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爽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通过特定的印象结构实现思想和感情表现与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的历史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音乐作为反映现实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尽管创作手法不同,形式风格各异,题材体裁有别,但每首作品都具有不同程度的现实意义和感情色彩,特别是中小学音乐教材的曲目选定,更有其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由此可见,音乐教学本身就需要德育的有机渗透。音乐教学中德育主要由以下几方面组成,首先是以爱国主义教育,其次,音乐教材中还教育小学生爱家乡、爱自然、爱学习、爱劳动、爱科学,树立远大理想,继承革命传统,尊敬师长,互相友爱等,所有这些德育内容都是从多种角度帮助小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
一、充满灵性的艺术,启迪小学生的美好心灵
小学音乐课本中的歌曲旋律优美,歌词生动活泼,演唱风格多样,音乐形象鲜明,深受小学生的喜爱。不少歌曲中大多含有教育他们爱家乡、爱自然、爱学习、爱劳动、爱科学,树立远大理想、继承革命传统,尊敬师长、互相友爱等丰富多彩的内容。因此,把德育渗透融入到音乐课堂教学中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音乐课的基础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小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例如:学习歌曲《小渔篓》时,歌曲较好地表现了生活在海边的孩子们,在赶海劳动中与形影不离的小渔篓建立了感情,他们喜爱小渔篓,歌唱小渔篓,在歌唱中抒发了他们热爱劳动、热爱大自然的愉快心情,也反映了他们对劳动的乐观态度。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二、充分的体验、创造活動让小学生享受音乐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音乐教学应该是辅导员和队员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在教学中,要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根据音乐艺术的审美表现特征,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通过音乐学习,使小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例如:通过聆听和演唱歌曲《两只老虎》、《猫虎歌》时,使学生感受到音乐所描绘的动物的形象,并教育小学生要爱护人类的朋友——动物,从而提高了他们保护动物的的意识。
三、丰富的音乐活动,让小学生全身心的投入
音乐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引导小学生走进音乐,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他们通过学习中国民族音乐,将会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华夏民族音乐传播所产生的强大凝聚力,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欣赏教学不但是放音乐让小学生听,而是要在辅导员的引导下,启发小学生的求知欲。辅导员应紧紧抓住旋律,节奏、音色、拍子、曲式、和声等要素,所描绘出的形象,引导小学生们进入歌(乐)曲意境,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美妙的音乐世界里。例如:在欣赏莱奥伯特.莫扎特的管弦乐《玩具交响曲》时,首先我让他们完整地聆听第一乐章,引导他们体会乐曲的活泼、有趣、快乐的音乐情绪。然后复听乐曲,试着让小学生说出音乐中有哪些特殊的声音,在听到乐曲中模仿鸟儿的叫声时,用手势表示出来。最后我让他们听着音乐做自己喜欢的动作,表演或模仿敲击某种乐器。
德育教育要注重日常养成,从点滴抓起,培养小学生尊老敬师、遵守纪律、举止文明的良好习惯。学科教学要结合教材实际,灵活采用多种方法,将德育内容有机地渗透在教学中。课堂小结要面向全体学生,鼓励他们发扬优点,克服缺点,通过这些使小学生逐步养成坚韧的意志和优良的品德。在设计教学环节时,不追求形式生硬的说教,要见缝插针地联系实际,使德育渗透在教学的全过程。
德育教育以音乐为载体,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辐射校内外活动。通过一定的艺术手段,培养小学生的能力,发展他们的个性,让他们在学习,欣赏和创造的过程中,性格、思想、情操及意志、审美能力等诸方面都受到艺术作品的感染和熏陶。从而达到修德、气质、审美的综合功效。
音乐教育的本质是审美教育,离开了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将是无源之水。美的感染必须通过自身的体验才能获得,因此,音乐审美教育不仅要完整地体现在音乐教科书中,体现在音乐教师的教育观念中,更要体现在音乐教育的活动中,体现在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为此,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小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他们,进而使他们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必要的音乐审美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教学中,我们要积极引导他们对音乐要素、表现手段作出整体的反应,积极引导小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内涵,积极引导他们感受、体验、鉴赏音乐的美,使小学生不仅现在受益,而且终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