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道
我对傅端良的了解是由作品开始的。那是2012年,他在麓山美术馆举办“自在清风——傅端良国画作品展”,朴实的泥土气息,热烈的乡间情思,豪放的阳刚大势,稚童般的天真烂漫,平朴见奇的图式,主观为主的用色,构成了他写意花鸟的总体风格。
慢慢地,我就知道傅端良是一位非常勤勉的画家。他先后在《中国美术博览》《人民美术》等报刊上发表了数十幅作品,出版了《水墨淋漓——傅端良》《自在清风——傅端良国画作品》《盛世经典·傅端良——花鸟卷》。
羲之从鹅“静之悠然、动之舒展”中捕捉到了艺术的灵感,在《兰亭序》里,将“鹅”的灵动姿态,用“之”字生动地表现了出来。作为大书法家王羲之,能从自然界事物的千姿百态中捕捉艺术的灵感,也就不算是什么稀奇事,然而奇就奇在王羲之能把日常生活中所见事物的静动之态,与书法艺术相结合并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
今天的端良也爱鹅,我想,除了鹅动静之态外,还应有他深层的内涵。他要借这个人格化了的象征物来传达自己的情思:鹅食百草却全身是宝。这又恰恰暗合傅端良的艺术主张——既要继承传统,又要海纳百川。
而且,“鸿雁传书”是我国一个古老的传说,大雁进化而来的鹅要比大雁更加守信。鹅,其实早在远古就是民间艺术的表现对象,殷墟遗址发掘出的一种家鹅玉雕刻就是一个证明。由此我们可以肯定地推断,当时饲养家鹅的先民们已经非常普遍了,所以才有可能被用作艺术品表现的对象。
我们强调继承传统,我想不应该只是停留在笔墨和图式的继承,更重要的是把握艺术上“立象”和“取道”的方法。陶渊明的菊,周敦颐的莲,屈原的《橘颂》,不难发现他们都把所建立的“意象”同自己的生命、生活相关在一起。事实上,也只有当这种意象与生命发生联系,并由此而达到物我交融的时候,所表现的东西才会有境界。“境界”,说白了就是一种人生哲学,或者人生态度。艺术家们在借助意象来表现情感或经验时,只有通过作者的境界去赋予“意象”特定的内涵,这样“道”才会被发现。
现代工业文明已经完全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要在当下的经验方式、情感方式和传统文化之间找到一条通道,殊非易事。既然你要“弘道”的意象必须要与生命发生联系,那么一个画家在立象的过程中,画家的精神追求就会在“格物致志”的过程中不由自主地表现出来,有什么样的“格”就有什么样的境界。正因为“格”,所以中国画不像西洋画那样强调要把现实中的景观去真实地描摹下来,而是要“格物致志”:通过人格化的意象来表现生命的境界。
傅抱石先生云:“中国画的基本精神,就是‘文‘人‘画。文是学养,人是修养,画是技巧,三者缺一不可。”坦荡无私的傅端良,在艺术中“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草木山水总关情,这是艺术的素养;以情感与身心的投入,把真、善、美展示在世人面前则是一种修为。端良先生对笔下的花与鸟赋予丰富的思想内涵,已是艺术之极,而作品所表现出来的对生命力的礼赞和呼唤,更显心之诚恳。
带着泥土芳香的傅端良,向往“温柔敦厚”的笔墨生存和“平淡天真”的笔墨境界,“朴”既是形式的一种探求,也是精神的寻找,更是画家对宁静、质朴、平和之境界的向往。
(责编:刘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