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让学生如虎添翼 如鱼得水

2015-05-30 05:26孙涵
关键词:信息技术信息能力

孙涵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275-02

信息技术课培养的是学生的信息能力和信息意识。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应用能力是信息社会成员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质的标志。在传统的教学体系中,教育相当大程度上是让学生记忆各种知识。这种低效率的教育已难以适应信息社会知识爆炸式的增长,并且迅速更新换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需求。可以说,在信息时代,信息本身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建立起—套新的基本技能体系。除了吸收传统技能的精华外,应强调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信息分析”和“信息加工”等信息能力,培养具有高度创新能力的创造性人才。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使用各种教学手段,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分析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尝试向学生提供“资料库”,让学生到“资料库”中去获取有用的材料。有的学生利用“资料库”中的各种各样的图片、表格,经过处理,完成一份图文并茂、精致华丽的电子贺卡送给老师,有的学生制作课程表、值日表、通讯录来管理班级。也许有的学生运用笔和纸进行学习的能力不如别的同学强,但他们分析、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却高于其它同学,这正是信息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所在。这样,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受到了信息素质的教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了自己的能力和意识,学习计算机的动力也就提高了。相信只要学生有了学习的动力,就一定会对增加学习本课程的兴趣,另一方面也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顺利达到教学目的,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初中信息技术为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和良好的机会,也为教师课堂教学的创新和教学效益的提高带来了可喜的变化。

一、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上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只有唤起学生对学习的求知欲望,才能使他们进入学习知识的境界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收到事半功倍效果。

对于刚接触计算机的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有一种极强的好奇心和想自己操作的欲望,所以教师就要利用好学生的这种积极的心理因素,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能够引发学生兴趣的话题导入新课。例如,“你能在电脑上‘写出自己的名字吗?”“你能把我们的学校画出来吗?”“猜猜看,如果把电脑比作人,那么电脑的各部分硬件好比我们人的哪部分器官呢?”等等一系列问题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接着再进入教学学生就容易接受了。或者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可以以游戏导入。例如,在三年级输入法教学中,智能ABC也有多种方式输入:全拼法,简拼法,混拼法。首先让学生集体玩一个词语接龙的游戏,大家兴趣盎然,那么怎样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在电脑上打出来呢?这样使信息技术课的教学顺利进行,也促使他们能够主动思索哪种输入法适合自己,哪种方法更快捷,于是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达到了预期教学目标。

可见,初中信息技术课有效地调动多种感官,引发学生丰富的想象或联想,激发起浓厚的学习兴趣,使教学创新如虎添翼,如鱼得水。

二、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创新精神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教师创设良好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心情愉悦地参与整个教学创新活动,增强学习的互动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努力营造出一种轻松、和谐、融洽的课堂学习气氛。鼓励学生利用已学的知识,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动手操作,遇到问题主动提出,然后大家共同解决问题。例如,我在讲《小蝌蚪找妈妈》的画图教学中,先请学生讲一遍《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然后问学生“你们想不想把这个故事画下来呢?”当然学生都想跃跃欲试。然后让已经分好组的学生们放开思路发挥想象,共同研究,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故事情节画下来,期间遇到技术问题教师集中起来统一解决。比如,学生在绘画过程中会遇到“为什么我想给水塘填色却一下子填满了整个画面”,“为什么我画的圆总是扁扁的”,“为什么我画的雨滴总是歪歪扭扭”等等问题,这样学生们主动求知的欲望加强,教师适时告之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便会欣然接受,很有收获感。这样在课堂上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逐渐形成一种勤于动手、积极参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三、分组合作学习,增强团队意识

变革教学方式,引导分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生动、主动、活泼地学习。小组成员在相互信任和相互激励的良好环境下进行合作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在上课前我都会根据情况给学生首先分好组。并告诉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要互相配合,好比“二人三足行”游戏一样,两个人必须配合默契才能达到目的地;另外组与组之间还要进行"较量",互相促进。如在画图之前,我通常是先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讨论,因为在小组中学生的思维可以相互启发,同龄之间可以更多地交流思维经验,容易使儿童感到心理安全、心理自由。如学生进行指法训练时,让同组的两个学生配合好,一个同学操作,另一个同学帮助指正错误。练习一阶段后,开展组与组之间的竞赛,进一步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四、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创新能力

教师鼓励并指导学生大胆、灵活地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如画图是Windows中自带的一个小程序。学生通过利用程序中的矩形、圆形、多边形等工具亲自动手操作,画出了形态各异的基本图形的变形,积累创作的素材。在学习《开满荷花的池塘》一课时,学习“复制”,可以让学生首先思考复制有什么作用。思考后,学生们会提供各种各样的答案。比如:利用复制功能可以轻易地画出漂亮的小花;可以画小动物两只完全一样的眼睛;可以画出轴对称图形;可以画美丽的小房子以及长长的栅栏墙等等。总结起来有三点:1、可以快速画出完全一样的图形。2、可以节省时间。3、免去再画的一些细节麻烦。通过采取这种方式,学生自觉地根据老师的讲解与点拨,调动积极性,将大脑中曾经学过的知识与新学内容联系起来,轻松画出了五环、花丛、树林、楼房、汽车等许多充满童趣的作品。

总之,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创新教育的核心,实践是创新的源泉,因而教师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联系实际,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了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提高。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信息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