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檬
摘 要:事业单位是国家基本机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新时期中,我国事业单位的改革正在逐步加快进行,并且针对事业单位工作范畴内的成本核算工作,以及成本控制和管理方式,提出来若干规定。面向我国的事业单位管理体系中,成本预算与实际支出往往会出现较大的出入,这不仅会使成本信息核算失真,也会使财政资金浪费严重,所以必须建立严格的成本预算管理体系,强化资本核算以及成本管理控制的工作,是提升事业单位资本收益和管理的重要途径。文章通过对当前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和隐患进行分析,就加强我国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管理与控制提出了具体措施。
关键词:成本核算管理;控制;事业单位
中图分类号:F8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27-0027-02
1 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其运营成本的管理与控制主要采用预算会计制度,其成本控制的内容涵盖了事业支出、成本费用、经营支出和各种税金等,而资金来源主要是由政府拨款补助的形式发放,并由国家财政部门进行平衡预算。所以,对于加强我国事业单位成本管理与控制来说其意义非常重大,降低事业成本是保障我国政府改革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养成事业单位良好的工作作风与风气,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是提高我国事业单位成果质量和事业规模效益的动力。因此,目前事业单位进行成本管理的首要任务就是抛弃已经养成的落后的财务管控理念,承担起更多的责任与义务,协调好财政支出的每一步,建立良好的成本控制体系,为我国事业单位的整体改革与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2 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1 事业单位会计的基本概念
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主体是经济业务,准确的记录和监管事业单位的常规资本使用,并且进行行之有效的专业职能。事业单位会计不以营利为目的,不计量和分配利润;没有明确的所有者权益,不得出资者分配剩余资资产;不进行完全成本核算,具有较强的社会性。
2.2 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的概念
事业单位成本核算是指事业单位在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活动过程中所消耗的有形劳动和无形劳动的价值总和。事业单位要根据成本核算对象,按规定的成本项目,通过一系列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从而计算出实际总成本和实际单位成本。事业单位可以对成本的核算细分到部门,通过对各职能部门成本的核算进行资金管理,计算出直接和间接费用。
3 提升事业单位成本预算管理和控制的意义
事业单位提高工作效率、整合财政资金利用率的首要问题就是建立健全完善的成本核算管理和控制体系。成本核算在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功能性,完善成本监管工作需要以良好的成本核算为前提,强化监督和管理事业单位的财务核算工作,才能保证有效的减少事业单位对资本的浪费,节约成本。成本控制,也是提升我国整体经济实力的有效手段,能够促进和推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更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大体系中的关键环节。
事业单位是一个广泛的概念,既有公益部门也有非公益部门。其囊括了基础教育、公共卫生防疫、基础科研、文化事业等为公益部门,高等教育、广播电视传媒、医疗保健等为非公益部门。从这个角度来说,事业单位进行成本管理与控制既是对国家资金的负责,更是对全社会的发展负责。
第一,事业单位不论以什么样的性质出现,都是作为一个特殊性质的实体经济形式的主体,在运行过程中耗费的一系列费用都会得到相应的补偿,这样其在市场经济中才能真正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第二,加强事业单位的成本管控能使事业单位的管理体系更加合理化、科学化。市场经济体制已经使我国的事业单位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实践证明只有进行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模式才能准确把握事业单位的前进方向,才能促使事业单位获得更加长远的发展道路。通过对各个部门和各个项目进行成本核算管理与控制,进一步获得准确的数据和成本效益分析,能为我党的决策者提供科学可靠的数据,最终实现成本最小化、利益最大化的最优效益模式。
第三,通过成本管控能大大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使事业单位的社会公共服务质量通过经济效益的量化,重新进行整合与评估分配,激励员工以更加饱满热情的投入到工作中去,为社会发展尽最大的努力。
4 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管理和控制存在的问题
4.1 成本管理观念落后
我国进行传统经济发展的转变,还不足以实现事业单位的成本全面监管,计划经济改革形成的市场经济,需要由事业单位成本管理的基础来支持。侧重于成本事后管理的态度,导致事业单位的成本预算以及监管工作存在缺失。单单观察到日常的经济审核,而忽视了成本运营前的分析和预测、计算以及事中的趋势管理、事后的整体研究分析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合理科学的管理方案。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面对发展带给事业单位的巨大压力,成本核算的工作方式已经逐步向企业管理的方式转变。基于此,事业单位要更加注重投入与产出比的衡量与分析,正确对待支出与效益的比例关系。
4.2 对于成本核算管理意识疏忽
长期以来,事业单位的资金经费获取形式都是由中央财政统一供给,这就造成很多地区的事业单位不计成效,使经费运动低效运行,致使“三公消费”现象普遍严重。并且,奖惩和激励机制方面也没有足够的重视,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缺乏成本管理的意识,对待成本预算没有先见性,导致后续管理不到位,所以产生了很多漏洞。这种局面的形成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事业单位内部人员没有形成良好的管理意识,认为财政拨款能够足以保证单位经费的使用,不需要同企业一样有激烈的市场竞争,因此就不需要进行系统的成本核算,对待成本控制的观念也很淡漠,对待成本与效益的作用关系没有控制意识,致使危机意识浅薄,若发生财政空虚、赤字时不能很好的应对。
4.3 成本管理与控制的方法落后
在事业单位的成本管理控制中,财务部门在统计和控制企业内部经济流动时往往会按照传统老旧的办事形式,进而发生了很多困境。比如在开展成本管理阶段时,由于事业单位对成本管理与控制的不重视,没有专业人员对整体和局部的项目开展进行专业系统的指导、跟踪与统计,进而造成项目预算账目不清、颠三倒四;还有事业单位的负责成本管理的一些工作人员的岗位相对来说比较固定,人员的变动频率较少,不论在成本、费用计算,还是经济统计、行政制度更新和法律法规的更新方面,都会有一定的局限性,个人主导性过于强烈,造成工作效率不高,也会在无形中丧失了成本管理体系的参考价值。
4.4 事业单位内部无关开支层出不穷
一旦事业单位在管理过程中没有办法对本单位的管理手法的真实性和实效性进行相应提升时,导致的不良后果就是成本无端、失控增长。当管理人员无法正常把控事业单位的进出帐事项时,会在某些程度上导致经济交接丧失其原本的意义,令事业单位在进行项目运行时需要支出的项目经费在某些程度上的增加,导致与服务项目无关的开支层出不穷,并且也使得事业单位不能很准确的衡量机构内部的经济支出与国家政策安排的财务补贴能否形成良好的分配。
5 加强事业单位成本预算管理与控制的具体措施
5.1 严格规范成本核对方式,提高预算目标的灵活性
对事业单位的经济方面进行重新规划,其经济活动无论是不具备公益性质还是具备公益性质,都有相当的的社会效益,并且其社会效益也是作为衡量效能的标准。因此,在日常的成本规划统筹中,要把经济费用与经济价值进行均衡对比分析,并在考核事业单位业绩的同时,要进行适当程度的思维转变,把重点从经济效率中转移,学会挖掘单位内部自身业务的潜在优势,通过多种合理方式与途径增加收入、节约开支,进而建立一套更具有实用性、适用性的成本管理与控制机制。
5.2 加强事业单位预算执行过程的管理
事业单位的预算内容主要包括了收入与支出的预算和征收计划的预算,通常情况下,事业单位负责财务管理的工作人员都应在年初已经确定为其一年的各个项目的预算和方案明细,并在年度执行过程中严格按照预算方案控制各项支出,对政府的采购项目进行多角度审查与监督并制成一份调研、评估、测算一体的报告。事业单位进行执行预算的同时,要保证相关的预算管理手段能够符合当下管理的需要,进而保证整个预算体系能够更好地为公司进行服务。
5.3 打破传统的成本管理手段,增强人员的跟踪培训
在依法、合理又有效的建设成本管理体系的衡量标准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作为一个整体应该大大发挥创新精神,打破常规陈旧的成本管理模式,不盲目跟从适应过去发展模式的成本管控制度,要积极学习适应当前经济发展形势,实现法制化、规范化、真实化的考核进程,从而加强事业单位内部审计、财税两大部门的相互监督。与此同时,对财务成本管控的工作人员要进行定期培训,不断更新相关专业人员的法律条文概念,并对其实行内部、外部双向监督,实行成本管控能也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使事业单位的社会公共服务质量通过经济效益的量化,重新进行整合与评估分配,激励员工更加饱满热情的投入到工作中去,不仅能有效、严格的核查单位内部的成本管控是否规范,更能激励业绩的提升,提高成本管理体制的整体效益。
6 结 语
综上所述,加强我国事业单位成本管理与控制的意义来说非常重大。降低事业成本是保障我国政府改革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养成事业单位良好的工作作风与风气,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是提高我国事业单位成果质量和事业规模效益的动力。首要任务就是抛弃已经养成的落后的财务管控理念,承担起更多的责任与义务,协调好财政支出的每一步,建立良好的成本控制体系,为我国事业单位的整体改革与发展奠定基础,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和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陈林颖.浅谈如何加强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管理与控制[J].内蒙古统计,2013,(2).
[2] 水秀仙.浅谈如何加强企业成本核算管理[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4, (12).
[3] 潘新梅.如何不断加强事业单位成本管理与控制[J].中国集体经济,2015,(13).
[4] 武鸿博.浅谈在新《科学事业单位财务制度》下科学事业单位的成本费用管理[J].会计师,20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