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晶波
苏霍姆林斯基说:“爱学生就要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性格、爱好、家庭,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在我所任教的八年七班,有一名文静的女孩叫满可欣。从七年级入学到上学期期末,她始终是认真学习、刻苦努力,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可是,这学期初她学习的积极性突然下降了许多,作业也没有以前认真了。原以为是刚上八年级孩子不太适应,过一段时间就会好的。所以只是在作业本上和她交流,告诉她错题的分析方法。但是期中考试,让我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原本每次数学成绩都是110分左右的满可欣,这次只打了95分。考试后的一个中午我和她进行了一次长谈,我问她最近学习怎么了?她说,学习没意思,生活也没意思,什么都没意思。原来孩子对学习甚至是生活失去了兴趣。我知道形成这种状况不是一天的事,转变这种状况也不是一天的事。后来,我通过和她的班主任王老师沟通了解到孩子的家境不是很好,她妈妈一个人带她很不容易,爸爸酗酒成瘾从来不管她。我想我们虽然改变不了她的家境,但是我们可以在学校为她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于是我找到了她们班一个活泼开朗,充满自信的女孩王思雯,和她讲了满可欣的情况,她很愿意帮助满可欣。这些天的数学课上,我努力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环节,将一些有趣的问题留给她,让她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这期间班主任王老师也做了许多工作,在心理上对她进行辅导。一天午间休息的时候,我看到满可欣和王思雯一起散步、聊天,看到了满可欣脸上久违的笑容。我想不久的将来,我一定会看到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的满可欣。
爱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容易,爱一个不爱学习、不爱沟通的后进生,真的有些难。八年八班有一个叫刘广洲的男孩子,七年级的时候不爱学习,上课老是溜号,不爱回答问题,做作业也不认真。每次和他交流,他都一言不发,问他话时,他只会摇头。那时候的他,真的让我很头疼。后來了解到,刘广洲也是单亲家庭,由妈妈一个人带他,也许是家庭变故的原因,形成了比较孤僻的性格。要想改变他的这种性格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于是课上我经常将一些简单、有趣的问题留给他,让他对学习产生信心和兴趣。课下我经常和他谈心,给他讲不会的数学题。一个学期过去了,没有什么明显的效果。七年级下学期为了帮助他,班主任任娜老师将他的妈妈请到学校听课。这段时间的数学课上,每次刘广洲回答对一个问题,我都会表扬他、鼓励他。课下有时间就和他还有他的妈妈交流学习数学的方法。又一个学期过去了,和他交流时,他不只是摇头了,他也会简短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了。八年级开学了,刘广洲有了很大的改变,数学课上我看到了他高高举起的右手,看到了他灿烂的笑容,还有他认真完成的作业。那一刻,我很开心,我知道,他对待生活、对待学习的态度改变了。
经过这两次事件之后,我有了一个新的认识,那就是:爱与责任是学生与老师之间心灵沟通的桥梁,是教学关系互动、和谐的保障。人的真诚是可以相互感受的,教师的真诚也是如此。只要在教学活动中,尊重信任学生、关心学生,无论成绩好坏,多与学生们交流,多给学生们帮助,必然能够创造出一个和谐、向上的互动教学氛围,必然能够让他们走出自我评价的误区,更加自信地面对学习、面对生活。
(作者单位:长春市第三十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