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欢 梁辉
导读: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深化服务业改革开放,落实财税、土地、价格等支持政策以及带薪休假等制度。”这已是“带薪休假”连续两年进入政府工作报告。7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推动带薪休假制度的落实。再加上4月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今年内,官方已多次公开强调将落实带薪休假。自1995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明确规定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以来,这项制度在保障劳动者休息权,维护劳动者身心健康,实现劳动者全面发展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调查显示,目前带薪休假的落实率仅有50%。落实较好的主要集中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大型国有企业、外资企业,而一些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落实起来相对较差。如何让带薪休假这一“长跑”了20年的制度从“部分人的福利”变为“大众的权利”,不仅是各级政府部门责无旁贷的工作任务,也是包括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内的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的方向。
转眼又到九月,辛苦劳作了大半年,是否趁现在把攒在手里的年休假休完,和家人一起到旅游景点放松休闲?如果工作太忙,人手不够,领导不批假怎么办?年休假是说作废就作废,还是会有经济上的补偿?很多上班族都在为年休假的问题感到纠结。7月24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就广西职工带薪休假制度的制定、推进落实情况、督促检查情况进行了通报,并对职工依法维权的途径作了介绍。
制度护航,带薪休假“长跑”20年
“单位是实行双休还是单休?每年都有带薪年休假吗?”今年7月刚从四川某高校毕业的陆同学在应聘南宁某私企的财务岗位时,直接向面试她的HR提出了自己关心的休假问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求职者开始关心自己的休假权问题,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也以带薪休假的承诺引人、留人。陆同学表示,带薪休假是法律规定的劳动者的基本权利,也是她择业时必定考虑的因素,所幸应聘的单位有一套完整的休假制度,她感到很满意。
事實上,带薪休假制度在我国已经“长跑”了20年。早在1995年1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45条就明确规定: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之后,国家和地方又相应地出台了各种实施条例和细则来保障这项制度的落实。2007年12月7日,国务院第198次常务会议通过《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规定,自2008年1月1日起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都要享受带薪年休假(简称年休假)。其中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此外,《条例》对不享受当年年休假的人员对象、年休假的统筹安排、对应休未休职工按应休假天数给予年休假工资报酬等进行了规定。对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又不依照规定给予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情形,也明确了惩处措施。2008年2月15日,原人事部审议通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人事部令第9号),2008年9月18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审议通过《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令第1号),分别对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工作人员年休假的权利进行了明确规定。至此,我国劳动者享受带薪年休假的权利形成了宪法、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四位一体”的法律保障格局。
应休不休,看上去很美的“纸上福利”?
带薪休假制度实施20年来,在保障劳动者休息权,维护劳动者身心健康,实现劳动者全面发展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部分用人单位法治意识淡薄、落实措施不完善,劳动者维权意识不强,行政督查力量不足等因素的影响,休假制度执行不到位或未休假的现象仍然存在,带薪休假对部分劳动者而言还只是看上去很美的“纸上福利”。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调查显示,目前带薪休假的落实率仅有50%。落实较好的主要集中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大型国有企业、外资企业,而一些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落实起来相对较差。由此带来的劳资纠纷也呈上升趋势。
在南宁某金融行业企业风险控制岗位工作的韦先生告诉记者,他从2004年参加工作到现在,从没有完整地享受过带薪年休假。一是工作太忙,没人顶班;二是公司经常不批假;三是自己也没这个意识。他无奈地表示,有的年份一年忙到头,想起来休假的时候已经是年底,工作量这么大,能保证双休、法定节假日就不错了。
在广州某国企工作的李女士说起自己申请年休假的坎坷经历也是倍感心酸:“每次申请年休假都战战兢兢,领导是个‘工作狂,想申请年休假又怕领导认为自己工作态度不端。有时候硬着头皮去请假,还常常一两个月都得不到批复。有一次计划去外地旅行,机票都定好了,团费也交了,年休假申请却迟迟批不下来,急得我都快哭了。”
记者从广西职工带薪年休假新闻发布会了解到,虽然广西在推进带薪年休假落实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休假制度执行不到位或未休假的现象仍然存在。主要原因是部分机关事业单位年休假安排和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有些单位或部门因人员少、工作任务量大而无法安排休假,应休未休年休假的工资补偿机制也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在企业生产一线的职工,由于实行计件工资制或者绩效考核,为了完成或超额完成计件额度,许多职工不得不放弃年休假;由于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许多企业基于成本控制的考虑,极力压缩人工费用支出,对年休假政策的执行力也随之减弱。此外,部分企业职工维权意识不强,或者对年休假的相关法规和政策不了解,或者由于担心被解雇、影响晋升而不敢或不愿向单位主张自己的休假权利。
政府“出招”,带薪休假执行力度大幅提高
“以前领导不休假,我们也都不好意思提。现在好了,领导带头休假,也带动我们轮流休假,而且在集中休假期间原则上不安排重大活动和会议,我们可以安心地休个不打折扣的年休假。”桂林市某单位的公务员王女士说。有假不能休、不敢休局面被打破,得益于2013年7月下发的《自治区党委办公厅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安排机关干部年休假有关事项的通知》(厅函〔2013〕35号),通知强调从2013年起,每年暑期安排全区机关干部相对集中休假,时间为每年8月1日至20日分两批集中进行。通知还强调各地各部门要统筹兼顾,在安排干部休假时,要妥善安排好工作,切实加强值班,保持通讯畅通,确保各项工作正常有序运转。由于工作原因无法在集中轮休期间安排年休假的,可在本年度内其他时间安排休假。领导干部带头休假带动了其他干部职工休假,使广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休假工作又得到进一步落实。
在企业落实带薪休假方面,广西各级人社部门、国资委、工会等组织抓好企业职工年休假的制度性落实,比如督促企业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集体合同》时,把职工年休假制度的相关内容明确约定在合同中,以合同的形式明确职工年休假的权利,并监督企业执行到位,以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自治区国资委所监管企业通过制定《职工劳动纪律管理办法》《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实施细则》等相关规定,明确职工享有带薪年休假的条件及標准,规范职工休假期间的待遇。
在党委政府的力推下,广西的机关企业单位执行带薪休假的力度大幅提高。据不完全统计,广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享受年休假全休的人数逐年大幅增加,2011年约为34.9万人,占当年享有休假权利工作人员总人数的50%;2014年约为68.1万人,占当年享有休假权利总人数的82.5%。企业方面,区内国有企业以及管理规范的各类民营企业基本落实年休假制度。据自治区国资委2014年对所监管的41户企业、19.9万职工进行的抽样统计显示,实际完成年休假职工约占总人数的68%。2014年,自治区总工会也对3600名企业员工开展类似问卷调查,有2536人依法享受了年休假,占调查人数的70%。
政策落地,须让带薪休假成为全社会的“法治自觉”
记者从广西职工带薪年休假新闻发布会获悉,下一步,广西将在全区机关事业单位建立年休假计划制度和执行情况报告制度。全区统一要求将上一年度落实年休假情况和本年度年休假计划及时报同级人社部门,力争应休尽休。同时加快机关事业单位年休假应休未休工资报酬落实到位。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中关于完善并落实年休假等规定,规范企业实行特殊工时制度的管理,督促企业依法安排职工休息休假的相关要求,指导企业制定实施科学合理的劳动定额定员标准,抓好职工年休假工作的指导和落实。
带薪休假是法律赋予劳动者的权利,国家提出到2020年带薪年休假制度要得到基本落实,这是对整个社会保障劳动者休息权的一次重大考验。推动政策落地,使劳动者的休假权利实至名归,除需要政府部门做好“规定动作”外,更需要包括用人单位、劳动者等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只有当带薪休假的观念深入人心,成为全社会的“法治自觉”,这项制度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有关负责人表示,部分企业法治意识不强,不积极落实带薪年休假,职工却由于权利意识不强或考虑个人发展不愿出头等原因,放弃自身权力的维护。另外,受长期以来存在的忽视个人权利,只有工作任劳任怨、长期加班加点才是优秀员工的观念影响,很多人忽略了个人休假权。对此,劳动监察部门将加大主动查处力度,同时呼吁劳动者主动维权。
各类媒体应积极配合政府部门做好职工年休假相关法规政策的宣传,适时曝光侵权案件和查办情况;有关行政部门要组织专家结合典型案例进行剖析和政策解读,并及时进行专题报道;人社部门和工会要公布维权联系方式,畅通劳动者举报投诉渠道。要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知法、守法、用法的氛围,使更多的企业经营者增强守法经营的法律意识,主动执行相关法规;不断增强劳动者依法维护自己权益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