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金亮
【摘要】随着全球一体化,化学专业英语在理工科高校的重要性与日俱增。然而,该课程在地方性高等学校的实际教学成果并不理想。本文结合作者在地方性高校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现状深入分析,探讨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
【关键词】化学专业英语 教学改革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全球化一体化,使得科技、信息的快速交换以及人才流动性与日俱增。英语教育,特别是专业英语的学习和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化学作为一门现代科学,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当今生活各领域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化学工业的发展,然而也面临着巨大的环境保护压力。这也正是目前国内各高校的化学专业英语教学正大力开展的动力。
化学专业英语课程旨在培养学生阅读英文科技文献获取专业知识、使用英语撰写科技论文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然而,各高校的教学成果差异显著,特别是地方性高等院校,化学专业英语的实际教学情况远没有达到上述目标。因此,了解化学专业英语教学现状,探讨化学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就显得格外重要。
一、化学专业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多数高校,特别是地方性高校,尽管将化学专业英语作为一门必修课,但课时较少,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方法陈旧、师资力量不足、教材选用不当、学生重视不足等问题。在化学专业教学主要采取普通英语“词汇+翻译+阅读”教学模式,少有涉及学生了解化学专业的国际前沿,也无法提升学生专业素质和语言综合技能。这种教学模式未能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因此,化学专业英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化学专业英语课程特点
化学专业英语具有词汇量大,专业性强,专业术语多、公式化表达、大量使用被动语态、非限定动词及条件句、长句,与生活联系较少等特点。科技英语着重讲述客观现象和科学真理,要求表达客观、内容确切、行文简洁。与日常用语及文学语言相比,专业英语句型较长,结构严密紧凑。专业英语不同于大学英语课程,也不同于专业课程,而是二者的有机结合。
三、化学专业英语课程面临的问题
基于上述专业英语的课程特点,不同高校在化学专业英语教学中也面临着各种困难。总的来说,这些困难由下面几个方面因素造成:
1.化学专业英语精品教材少。教材的广泛性和丰富性对教学内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特别是目前国内高校的课堂教学仍然以“依教材而教学”的模式为主,对教材的要求更高。目前出版的化学专业英语教材中,大多教材以大篇幅的文章和词汇为主,虽然文章涉及化学有关的各个方向,但是很难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符合教学需要的精品教材有限,可选择性相对较小。
2.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化学专业英语的教学面向的是高年级的化学专业本科生,一般安排在大学三年级下进行,由于忙于求职就业和研究生考试,相当一部分学生忽视了对本专业课程的学习,专业英语也不例外。
3.教师化学专业英语水平良莠不一。部分教师自身专业英语水平不高,只会按本宣科,上课离不开教材,更倾向于传统的阅读+翻译的授课方法,内容枯燥无味。化学专业英语教师一般是先教词汇再读课文,最后翻译,通常一节课教师从头讲到尾,课堂组织形式单调,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方法的老化,教师讲得无趣,学生听得乏味,学生只能成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教学效果不佳。
四、解决方法
1.丰富教学内容,以教材为主,以视听材料为辅。合适的教材应当适应大多数学生英语基础、难度适宜、基本涵盖化学二级学科基础知识,并不断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意见及时加以改进。内容应包含无机、有机、分析、物化等化学主学科中基础知识介绍。
视听教材为辅是必不可少的。视听教材的选择可利用国外公开课为资源,例如麻省理工的公开课(MIT open courses),选择化学类相关的课程,讲解部分英文教学的视频。另外还可以通过让学生观看科技公司在推广自己品牌时制作的化学科技给生活带来的极大改变的英文视频,例如全球芯片生产商Global Foundries AMD制作的“From sand to chip”此类高科技科普视频,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提升教师自身化学专业英语水平。由于化学专业英语的教学目的不仅仅要求学生掌握化学元素、常见无机物和有机物的英文命名,掌握构词规律,了解文献中的常用句式,掌握翻译技巧,正确理解教科书中文章的含义,还需要了解化学化工领域的前沿动态以及国外化学教育的发展现状,以及将自己的发明创造和教学体会用英语表达出来参与国际交流。因此,这就使得对教师的专业英语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化学专业英语教师除了需要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知识外,还需扩展在化学前沿的眼界,通过观看国外化学专业的实际教学视频,来提高自身的专业英文素养。经常性的阅读美国化学会、英国皇家化学会等网站的优秀的相关性英文文献,且对相关文献文章题目、摘要、关键词等做总结,用于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李月生,夏祥翔.广东化工,2007,34(10),119-123.
[2]席艳君,刘泳俊.广东化工,2009,36(191),88-89.
[3]张文广.内蒙古石油化工,2013,5,91-93.
[4]韩萍,朱万忠,魏红.外语界,2003,2,2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