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大强
中国的饭局文化可谓博大精深,在饭局上觥筹交错,不经意间有些生意就谈成了,有些人就升职了,还有“鸿门宴”让人捏一把汗。前段时间有场“莫名其妙”的饭局颇有“鸿门宴”的气质,那就是毕姥爷参加的一场饭局,饭局上一段“即兴表演”引来一场轩然大波,有人说,毕姥爷一世英名,却被一场饭局毁于一旦。
我们不了解这场饭局的背景,也无从谈起,仅从这段视频被录下来,并被传播出去的事情,不免联想到一个词:杀熟。
也许你亲身经历过,在不经意间被熟人“摆了一道”,也可能“杀”过熟人,但到底什么是“杀熟”呢?真遇见杀熟,又该怎么办呢?现在,我就“杀熟”一词,对其心理状态做全面剖析,希望能帮助大家走出“杀熟”的负面心理,做个健康的职场商人。
什么是“杀熟”
所谓“杀熟”,即对熟人下手进行欺诈。本该最具有互信和安全底线的人际关系遭到破坏,严重侵蚀了幸福生活。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一个对你点头微笑的熟人,却在背后捅你一刀,一些人打着“为你好”的旗号,却处处欺骗你,挣你的钱,表面上“做熟人生意”处处让利,实际上却是沾着熟人的光,把私人利益最大化。当代社会学家郑也夫认为,杀熟“标志着社会信任降到了最低点”。
“杀熟”方心理揭秘
作为主动“杀熟”的一方而言,自然是感到“胜券在握”,其做法符合兵法,叫做“出其不意,攻其无备”,熟人之间虽然未必很亲近,但是已经卸下了很多社交性的面具,将“不设防”的熟人一举拿下。
那何为“熟人”?这里要指出的是,“熟人”不等同于“朋友”,而是介于真正的朋友和陌生人之间的一种社交关系。
就“杀熟”方而言,不会对真正的朋友下手,也碍于一般通行的社会约束力,不会对不熟悉的陌生人轻易下手。
为什么对“熟人”可以“杀”,而对真正的朋友,却“下不了手”呢?因为,“熟人”处于要远则远、要近可近的人际距离,但又不属于最私密最亲近的人际关系,“杀熟”的整体“性价比”高,即使不能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也不会对自己造成毁灭性的损失,风险较小。
那为何熟人成不了朋友?有学者将中国人的人伦以信任度为标准由近及远分为亲人、朋友、陌生人、熟人四层,其中诡异的是,陌生人竟然在熟人之前!原因在于有某种微妙的难以打破的隔膜使得你们成不了朋友,甚至比陌生人更疏远,“熟人”往往只是泛泛之交。
实际上“朋友”这个词就像“老师”一样,现在都被用滥了,能讲几句来指点人生的,都成了“老师”,而见过面握过手递过名片吃过饭的就成了“朋友”。熟人侧重于熟悉知道,是理性层面的,而朋友则侧重情感、兴趣、志向等个人化情感层面。朋友之间也可能互杀,但多半因为各为其主,惺惺相惜之心不灭,更不会毁其名誉借机上位,就像李云龙和楚云飞,战场是敌人,心灵是朋友。熟人多多,试问朋友几人?
“杀熟”者也未必全然心存险恶,他们很可能像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鲍迈斯特说的那样,对自己的道德标准有着极高的自信,因而对其所作所为坚信是在做好人好事,是在牺牲局部利益成全大局,“杀熟”者就像看红色电影里的叛徒或者杀人游戏里的杀手,日子不一定好过,人在江湖漂,你不怕早晚要挨刀?
值得大家注意的是,国内外各种犯罪,多是熟人之间干的,人家不了解你,也没机会下手。真心朋友,有几个足矣!
“被杀”者心理揭秘
而对于那些“被杀”的熟人,如果后果没有很严重,“被杀”甚至可能转化为一种良性的人际润滑剂和推动机,成为人缘好的标志,甚至也可能以自身为镜,映照出“杀熟”者的面目并起到某种教育功能。
另外,“被杀”者也许因此而占领道德与舆论的高地,因为大多数人并不会了解所谓的真相,但是“杀熟”的现象,如欺诈、告密、背叛等,却是大家都痛恨的行为,因为一个为何“被杀”我们未必有兴趣,但是我们毫无疑问都怕“被杀”。
但是对于更多的“被杀”者而言,这绝不好玩。首先,这意味着自己的“愚蠢”,与狼为伍,伴虎同眠而不自知,喝着酒,夹着菜,你冲着镜头微微一笑,这都是呈堂证供。
其次,“被杀”者的人际信任产生危机,尤其是情感信任,这种失信和不安全的感觉甚至可能扩散到整个人际生活当中,可能会有无辜、委屈、失望、自责、愤怒、幻灭等感觉。从“被杀”这个角度看,“杀熟”者虽然是熟人不是朋友,但也不远,不是完全没希望发展成为朋友的。在一个圈子,远能远到哪里?就这么挨冷枪,估计内心就像《新笑傲江湖》中东方不败对令狐冲说的:“你居然会杀我?还杀第二次?”
第三,“被杀”者的上述情绪或者心结需要转移,这种转移渠道有可能是转嫁到另一个“替罪羊”,“被杀”者成为新的“杀熟”者,逐渐扩散,社会信任关系彻底失序,最后无人可信。不过,“被杀”的人也得自己想想,咋就你“中彩”了?往往这种人日常的社会关系网就比较松散薄弱,杀了就杀了,没谁会特别关心(不是关注),就像食物链一样,有的环节有可替代性,没你就没你,有的不然,断一个死一片。话说回来,你被那人为了自身利益“杀了”,那还算朋友吗?想开点,就当提前引爆个定时炸弹吧!炸你一身灰,甚至血迹斑斑,可你还活着。
于是不少人问我:陌生人之间有信任关系吗?
对于陌生人之间是否诚信,我们不太强调,尽管这也很重要,但是我们这种基于血缘姻亲的社会里,我们总还是认为血浓于水,陌生人即便有失诚信也不必太过苛责。但随着我们很多人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路上或者在工作当中,与家人相处的时间很短,我们对这些本来无所谓情感诉求的人群也不得不投人情感力量,需要“情感信任”。因此,以往情感意义上的陌生人之间的情感信任也越发重要。但是,人类社会在某种程度上谎言与背叛是永不谢幕的保留剧目。有情感诉求,“有欲便是苦”,“杀熟”照旧上演。
克服“杀熟”重建信任
对于“杀熟”,人们很痛恨。对于很多人而言,价格贵就罢了,质量差也算了,关键是熟人欺骗了自己的感情——在亲切搭讪、唏嘘问候中,温柔地宰你一刀。而明明是自己吃了亏,却还以为是熟人为自己着想,因而千恩万谢、感激涕零。而等到知道上当了之后,也只能白白懊悔,还不好意思找去算账。这种感觉,想一想都觉得窝囊。而对于企业家来说,在众多你来我往中,克服“杀熟”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在商场中,不克服“杀熟”心理,生意便无法做下去。那么该如何来面对“杀熟”和其造成的负面心理呢?
首先,增加沟通的透明度,有话明说,尤其那些事关利益的,熟人之间,如果缺乏明确沟通和契约,一旦遇到重大利益纠葛就很难处理,不如“先小人后君子”,别死要面子活受罪。
其次,社会公共事务的效率和基本人伦、公德与私德之间必须动态寻求平衡,不能假公济私,但也绝不能因公废私。《论语》有言“不以言举人,不因人废言”,有些事,不要太在意,未必有事,真要有事,什么事能大过人心扶不起来呢?归根到底,我们不能把人当作我们谋求利益的工具和手段。
最后,真的被“杀熟”了也要勇于面对,而不是退缩。既然对方敢于“杀熟”,那就说明对方根本没有把相互之间的情谊放在眼里。而既然对方丝毫不顾及友情,那自己还有必要保全两者之间那最后一块“遮羞布”吗?遇到“杀熟”后找上门去理论是丢面子。但是,这种情况下对方可能更加丢面子。很多商家就是利用顾客“爱面子”的心理,不断“杀熟”,屡杀不爽。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不敢吭声,苦楚独享,那只能说是活该。
其实,“杀熟”就是利用你对熟人的信赖,从而失去警惕和防范。由此可见,熟并不能够保证诚信,反而更容易成为他人利用的“砝码”。面对“杀熟”,我们有必要“杀个回马枪”。另外,“杀熟”虽然让商家获得了暴利,但是从长远来看却是伤人又伤己,无疑是自杀行为。对于一个聪明的商家来说,是不屑于赚这点昧心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