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挖掘窄小空间有效开展区域活动

2015-05-30 01:51上官秋芳
南北桥 2015年9期
关键词:区域活动格局空间

上官秋芳

【摘 要】区域活动要求各区域布局要力求畅通,避免绕道,行走时冲撞推挤。对于班生额大、班级空间小的活动室来说要做到这一点,那就要充分利用墙面等。

【关键词】区域活动 空间 格局 游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9.199

《纲要》指出: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然而我县幼儿园班级人数较多,活动面积较窄小,格局较差,一室多用(教室既是餐厅又是活动室)。小空间活动室受幼儿人均面积的局限,实际能够利用的空间比较少,小空间班级在开展区域活动时存在着很多局限性。对于窄小空间班级,我们教师应提供怎样的区域活动环境才能让幼儿通过与环境、材料相互作用获得相关的经验呢?我们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巧用橱柜 规划空间

《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区域设置的规划和环境创设要根据教育目标、教育内容的具体要求以及幼儿的年龄特点来做整体的安排。应一切从幼儿的水平和发展需求出发,要让幼儿做主,让幼儿成为区域的主人,由幼儿决定怎样布置。在区域环境的创设中既要考虑到幼儿之间能相互交流、共同合作,又要注意彼此之间互不干扰,从而使幼儿能专注地投入某一活动,充满自信地探索问题。在窄小空间活动室的利用上我们注意空间上的挖掘、规划活动室的布局、桌椅橱等的摆放。合理的空间布局,为区域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可能。

(一)合理划分场地

对于窄小的活动室,合理划分空间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们充分利用玩具柜及其他设施的功能进行区域划分,把活动室划分成若干个较小的块面,半封闭、半开放。开放式的创设适于幼儿独自活动、小组活动的空间,使每一个区域有一种温馨、自由、安全的感觉。如:阁楼楼梯下的小空间,将其铺上泡沫垫,用玩具柜隔开,并加以布置,既可以成为孩子们温馨的阅读吧,又可以成为角色区的娃娃家,合二为一;将楼梯的外檐、扶手作为孩子们手工作品的展示区;又如:在主题活动《地球的呼吸》开展中,教师利用楼梯底面黏上粘钩,挂上各种植物供幼儿观察植物的呼吸等等,这样合理规划,收效颇佳。另外,我们建议幼儿园购买的玩具柜不超过60厘米,两边通透,便于幼儿看清楚摆放的物品,这样不仅方便使用,而且能够在明确划分区域的同时又不会封闭区域,并可作为操作平台使用。这样的空间划分既便于集体教学活动,又方便区域活动的开展。

(二)科学设置区域

对于小空间班级,合理布置区域对幼儿的区域活动能否有效进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将活动室布置得过于拥挤,就会影响到幼儿的活动。我们根据幼儿的需要和兴趣、教育目标及正在进行的其他教育内容,拟定活动区的种类。对活动的性质定位为:学习和游戏两者相结合;注意动静分开,避免区与区之间的干扰;区域活动的设置应涵盖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各个方面,满足幼儿各项活动的需要。我们一般设有语言区、数学区、科学区、美工区、音乐区、益智区、生活区、阅读区等。根据实际情况我县是以集中教学活动、区域活动、创造性游戏活动(角色游戏 、建构游戏和表演游戏)、户外体育活动等这些形式来组织幼儿在园一日活动的。因为每个星期都有单独安排“三大”游戏活动,所以在区域活动中我们就没有再安排建构区、表演区和角色区了。

在设置区域时,我们把相对安静的阅读区、数学区、益智区设置在相邻的区域里;操作区、语言区、生活区设置在相邻的区域里;而相对于比较占地方的科学探究区则设在走廊里。这样一来干扰就少了,孩子们也就能更专注地进行探究、操作了,从而提高了区域活动的实效性。

二、巧用墙面 拓展空间

区域活动要求各区域布局要力求畅通,避免绕道,行走时冲撞推挤。对于班生额大、班级空间小的活动室来说要做到这一点,那就要充分利用墙面(我们这里所说的墙面指的是活动室或走廊里幼儿能够得着的一米二以下的墙裙)。我们把一些区域活动的内容搬上了墙,把小朋友从拥挤的桌面上分散出来,让小朋友们直接与墙面进行互动。如:阅读区,如果我们放置图书架的话,又要占用许多的空间,我们就用布做了一列图书小火车,挂在阅读区的墙上,把图书放在各个车箱里面供小朋友阅读使用。又如小班语言区里讲述《拔萝卜》的故事,我们把这个故事的背景图贴在墙上,小朋友们拿着手偶边表演边讲述,这样比放在桌子上讲述来得更有意思,小朋友们很喜欢,个个都积极的参与到讲述活动中。这样巧用空间不仅不占活动空间还拓展了活动空间,为幼儿区域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

另外,我们还根据主题开展的需要,充分利用墙面拓展空间。如:将轻巧的盒子、纸筒芯等拼成造型不一的菱形、爱心形、花瓣形、阶梯形等贴在墙上,作为作品展示区,及时将孩子们的作品在教室里进行展示,引导孩子爱惜劳动成果,感受成功的喜悦;空白的墙面还是可爱的“小画家们”无拘无束、大显身手的涂鸦区;也是孩子们种植、养殖的观察角……

三、巧用走廊 延伸空间

为了创设良好的活动区空间,我们打破活动室的藩篱,将活动区延伸到走廊,打造室内外融通的活动区环境。如:中班开展《我们去探险》的主题活动时,需要创设“搭迷宫、走迷宫”的环境,教室里狭窄的场地很大程度上约束和限制了孩子们游戏的空间和思维,而走廊就成为孩子们搭迷宫、走迷宫的最好场所了。又如大班开展《汀州美食》主题活动时,将走廊布置成“汀州豆腐干加工厂”,汀州豆腐干的酿制流程一一呈现,孩子们投身其中,很好地感受客家本土文化。巧用走廊空间,既能带给幼儿更多自主交往、自主探究的游戏体验,又是解决活动室空间不足,优化区域活动空间的有效策略。

四、巧放材料 释放空间

(一)材料的有序放置

窄小空间的班级活动室,空间资源十分有限,更需要讲究材料的有序放置。因此,我们要求教师把材料放置在固定的位置上,方便幼儿取用。小空间班级中的大多数区域在活动结束后要重新归位,将活动材料放在玩具篓或玩具柜上,要求将每一种玩具都放在固定的位置上,每一层玩具柜上所摆放的活动材料都要相对固定的,并且贴上适合本年龄段幼儿辨别的标识,让幼儿活动后自己收拾玩具。通过这样的设计与安排,使区域活动材料摆放得有条不紊,并方便取放与调整。

(二)材料的适宜投放

活动材料作为幼儿开展区域活动的物质基础,是幼儿建构知识的依托。区域材料的适宜投放,可以有效激发幼儿选择和操作兴趣,反之,单一材料或太多、太大,都会影响幼儿游戏、学习的积极性。太少,幼儿无法游戏;太多,孩子不知如何选择;太大,不仅占据空间还影响幼儿游戏。

因此,在窄小空间的班级活动室内开展区域活动,区域材料的适宜投放(这里所说的适宜讲的就是数量的适宜、大小的适宜),既可以避免材料因为无幼儿或较少幼儿使用而造成的浪费,又可以优化游戏空间。如在操作区里,很多班级投放纺织材料时,刚开始做得很大,一张桌子就只能放下一、两个,堆得满满的,孩子们不好操作,相互影响,达不到预期的目标。

后来我们让教师在不影响其功能的基础上把原来一个那么大的纺织品变成四个小的,这样一来大大释放了空间,参与的孩子多了,孩子们练习的机会也增加了,孩子们精细动作也得到了更好的发展。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结合班级主题开展情况,适宜地投放材料,让活动材料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教育的功能和价值。如:小班孩子具有从众心理而专注力差的特点,为他们提供的材料品种可以不多,但是同一种材料数量要多;而中大班幼儿更追求材料操作的创意性,比如取材简易、玩法多样的扑克牌,它深受中大班孩子们的喜爱。投放到数学区可以学习数的组成、十以内数的加减、练习分类(按颜色、图形、数字给扑克牌分家)、练习排序以及接龙、结对子、找朋友等游戏;也可以投放到操作区,孩子们将扑克牌折叠后垒高、当飞镖…孩子们也可以把它当作“多米诺骨牌”的材料。

随手可得的扑克牌可让孩子们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探究不同的玩法。又如矿泉水瓶盖,这种大小适宜,不占空间的材料放在数学区里孩子们可以用来练习各种数数、数量守恒、有规律排列等;放在美工区里,可以用来粘贴装饰成车轮、动物人物的眼睛以及各种漂亮图案,串起来成为挂件装饰环境或者模特服饰;放在语言区里,可以制作成“百家姓”让孩子们认识;放在科学区里,作为探究“沉浮”的材料等等。这样,既关注到了材料使用的共同性,又有效地减轻教师收集、制作和投放区域材料的压力和负担,又很好地释放了游戏空间。

猜你喜欢
区域活动格局空间
创享空间
格局
联手共建 努力打造大调解工作格局
简谈幼儿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
浅谈幼儿区域活动的指导与评价
区域活动中材料投放与幼儿的主动发展研究
实行“一包两进” 构建“三位一体”教育格局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