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
建构主义理论指出,阅读能力并不是知识的简单累积,而是于原有的认知基础上进一步的深化、突破与质变。纵观当前的语文课堂,师生多在具体的教材文本内兜圈子,即使涉及一些课外阅读,也不过是新瓶装旧酒,为提升试卷分数而被动拓展,导致语文教学不但效率低下,且趣味全无。教学过程中,笔者以“生命本位”为课堂主体,汲取“互联关系”理论,积极实践立体化阅读教学方式,拓宽了语文课堂新的视野。
一、唤起阅读体验,激活情感
阅读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发现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便是“体验”。由于人生履历、生活环境、时空阻隔等多个因素,现在的初中生很难完全体会教材文本中每一篇课文的情感世界,这便需要教师创新教法,或设置情景,或联系生活,或运用电教媒体来唤起学生们的阅读体验,激活他们的深层情感。
教学八年级上册《背影》这篇课文时,为了激活学生与作者、文本的强烈共鸣,笔者主要以以下几种形式来唤起他们的阅读体验,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1.播放歌曲。课堂伊始,笔者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了刘和刚、崔京浩、腾格尔的《父亲》MV,柔和悠扬的旋律,感人至深的画面,使得同学们全然没有了平日里听歌的兴奋与热烈,都沉浸在一种既定的氛围当中,奠定了良好的课堂学习情感基调。
2.录制视频。在征得班里刘涛同学父亲的同意后,我利用星期天亲自拍摄了一段他在工地上干活的视频。骄阳烈日下,他被绳子吊着,在18层高的楼房外墙做工,镜头里的他很渺小,但却带给班里学生强烈的心灵震撼。当他下到地面上,我给了一个特写的面部镜头时,豆大的汗珠,纵横的沟壑让很多学生都眼含泪花。
3.讲述故事。《背影》中的故事情节也不是什么生离死别、撼天动地的大事,却于平常的小事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课堂上,我组织学生开始讲述一下自己生活中父亲留个自己的,印象深刻的某个瞬间,充分激活了他们的情感体验。
客观地说,《背景》很经典,但教起来很难。这节课由于有了充分的体验铺垫,学生们很快便理解了文本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情感,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激发阅读联想,深度认知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联想即借助眼前的某一事物,结合其某点特征,过度到另一个相关的事物。运用到阅读教学当中,联想可以进一步打开学生阅读学习的视野范围,让他们在相关的知识内容与领域中了解得更全面,认识得更深刻。
以教学九年级上册《桃花源记》为例,笔者在学习过程中和学生们一起了解了陶渊明的生平履历、创作背景,以及那个民不聊生、连年混战的东晋朝代。从“东晋十六国”这个名词入手,学生们可以联想到当时的朝代更迭该是多么频繁,再穿插一些关于祖逖、拓跋焘,还有淝水之战等名人典故、历史事件,很好地激活了学生们的阅读兴趣。再说陶渊明这个人,他满腹才华,空有一腔报国之志,但在当时那个黑暗、混乱的时代条件下,他是不可能拯救人民与国家于水火之中的,只能通过写作来隐晦地流露自己的理想宏图,还有对现实的抨击与不满。
就像于丹老师那样与学生娓娓而谈,学生们在一幅幅的历史画卷中悄然理解了陶渊明的进取与无奈,也便自然而然地理解了“世外桃源”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对美好社会的追求,深化了他们的课堂认知与学习效率。即将下课的时候,还有一名学生谈起,之所以现在《桃花源记》流传甚广,也与人们始终在追求美好生活的生命本质息息相关,博得了教室里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三、促使阅读比较,缜密思维
众所周知,语文是一门涉及听说读写各方面知识的综合性学科,内容纷繁复杂。多年来,受应试教育思想影响,语文课堂存有反復练习、机械识记的不良影响,严重违背了语文学科的知识规律,削弱了初中生的学习兴趣。在积极实施立体阅读教学理念的过程中,笔者常促使阅读比较,在升华学生缜密思维的同时,也走出了一派语文课堂新视野。
教学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时,笔者将《孔乙己》《范进中举》两篇课文结合起来开展了比较阅读,就两文人物的思想性格、命运结局、社会环境、主题思想等内容进行了深入比较,达成了理想的课堂效果。多数学生认为,孔乙己和范进命运结局的不同,某种程度上也与他俩人的性格不无关系。孔乙己和范进虽然都是读书人,但孔乙己自命清高,从骨子里看不起“短衣帮”,而范进则圆滑许多,中举前既可以向胡屠户“唯唯诺诺”,中举后也还能和张乡绅称兄道弟,足见其城府之深,相信他居官后也可以在官场有所作为。
另外,当时的社会环境,还有两篇文章的主题思想都异曲同工,如出一辙。无论是“短衣帮”,还是“胡屠户”“邻里街坊”,他们都只能锦上添花,绝不会雪中送炭,这是两位文学大师洞察社会所得出的一致看法。
新课程背景下,比较阅读最大限度地凸显了“以生为本”的课改理念,让初中生在不断地阅读、辨析、归纳中优化了自己的思维能力,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立体式阅读以提升初中生的综合能力为根本,属于一种高屋建瓴、居高临下的一种教学方式,在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综合能力方面意义深远,不容忽视。有效开展立体式阅读,不仅可以拓宽学生语文学习视野,还能有效提升学习成绩的基础,让素质教育、应试教育相辅相成、并行不悖,走进课程改革的深水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