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琳
摘 要: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新媒体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如何增强网络科普工作的影响力,推动科技知识在网络中流行,开发多种形式的网络科普资源,是互联网时代科普发展的关键。本文简要介绍了互联网环境下的的网络科普资源及其特点,并提出了应该如何利用和开发网络科普资源。
关键词:科普资源;互联网平台;开发
伴隨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人们获取信息资源的方式越来越便捷,据统计我国网民已达6.5亿,其中手机网民5.6亿,微信平台人均阅读文章5.86篇,互联网已经成为了信息传播的主力军。科普工作已不满足于传统的途径和手段,开始充分借助微博、微信、网站、论坛等网络手段,让公众方便、快捷的参与科普。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网络科普资源的优势,进一步开发及完善网络科普资源,推动科普内容、活动、产品与网络资源的融合发展,提升科普的社会影响力,促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引领互联网环境下的新科普浪潮。
1 网络科普资源及其特点
1.1 科普资源
科普的本意是普及科学技术,也就是通过简单易懂的方式吸引人们积极参加各种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学习活动,在此过程中传播科学思想,使公众能够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提高公众的科学素质。在开展科普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利用到各种各样的科普资源,既包括科普设施,也包括科普产品。在这个过程中就要积极实现科普资源化,从而对科普资源进行有效的加工和转换,扩大科普活动的影响范围[1]。
1.2 网络科普资源的重要特点
网络科普资源,顾名思义即是适用于网络传播的科普资源,与传统的科普资源相比,具有更加鲜明的时代特点。
1.2.1 具有良好的实效性
网络时代,任何新的科技知识、科学方法都可以通过网络媒体第一时间传递到人们的手机、网络,其效率远高于广播、户外电视和报刊等传统媒体。特别是面对突发地震、火灾、水灾等灾害及公共安全事件,借助网络平台开展应急科普是最快速的途径。
1.2.2 具有很强的开放性
网络科普打破空间及地域的限制,带来了科普传播的“无国界性”,它最大程度的促进了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信息交流。公众能够通过基于网络的各种新媒介,随时随地获取信息。
1.2.3 具有较高的参与性
由于网络具有开放性,任何一个人只要有科普的欲求,都可以通过适当的形式和设备,根据其意愿将科普内容通过网络展示在公众的面前,科普从简单的被动接受走向主动发布。
1.2.4 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形式
与传统的科普资源相比,网络科普资源不仅具有丰富的内容,更具有多种形式,它不仅有涵盖不同语言、不同领域和不同学科的各类科普资源,而且能够通过声音、影视、图片、文字等不同的形式传播。
2 网络科普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要发挥网络科普资源的重要作用,就要加大对网络科普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力度。当前我国对网络科普资源的利用开发程度并不高,缺乏优质的资源、品牌性的网络科普平台。
2.1 进一步提高网络科普资源的时效性
与其他资源不同的是,科普资源对于信息的发布速度和时效性有着更高的要求。在信息传输的过程中如果使用传统媒介,往往需要经过制作周期,才能将信息呈现到用户面前。而通过网络技术能够实现数字信号的瞬间传递,达到即时阅读的效果。尤其是面对一些重大突发事件,网络科普能够及时的更新和发布相关的科学报导和权威解释,并且将科技知识的更新、突破和最新进展通过网络的方式传递给公众[3]。
2.2 不断提高科普网站的互动性
利用互联网的互动性的特点能够实现用户与网站的信息双向沟通。要充分激发公众参与科普活动的热情,就必须将用户的体验、参与和互动结合起来。网络科普仅仅向公众发布科普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吸引公众参与科普活动。互动性是网络科普的重要标准。可以借鉴中国科普博览、中国公众科技网、中国数字科技馆等国内知名科普网络平台发展的模式与经验,加强网络科普资源及平台的互动性建设。
2.3 积极整合网络科普资源
当前网络科普资源的传播途径广泛,水平质量参差不齐,应加大网络科普资源的整合,建立网络科普资源整合制度,促进网络科普联盟,发展网络科普事业。
一方面利于打造网络科普品牌,扩大网络科普的影响力,提高网络科普的权威性;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整合有效的提高网络科普资源的质量。
2.4 加大网络科普人才培养力度
优质的科普资源是网络科普发展的基础,高素质的科普人才是网络科普资源发展的关键。网络科普资源的发展需要加大网络科普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力度,就必须对网络科普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应积极搭建网络人才与科普创作者交流平台,建立网络科普培训制度,促进网络及科普创作的融合。
3 结语
网络科普资源具有传统科普资源无可比拟的优势,在提高全民的科学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各网络科普平台要不断提高自身对科普资源的利用与开发能力,扩大自身的影响范围,吸引公众的积极参与,促进网络科学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智强,陈庆新.广东数字科普资源建设及可持续发展的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2010(16).
[2]周荣庭,何登健,管华骥.参与式科普:一种全新的网络科普样式[J]. 科普研究,2011(01).
[3]陈大平.小论网络搜索引擎与智能代理技术[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0(02).
[4]李慧,骆团结.欧洲地质公园网络科普现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资源导刊,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