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作为青年精英的汇聚地,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探索建立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长效机制,确保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规范化、科学化,是促进青年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从而使其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高校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长效机制 原则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央编译局申请委托项目“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载体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5SQWT1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053-02
我国历来重视青年的世界观、价值观教育。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指出,要从赢得青年、赢得未来的高度,抓好大学生理论学习,在广大青年中培养一大批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团中央在2007年5月启动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其宗旨在于在青年中广泛深入地传播马克思主义,培养造就一大批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高校作为青年精英的汇聚地,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探索建立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长效机制,确保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规范化、科学化,是促进青年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从而使其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保障。
一、高校建立青年马克主义者培养长效机制的必要性
1.执政党的建设决定了建立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长效机制的重要性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的胜利,1949年建立了由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已经转变为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建设和改革的执政党,如何长期执政,禁得起历史和人民的考验是执政党面临的重要问题。邓小平指出:“中国的稳定,四个现代化的实现,要有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要有真正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党性强的人来接班才能保证。”[1]做为执政党要认识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的重要性,党能否培养大批坚定的青年马克思者,事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否后继有人,事关执政党地位能否经受住考验,进行长期执政的关键所在。只有培养大批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才能打造出经得起考验的青年干部队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才会万古长青。我们党之所以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和建设的胜利,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培养和造就大批青年杰出人才,党只有不断扩大群众基础,尤其是赢得青年的崇拜和信任,才能使党的事业薪火相传,永远焕发出勃勃生机。因此高校作为青年人才培养的摇篮,应大力加强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机制建设,使青年精英快速成长为具有实际践行力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2.市场经济与西方思潮的影响决定了建立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机制的迫切性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传统价值观念的普遍认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人们在利益面前更加注重个人的满足与期待,必然导致对原有大一统价值观的怀疑与否定。在物质利益面前,人们的价值选择更加注重物质需求,青年不再忽视个人利益诉求,而是切实将主体的需求由被动变为主动。即个体在为社会作贡献的同时也要求社会作到公平、正义。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改革开放的深入,青年的思想与价值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原先单一的价值标准被打破了,取而代之的是多元化、多层次化的价值观,并逐渐为青年所接受以至于对其价值观的形成产生影响。追求物质利益最大化为许多青年所推崇。这种以个人主义为出发点的价值观,虽然对激发个人才能有所裨益,但是却容易使青年丧失社会责任感,不利于青年形成为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的远大理想的实现。面对市场经济与西方思潮的冲击,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教育引导青年树立正确价值观、人生观,建立健全马克思马克思主义培养的长效机制,使青年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这不仅从战略高度上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同时也关系到青年自身的成长、成才,关系到青年能否抵御西方思潮侵袭,成为合格主义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的问题。在新形势下,用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教育培养青年学生,已经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迫切任务。
3.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际情况决定了建立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机制的必要性
近些年,高校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过程中只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育作用,在教学中存在照本宣科、理论脱离实际等问题。单纯的说教、灌输式式教学导致课堂气氛枯燥、沉闷,使得青年学生对马克思理论课的接受缺乏兴趣,导致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接受的效果受到严重影响,难以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应有的作用。虽然大多数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师理论功底扎实,但是在教学上由于缺乏师生互动、鲜活的事例贯穿学习当中而导致学生对该课不感兴趣,激发不起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向往与热情,普遍存在对马克思理论课不够重视,上课不认真、课堂互动少等问题,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考试。
二、建立与完善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长效机制的原则
1.坚持理论教育和实践锻炼相结合的原则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当代青年的价值观、人生观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如何引导青年坚定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思考的问题。在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引入实践教育模式,帮助大学生认识和了解国情,提高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最终落脚点。以现实生活为依托,以创新活动模式为载体,对青年学生进行立体交叉式培养,才能将为社会实践所验证的世界观转化为青年的内在需求并为广大青年认知并接受。如果我们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只是片面地注重灌输理论体系,而忽视其与现实结合的社会实践的导向作用,只能使教育流于形式,达不到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目的。“教育是一种导向,但生活本身就是教育,就是导向。”[2]所以我們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只有根植于现实生活,充分发挥社会生活的教化作用,并以此来检验马克思主义原理传递的内容,青年才能将马克思主义原理内化为强大的精神动力为社会作出贡献。
2.坚持长期教育与动态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青年马克思主义的培养是一个长期与短期教育相结合的过程。青年学生的世界观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为了使青年学生成为合格的马克思主义者,就要遵循青年的成长规律,既要 坚持教育的长期性,又要在全程的培养过程中,把握教育的关键点,做到既有长期规范化教育又有与时俱进的动态教育。在长期教育方面,要根据青年心理特点制定分阶段培养方案,初期阶段侧重马克思主义原理教育,使青年认识了解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3.坚持整体带动与局部突破相结合的原则
高校作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重要阵地,要根据青年学生的特点从全局上制定培养目标。应在统一的指导思想上明确相关部门的任务,统一部署从学校到学生个体的指标任务,完善校院系各级党团组织教育培养机制。在整合校内外资源的基础上,兼顾整体带动局部,从而形成起一个全员齐抓共管的局面,对青年学生进行全面系统教育。从全局的角度出发,新时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的对象应该是既包括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同时也包括普通青年大学生。这种全面系统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的原则,夯实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群众基础,避免了马克思主义传播过程中缺乏青年学生群体的参与与互动,既促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快速成长,又带动了普通青年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热情与向往,在突出精英培养的基础上,确保了马克思主义培养对象的全员覆盖。
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系统工程。在新形势下,高校只有建立与完善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长效机制,创新教育的方式、方法,结合时代要求与青年自身特点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才能促进青年快速成长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93页
[2]杨雄.波动中的主题变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青年价值观追踪及其评价[J].当代青年研究,1998,(4)
作者简介:
韩永涛,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少年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博士,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青年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