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海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旨在语文学习中综合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而朗读是帮助学生理解词句、段落、篇章情感的一个重要手段,学生朗读能力高低与否,直接影响到语文教学的整体效果。而反观我们常态的语文课,朗读渐渐成了感悟文本的依附品,如何在常态的语文课堂中,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通过系统的方法指导,并分门别类地制定具体的朗读评价标准,以此提升学生的朗读力,是值得语文教师深思的问题。
一、只阅不读——由语文教学中朗读现状说开来
朗读,很重要,作为母语教学,朗读应该是语文学习的基础与提升凭借,然而现实中的情况确实,很重要,怎么重要,一片模糊。
1.朗读目标的笼统模糊。《课标》中对朗读三个学段的要求均为“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而朗读方法的接触、朗读学习的指向在“感情”朗读,如何有感情?感悟文本成了语文老师凭借的唯一手段,于是课堂上经常听到“把你的感受读出来!”有了感受是否就能用合适的方式朗读出来?这是个“伪自主”。
2.教师朗读力的缺乏。现在很多的年轻老师在学校没有接受过正规的《语音》学习,对朗读的揣摩大都靠自己体悟,敢在公开课上亮出嗓子范读的已经很少了,越来越依赖多媒体的电脑阅读。落到常态的语文课上更是说的多,读的少,或者学生读的多,老师读的少。
朗读系统学习成了课堂的避讳处。
二、读什么与怎么读——语文课朗读问题背后的思考
朗读在语文课堂上到底应该如何落实,如何将朗读力的养成融合到语文学习过程中,15年江苏省杏坛杯特等奖获得者——常州的唐靖霞老师的《小儿垂钓》一课,值得借鉴的地方很多:
1.有法可依、有路可循。朗读方法的及早介入铺设朗读的底子。课堂伊始,学生朗读后,唐老师及时指出:“一、二行都读得正确了,把三个后鼻音的字读准确。”;接着告诉孩子语感、停顿、朗读诗的节奏是这个孩子读得好的地方,一下子就让所有学生明白了处理;朗读的方法以及评价别人朗读的要素,这样的具体指导,让孩子们评价时不再出现千篇一律的“他读得很好”“他读得有感情”空洞的指向;仅靠理论的指导,显然不能落到行动上,第三步,老师就用了平仄调范读古诗,清亮的朗读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入了情境,随后,孩子们用一、二遍就把老师的朗读模仿地有模有样。最后,在这样一系列的推进下,才出现我们平时课堂上经常听到的“用你自己的方式读一读”,这样的朗读才是有效的、有提升的、有厚度的。
2. 读中有情、有情可读。声情并茂的朗读既是推动也是试金石。唐老师的课堂,在如此有层次、有厚度的朗读很快地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进入课文之中,引起学习的兴趣。有朗读有利于深入体会课文的内容和思想感情。古语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反复朗读的重要性。对“遥招手”环节的赏读,一方面在读中,通过感知语调、语气的变化,直观地感受到垂钓的小儿天真可爱,而再让孩子们辨析“遥招手”和“遥摇手”,对诗中的情境又有了自己的感悟理解。
三、由朗读到诵读,听得到的母语经典承与扬
1.读出声音才有味道。汉语的音乐性强,汉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决定着汉语教学必须以朗读为主,课堂上教师标准、个性化的范读,简单的朗读处理方法习得、理解文本后个体的朗读表现,进而能诵读出自己感兴趣的段落,让母语的学习浸润汉语的本原韵味,这才是真正有中国味的语文教学。正如孔晓艳老师在教育叙事中写的:“孩子们会注意到拉长和急促的声音,并去体会其含义,寻找除了理解字面意思之外的解诗途径。课堂上,我带着孩子们标出平仄后,然后边听边用手比划平仄三遍,再小声跟吟三遍,学会吟诵的调子后,再让孩子分句安静地聆听——说说从声音里听懂的东西”。
2.读出层次才有厚度。要养成在课前三分钟诵读的习惯;早读全年级诵读成年级风尚;放学路上、春游路上诵读是学校风尚;学校家长进课堂讲《弟子规》故事亲子化;形式多样演《弟子规》吟诵表演高潮化;《家有稚子初长成—弟子规成长故事》汇编后续化;其次,举行 “绘本阅读大讲堂”活动、推荐各种传统风尚的主题绘本:有关爱读书、爱父母、友好相处、生活习惯等主题,《爱书的孩子》《爱心树》……读有所指,读有所得,读有所分,读有所求,绝不将活动流于形式。经典之路让孩子们习得传统文化精髓,成为一个有民族风尚的人。承的同时需扬循风之新,问鼎是一种深度,前行表一种姿态不守旧,不固化,有思考,有更新,这就是儿童成长风尚的姿态,承传統之髓,扬传统之新,新版弟子规,家长新视角“凡遇事,心比心;多善事,光济人;才大者,勿自大”;老师新视角:“勿以新怨忘旧恩,勿以小嫌疏至亲。”
朗读力的形成可以使学生逐渐掌握汉语语法规律,培养敏感的语感,还可以使声带、发音、语气、语调、语势等得到全面锻炼,相声情并茂的境界攀登,一节《小儿垂钓》让语文课堂变得有声继而有色起来。语文教学,连句读都不能解,何来释疑?老师的声音、学生的声音,把文本读出来,会读文本,读好文本,这是所有语文老师需要关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