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白

2015-05-30 18:24石头
私人飞机 2015年9期
关键词:名表欧米茄劳力士

石头

百年历史、贵金属材质、复杂机芯,如上这些已成为顶级名表的标配。但是,我们真的了解自己腕上所佩么?不如换一个角度,从它的发源地开始一探究竟。名表,不是贵重的金属装配几个复杂的模块就草草了事的。至少,它没那么肤浅。当然,我不会给你从那次新教革命开始讲起……

究竟是何原因使劳力士成为全球最知名的品牌?它在商业和工业上的成功给人们带来很多疑问。真的很难弄明劳力士何以取得如此成就,现代劳力士已全面停产复杂功能表,上世纪中期擅用的珐琅盘也不见踪影,唯独可从古董市场上寻得几枚“宝石面”聊以自慰。劳力士,名表中最少应用“手工工艺”的品牌,却以无招胜有招地霸占着高级腕表市场。

始终与公众的视线若即若离,隐匿在一张神秘的面纱之后。至少,那庄严而神秘的日内瓦表厂没对几个人“真正”开放过,表厂对造访者也维持着劳力士那种“简单、粗暴”——他们不会为你诠释工序和打磨,只会笼统地告诉你某零件将用于男表、女表或计时。

诸多权威的数据也是资深藏家多年心血一点点攒出来的,因为劳力士从未颁相关数据。这一做法与市场营销的圣条背道而驰,但劳力士却以其产品的技术质量坚定地向世人彰显着成就:它是最为上乘的腕表,因此也最富盛名。如果此刻我告诉你,久负盛名的劳力士其实从来没有自家厂房生产的机芯,你怎么看?

技术优势是否能够诠释劳力士的成功?抛开公司的营销策略,自一战以来,一系列事实就足以为劳力士产品的技术质量证明。从1888年至1952年间,劳力士获得总计164项专利,成为瑞士制表企业中 最为重要的专利所有者之一。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劳力士将重点关注于产品创新以及提高腕表精确度和使用寿命上:自动机芯摆陀以及蚝式防水表壳设计便是劳力士最为重要的两项创新,至今都是劳力士腕表的标志。品牌一直以来与瑞士比尔Aegler机芯厂合作紧密——这家公司不仅聚焦小巧的机芯,还专精于马仔擒纵。只有25~30mm机芯完美适合于劳力士在大英帝国贩卖腕表,因此为双方长达一个世纪的商业合作关系做足了积淀。最终,Aegler/Borer家族决定于2004年将公司“托付”给日内瓦劳力士,这段百年姻缘以完美告终。但技术质量的优秀并不足以奠定其全球知名腕表的品牌地位,上世纪50年代劳力士跟浪琴价格相差无几。由此可见,并非由于1926年,梅赛德斯 格蕾妮佩戴劳力士防水表徒手游过英吉利海峡的做法而令品牌价值水涨船高。劳力士还是工薪阶层的水平。

在通往全球最知名腕表品牌的发展道路上,劳力士专注于制造顶级精密时计。相比众多其他在20世纪上半叶制造同类高质量机械腕表的公司在经历了上世纪30年代的发展战略后,展开低价产品策略并大举收购众多陷入窘境的家族企业的做法,劳力士却始终坚定着其灯塔般的领航地位。劳力士最具创新的营销策略在于其独具慧眼的将自己定位为“大众(可负担得起的)奢侈品”制造商——若用管理层的语言来表达,则是“新贵奢侈品”。这一战略的确立使劳力士在上世纪80年代成为了时尚和奢侈品行业中广受欢迎的品牌。这一战略不再指向那寥若星辰般屈指可数的社会精英阶层,它将目标锁定在于二战后期迅速广泛崛起的城市中上层群体。劳力士作为一种身份的象征被他们纳入囊中。通过在广泛的社会群体中将品牌树立成社会进步的象征,上世纪60年代后劳力士成功奠定了世界顶级腕表品牌的地位,并成为欧米茄和真力时(不要小看真力时,它可是上世纪80年代最炙手可热的四大名表)的强劲对手。

由于至上世纪70年代,美国始终被视为凯歌高奏的资本主义和个人主义自我实现的天堂,因此对于其在劳力士形象转换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并不足为奇。伴随着大众奢侈品的这一定位,新的广告战略为这一品牌树立了新的形象——推崇个人成就(当然,港片儿中黑大佬戴劳力士算不上“个人成就”)。劳力士致力于成为一款为全球大众所佩戴的腕表。劳力士早期对于精密时计市场的定位使公司得以逐步培养起一套能够实现批量生产此类产品的生产体系。与众不同的劳力士在舍弃了竞争对手通常所采用的多样化生产方式后,以合理、有效的生产方式获得了巨大成功。至80年代末,劳力士已经成为了除日本精工外唯一一家能够批量生产高品质腕表的公司。在此过程中尤其值得称道的便是其在管理上所保持的高度连贯性:在该品牌成立的第一个百年中,在同时期的60年代至80年代,其主要的竞争对手都在不断经历着组织架构变化的困扰。

根据瑞士官方天文台检测机构COSC的统计,劳力士这一市场策略选择的远见卓识可见一斑,使其在与老对手欧米茄的竞争中更胜一筹。我们发现,60年代劳力士与欧米茄的走势非常类似。这说明二者的高质量产品都在以同等速度增长;在这期间,由二者生产的天文台认证机芯占COSC认证总量的84.6%。但是,70年代,这一趋势却发生了突然变化:欧米茄几乎完全从统计数据中消声匿迹,而劳力士的增长势头却保持不变。而且,这一趋势还在80年代不断强化,以至于1980年天文台认证的机芯中81.3%来自劳力士,而90年代这一数字更攀升至93.9%。当瑞士制表业陷入危机,在廉价石英腕表与高品质腕表之间来回徘徊时,劳力士却始终坚定地贯彻着其奢侈腕表批量化生产的战略。

正是劳力士所采取的这一战略使其成功抵抗了1975~1985年的10年寒冬。这个寒冬是每一位钟表人不能释怀的坎儿,那年要不是天梭收购了欧米茄的股份,令其稳中求胜,欧米茄就沦为地摊儿货;若不是卡地亚集团全球整合,现在你会看到充斥着日本劣质机芯但披着卡地亚外衣的款式……如果说这场制表业的危机成就了劳力士的强大,那么上世纪90年代至世纪末以奢侈品生产为导向的瑞士制表业的新发明也给许多其他品牌带来了新的生机。劳力士通过升级,迅速对行业内的新动向进行了调整,并收购了一批重要供应商;此外,劳力士还浓缩了其生产基地的数量。

尽管如此,劳力士的大众奢侈品定位并非代表独一无二。所有的一切都表明,它将在未来几十年中面临与其老对手欧米茄(斯沃琪集团)和卡地亚(历峰集团)的角逐。

猜你喜欢
名表欧米茄劳力士
劳力士的标志性设计:凸出来的“泡泡眼”
从奇迹中走来
新年假期巴黎名表失窃激增
与埃迪·雷德梅尼 相约欧米茄星球
为什么绝大多数世界名表
欧米茄:用匠心刻画时光
2016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陪名表
喧嚣作罢,不如静赏
欧米茄为里约奥运特别打造专属会所
劳力士2015巴展新品展览闪耀东方之珠上海外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