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淑敏
摘 要:聋哑教学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有着特殊的责任和使命。教师应把握聋哑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规律,探讨适合聋哑学生求知需求的语文教学实践,让聋哑学生真正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和价值,能够健康成长、学有所成、奉献社会,因此,培养好聋哑学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聋校;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语文教学是聋校最重要、最困难的科目之一。在聋校,部分聋哑学生即使初中毕业,语言组织能力、口语表达水平也只有普通小学低年级的水平,有的甚至还达不到这一程度,写出来的文章语句混乱,语序颠倒;口语表达词不达意,条理不清。搞好聋校语文教学是值得教师探讨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把握学生心理启发自觉性
聋哑学生由于其身体缺陷,自卑、孤独感强,极易产生焦虑、抑郁、嫉妒、保守等心理问题,表现出固执己见、任性冲动、感情用事,甚至走向极端、自暴自弃。
1.创造平等民主的教学环境。聋哑学生自尊心强,害怕回答问题,不擅长表达自己。宽松、和谐、富有吸引力的课堂氛围,会让学生学习更有效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知识基础,精心搞好课堂教学设计,注意观察学生的面部表情,对学生给予热情鼓励或甜蜜微笑,有效激活全体学生的思维,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引导聋生克服不良心理,以最佳的心境投入学习。
2.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恰当地处理教材知识点,创造性地利用成语、典故等学生乐于接收的形式传播知识,用互动交流等方式增强学生课堂关注度,让课堂成为学生的主场,使课堂教学成为一个更具挑战性、富有吸引力的教学情境。要放手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经验,去主动探索学习新知识,充分激发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性、主动性,并全身心地参与到学习当中。
3.采用奖励激励机制。得到肯定和夸奖对于激励聋哑学生参与课堂、搞好学习、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至关重要,要注重“赏识”教育,多鼓励,少批评,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满足聋哑学生被人赏识的精神需求,激发聋哑学生建立自信和勇气,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
二、抓牢教学重点全面灌输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关键在教师。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每位教师终身致力的追求。目前,部分教师的语文教学效益并不理想。究其原因,是深受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没有完全走出传统教学模式,“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普遍。因此,备好课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基础和保证。
1.抓住学生求知需求。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状态直接决定课堂效益,要始终把学生作为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找出聋哑学生共性的特点规律,抓牢全面知识的课堂讲授;找出聋生的个性特点,点对点地释疑解惑。根据聋生特殊的年龄结构和复杂的心理需要,因材施教,突出學生的知识需求,用精彩的课堂教学设计吸引学生,用灵活的教学形式引导和组织学生,达到课堂教学的预期效益。
2.科学掌控课堂教学。备课就是资源整合,把课程的主要知识点展示出来,把难点疑点归纳出来。首先,要走进教材,吃透教材,把语文教材编写意图学深悟透,把知识点进行加工提炼,用适合聋哑学生接受的表现形式展示出来。其次,要善于汲取先进的教学理念及教学形式,把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第三,要充分利用其他资源,运用动漫、视频及现代传媒等科技手段,丰富教学形式,提升教学效益。
三、拓展教学手段激励实践
聋哑学生由于自身认知能力的限制,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相对弱些,教师应把教材引向生活,把教学活动引向社会实践,促使聋生乐于探索多姿多彩的现实世界;将教材阅读引向广阔的课外阅读,促使聋生乐于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将对教材的解读引向对社会的广泛思考,进而引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与探索。
1.巧用情境设计。“情境教学法”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和手段之一,对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至关重要。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要根据学习内容及学生特点设计教学场景,利用实物道具演示、亲身感受等方式,让学生强化对事物的认知,巩固语文的知识点,激发求知欲和想象力,感悟课文中的情境,使之更深刻地理解课文,掌握知识。
2.拓展社会实践。语文教学最根本的就是提升学生对世界的认知能力,社会实践是最生动的课堂,要积极引导聋哑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提升自我表现意识,把课堂知识认知与人际交往结合起来,大胆展示自身,不断提高聋哑学生了解社会、处理社会问题的能力。
聋哑学校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不断探索、勇于创新、努力实践的过程。只有以学生为基础,以课堂为主体,用活激励这一途径,才能使课堂内外相辅相成、形成合力,不断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效益。
参考文献:
[1]陈旭远.新课程新理念[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陆志平.语文课程新探[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陈军.新课程背景下聋校语文教学[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
[4]陈军.新课程背景下聋校语文教学[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
[5]韩立福.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