远近的制约;景深则是人通过改变拍摄参数而实现的景物范围,它受到诸多技术因素的制约。
在“三景”范围的实施中,人的选择性是主动的、立体的、综合的,而镜头的选择性是被动的、平面的、单一的。人可以实现注意力的有意集中和随需转移,却不能实现场景范围的缩减和虚实关系的变换;镜头可以实现主体大小的变化和清晰范围的控制,却不能实现兴趣点的灵活调节和综合掌控。只有人机互动、人机互补,才能实现最初的拍摄意图和最终的造型目的。另外,影视光学镜头除了具有记录再现功能外,还有延伸视野的功能。
只有技艺并举,博采众长,才能实现功能的最大化和画面的最优化。梳理景物、景别及景深之间的辩证关系,只是为了便于创新应用,而不是进行文字游戏,“三景”虽相互关联,却各具特色;虽各具优势,却易于融通。在关联中彰显特色,在融通中挖掘优势,才是我们的应用之道。
【参考文献】
[1]任金州,高晓虹. 电视摄影与编辑[M] .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
[2]萧寒. 影视摄像技术与技巧[M].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3]比尔·考比特. 135 相机摄影[M].张明华译. 吉林:吉林摄影出版社,2001
[4]夏正达. 摄像基础教程[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施小军(1977.3—),硕士研究生,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研究方向: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