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红 李玲
摘 要:近年来,特殊群体大学生成为学生工作的重点对象。该群体面临的问题类型、性质呈日益复杂的趋势。本文主要探究如何界定特殊群体大学生,以及如何从大学生中甄别出“特殊群体大学生”,并采取有效的教育管理对策,促进特殊群体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关键词:特殊群体;大学生;界定;甄别;教育管理
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特殊群体大学生成为学生工作的重点对象。能否及时动态地甄别出这一群体,并且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对策,关系到一所高校学生工作的稳定性,更关系到是否真正贯彻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促进全体学生的成长成才。
一、如何界定“特殊群体大学生”
目前关于特殊群体大学生的研究比较广泛。已有的研究成果很好地探讨了高校特殊群体大学生的概念、特征、成因、现状与教育管理对策等。同时,也存在两个方面的突出问题:第一,对特殊群体大学生的分类比较随意。不同的研究者对特殊群体大学生具体所指对象的理解存在差异。有的研究认为特殊群体大学生包含家庭贫困、学业受挫、遭受处分学生;有的研究认为包括:高校毕业生、经济困难学生和后进生;有的研究认为包含贫困大学生群体、厌学大学生群体、违纪大学生群体、其他特殊情况大学生群体;还有的研究认为应包含网迷学生群体、读书至上学生群体、恋爱同居群体等。这样的分类容易将特殊群体大学生泛化与刻板化,使得对特殊群体大学生的研究成为对某些类型大学生的研究,不利于真正把握特殊群体大学生的界定。第二,对特殊群体大学生的数量统计过于泛化。比如,有的研究认为我国高校特殊群体学生在大学生中所占比例达40%,这显然把特殊群体大学生给泛化了。以贫困生大学生群体为例,一所高校存在约30%左右的贫困大学生,如果把所有贫困生都归于特殊群体大学生,显然和实际情况不相符。因为多数贫困生心态乐观,自强不息,勤工助学,学业优秀,并不符合特殊群体大学生的特征。
笔者认为,特殊群体大学生是指相对正常的大学生,其心智模式比较封闭、行为比较异常,致使自身面临难以解决的困难和危机,是需要高校教育工作者与社会支持系统主动给予引导帮助的群体。判断大学生是否为特殊群体,关键在于观察其心智模式与行为表现。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每个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面临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正常的大学生在面对经济贫困、学习困难、人际交往矛盾等问题的时候,能够依靠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努力通过各种途径去化解,同时也乐于接受外在的帮助。特殊群体大学生的特殊性在于自身无法化解某些特殊的困难,也不愿意或者不懂得去借助外界的帮助。譬如,同样面临分手的情感危机,正常的大学生能够自己化解危机恢复正常的情绪状态,而特殊群体学生则很可能无法应对危机甚至产生过激行为,致使自杀甚而杀人的恶性事件发生。无论何种成因,特殊群体大学生的根源在于心智模式相对封闭。因此,笔者认为对特殊群体大学生进行分类是不准确的,并非存在多少类型的特殊群体大学生,只不过他们面临不同的难题。譬如,假设存在经济困难的特殊群体大学生,他们的特殊性难道在于经济困难吗?显然不是,他们的特殊性关键在面临问题的时候异于常人的心智模式。因为大部分面临经济困难的大学生是心智正常的。
笔者在工作过程中总结出特殊群体学生工作的特点:第一,主动开展工作。常常是学工人员非常重视特殊群体大学生工作,常常会主动通过各种渠道从学生群体中甄别出特殊群体,并主动与之开展个体谈话咨询、深度辅导。第二,反复开展工作。特殊群体大学生的工作不是一蹴而就,要帮助他们矫正不良的心智模式,需要长期跟踪关怀、耐心引导鼓励。第三,密切联系家长合作开展工作。离开了家长的支持配合,特殊群体大学生的工作就难以见效。
按照上述特殊群体大学生的定义及特殊群体学生工作的特殊性,笔者对海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已毕业的两个年级大学生进行分析总结。统计的情况如下: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对于一个行政班级而言,通常特殊群体大学生所占比例约10%左右。这部分特殊群体的学生对一所高校学生工作的影响甚大,同时也要耗费班主任、辅导员等学工人员相当大的精力才能帮助其健康地成长。
二、如何甄别特殊群体大学生
及时准确掌握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对开展好教育帮扶工作至关重要。特殊群体大学生本身是一个动态的概念。特殊与正常没有绝对的界限,正常的大学生可能因为特殊的遭遇变成特殊群体大学生;特殊群体大学生也可能因为外界的引导帮扶变成正常大学生。在全体学生中如何甄别出特殊群体大学生,笔者认为应注意从以下几个学生群体中甄别是否存在心智模式异常的特殊群体大学生。
1.大一学年度综合测评排名靠后的学生
大学每学年终会对每个学生进行综合测评。学年综合测评反映了一个大学生的思想、学业与文体的综合素质。综合测评落后的大一学生,通常面临试读甚至退学,以及补考的巨大压力,因此心智模式容易出现异常。
2.新生入学时心理测试反馈需要关注的学生
如对照海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13级新生心理普查结果,名单中列出的学生确实在之后的学习生活中表现出比较突出的心理问题。测试结果为“该被试总体情况不容乐观,可能患有各类神经症(恐惧症、强迫症、焦虑症、严重的神经衰弱等),有精神分裂症倾向、悲观厌世、心理矛盾冲突激烈。”其中的6名学生中有4名学生表现比较明显。测试结果为“人际关系敏感”的15名学生中13名学生出现严重或明显的人际交往障碍。这一数据给我们的结论就是:对新生心理普查结果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3.人际交往存在严重障碍的学生
人际交往的障碍常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在大学生群体中,有少数大学生思想行为怪异,性格孤僻固执,不喜欢集体生活,在人际交往中存在严重的障碍,跟周围同学的交往不和谐,往往形单影只,独来独往。出现上述情形的学生通常是特殊群体大学生。
除了上述几个群体的大学生,笔者认为还应注意从经常旷课学生、经济困难学生、网络成瘾学生、少数民族大学生、有特殊宗教信仰的大学生、就业困难毕业生等群体中甄别出特殊群体大学生。
三、加强特殊群体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基本路径
1.坚持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完善高校心理咨询服务
特殊群体大学生尽管面对的具体问题存在差异,但在心智模式上确实比较相似。基于负心态与负注意力、负思维与负牵引的认知态度与思维特质,特殊群体大学生的认知结果必然也是负整合与负积累,在情绪方面就表现为越来越苦闷、彷徨、焦虑、偏执、脆弱等。因此,应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心理健康和心理问题,树立科学的健康观;还要教育学生以科学理智的态度对待心理问题,发现心理问题时,积极、主动、及时地到心理咨询机构进行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另外,高校应不断完善心理咨询服务,为特殊群体大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
2.坚持统筹特殊群体大学生的教育管理,构建三级管理体制
首先,应定期甄别特殊群体大学生,建立学校特殊群体大学生信息库,并定期对信息库进行更新。
其次,学校学生工作领导小组应对特殊群体大学生的教育管理进行统一规划、组织协调和宏观指导。
再次,构建学校、学院、班级三级管理体制,责任到人,落实到位。同时,应通过组织培训等多种渠道提升学生工作人员的深度辅导能力,使特殊群体大学生的工作更具实效。
第四,针对特殊群体学生的教育管理要加强三个联系:加强学生工作人员与任课教师的联系;加强学生工作人员与特殊群体学生的联系;加强学生工作人员与家长的联系。对特殊群体学生的问题做到早发现、早干预。第五,完善帮扶制度。建立学生帮扶小组,发挥学工人员、学生党员和学生骨干的积极作用,建立“一助一”“多助一”帮扶制度。
3.坚持以特殊群体大学生为本,增强人文关怀
首先,特殊群体大学生最需要真诚的关爱。学生工作人员只有尊重特殊群体大学生,对他们抱以深深的理解,才能在心理和情感上建立起相互信赖的桥梁,做好特殊群体的教育服务。
其次,特殊群体大学生需要特殊的助力。学生工作人员应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掌握特殊群体大学生的特殊困难,并为特殊群体大学生办实事,做好事,积极主动帮助他们化解成长路上的困难,进而促使他们树立信心,发现自我的优点和潜能。
再次,殊群体大学生需要持续的关注与反复的教育。学生工作人员应跟踪记录这个群体的发展变化,及时补充完善学生的档案,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同时,坚持预防为主的教育原则,加强对大一新生的入学教育。
特殊群体大学生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难点,也是重中之重。高校应对这个群体的教育高度重视,建立健全特殊群体大学生工作机制,凝聚各个层面的力量,共同促进特殊群体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文兵.论新形势下特殊群体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J].思想教育研究,2007(4):52-53.
[2]汤耀平,宋启林,许珍琼.特殊群体大学生的心智模式及其矫正[J].嘉应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9(2):6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