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学管理队伍是独立学院面临合格评估和过渡期转型的重要测评指标之一,是独立学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人力资源,加快和完善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是新时期独立学院不容忽视的问题之一,是推进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的重要途径,因此,厘清独立学院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的发展趋势是优化和完善教学管理队伍的重要前提和保证。
关键词:独立学院;教学管理队伍;专业化;创新型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6-0113-02
近几年,独立学院的发展环境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挑战是:根据教育部26号令要求,独立学院近几年面临五年过渡期转型和合格评估这一问题。机遇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布局的提出,对于具有地缘优势的陕西地区独立学院而言更具深远意义;二是国家部署加快发展现代化职业教育,建立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的转型。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情况下,剩下的问题就是独立学院如何契合机遇,利用环境优势谋求自身更好更快的发展是当务之急。
那么,基于独立学院目前的发展现状,如何切实有效实现自身又好又快发展,即目前制约独立学院发展的因素有哪些?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大致将问题可归结为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问题、特色发展问题、内部治理问题和教学管理队伍等问题,针对不同的问题都有不同的建议策略提出。笔者认为,所有的问题最终的落脚点都是“人”的问题,即任何教学活动、管理活动都是以“人”为载体,是整个活动的主导,都依赖“人”的主张和思路。独立学院“人”的组成结构不同于公办院校、民办院校和高职院校,其主要有两方面特点:一是人员组成复杂;二是人员结构简单。“复杂”主要表现在人员来源比较复杂,有合作方的、有母体院校选派的、有社会招聘的、有刚刚毕业的学生,甚至有包括校园土地使用地域的周边民众等,来源不同决定其管理难度非常大;“简单”主要表现在整体上人员的综合素质结构较为单一,用衡量高校人力资源显性指标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等测评均呈现出“一头大、一头小”不合理结构,严重制约独立学院教学、管理水平。
因此,笔者首先将“人”准确描述为“人力资源”,从“人力资源”视域出发,为独立学院的发展提供借鉴。高校的人力资源大致由两个队伍组成,一是教师队伍;一是教学管理队伍,独立学院也不例外。在这两个队伍中,师资队伍建设是任何一个高校建设的重中之重,教学管理队伍建设问题通常容易被忽视。但作为教师与学生的桥梁和纽带,其管理效能和管理水平直接制约教学质量诸多差异,致使其管理水平在客观上制约了独立学院的健康发展,因此在完善教学管理队伍之前分析其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一、教学管理队伍专业化趋势
(一)教学管理队伍专业化的必然性
教学管理一般包括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运行管理、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以及学科、专业、课程、教材、实验室、实践教学基地等教学基本建设的管理。其基本任务是研究教学及其管理规律,改进教学管理工作,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建立稳定的俭学秩序,保证教学工作正常运行;研究并组织实施教学改革;努力调动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积极性。由此可见,教学管理本身就是一項具有专业性很强的系统工作,不仅要求在操作流程、管理方法和技能上专业化,更需要有理解和懂得教学规律和掌握专门知识的专业人力资源。因此,教学管理工作的内容和性质决定与之配套人力资源力量必须具备专业的素养、知识和技能。
另外,很多理论和研究实践也表明,教学管理自身也存在专业化的规律和特征:一是在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专业化,自20世纪90时代起,教育教学管理就逐渐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形成独立的知识系统和理论体系。二是在专业素养和理念上要求专业化,例如已被广泛认可并普遍践行的“教育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等教育教学管理理念。三是在法律法规和宏观制度上要求专业化。我国已有的诸多教育类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学校具有独立的民事行为的主体,有独立举办和管理的法律能力。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要点》(教育部高教司[1998]33号文件)也早已明确提出,“各种类型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和根本任务都是培养人才,教学工作是学校经常性的中心工作,教学管理在高等学校管理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四是在社团发展的推动下要求教学管理队伍的专业化,目前我国已有很多教育团体组织,例如“中国教育学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等,这些组织对于高校教学管理队伍专业化都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二)教学管理专业化的具体体现
教学管理队伍的专业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具有专业素养。专业的素养包括职业道德和专业理。职业道德主要指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心、“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专业理念主要指管理者个人科学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良好的职业操守。良好的专业素养在思想上是保证专业化队伍的健康发展。二是具有专业知识。专业知识包括熟悉并掌握教学的基本事务和规律以及相应的教育学、心理学、计算机操作等与工作岗位相关的知识且能灵活运用于工作中。三是具有专业技能。专业技能主要包括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力和学习能力。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指管理者与上下级之间、与教师和学生之间、与社会部门和政府部门之间进行沟通时能够处理好关系,良好的协调能力如同齿轮磨合的润滑剂,会提升管理效率和水平;学习能力主要指管理者从事科研的积极性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管理者若能自发地进行科研活动,并将科研成果积极运用于实践,这将极大的推动教学管理工作的创新和发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力是指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管理手段不断演变和更新,管理者是否能够对新技术做出快速反应和掌握的能力。
(三)教学管理队伍专业化的意义
著名物理学家奥本海默说:“使科学技术充分发挥威力的是科学组织管理”,因此,有效地开发教学管理队伍,不断提高其专业化水平和职业化能力,将决定高校整体的创新力和发展空间。教学管理队伍专业化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教学管理队伍的专业化是职业化的必然趋势。教学管理者除具备良好的从业素养、主人翁的工作热情、较强的服务意识,还熟悉教学基本规律、掌握基本理论知识、专业的管理技能以及不断学习的能力等。职业化的发展也促使独立学院目前宽松、放任的教学管理人员上岗状态得以有效扭转,大大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第二,教学管理队伍的专业化可有效提高队伍的稳定性。独立学院目前所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教师队伍的不稳定,教学管理队伍的流动性甚至更甚于教师队伍,究其原因主要是从业者的不平衡的综合能力、淡薄的职业精神以及薄弱的环境和制度等造成,教学管理队伍专业化的内在要求客观上会从根本解决流动性问题。第三,教学管理队伍的专业化会提升教学管理水平和效率并以此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实现。本科高校的三重功能,即人才培养、科学院就和社会服务,在这三大功能中,对于独立学院来讲,最主要的功能是人才培养,而实现人才培养的主要传导路径是教师—教学管理者——学生,因此,人才培养目标是否能够顺利实现,中间环节不容忽视。
二、建设和发展创新型教学管理队伍的趋势
(一)创新型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的驱动力
第一,高校管理制度的创新需要教学管理队伍与时俱进。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创新主要指学年制到学分制的转变,高校的管理制度日趋规范化、自主化,高校的教学管理制度呈现多元化、多层次发展趋势。因此,实施学分制,构建科学规范的管理框架,引进先进且富有特色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是独立学院的适应新制度、谋求健康发展有效选择。以制度创新为载体的教学管理队伍就需要做先行者,从自身的革新来推动制度的演变与创新,实现由内到外的根本性发展。第二,作为现代教育模式创新发展成果的独立学院,起源于创新,发展于创新,生存于创新,要谋求更好的发展空间,创新是唯一的探寻路径。
(二)创新型教学管理队伍建设主要路径
第一,打破传统行政管理模式,运用现代管理理念不断优化教学管理队伍。第二,构建规范、完整、科学的人事管理制度,以此引导管理队伍的健康发展。第三,建立有效完整的培训体系,实现各层次管理人员动态协调发展。第四,完善外部环境,实现制度环境到人文环境的良性互动。
三、教学管理队伍建设两种发展趋势的内在联系
教学管理队伍的创新力对其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有较强的路径依赖关系,简言之,两者互为因果关系。
第一,教学管理队伍管理理念的创新为专业化的发展提供思想保证。传统观念下,高校重教学轻管理的现象普遍存在,教学管理基本上处于行政管理模式下。独立学院在发展初期照搬母体院校的管理模式也使得其在教学管理上长期拘囿于传统模式,致使教学管理队伍落后于教学管理水平,制约了教学管理水平的提升甚至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运用现代管理理论武装教学管理队伍,肯定教学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学术性,是创建一支专业的教学管理队伍的首要条件。
第二,人事管理制度的创新为教学管理队伍专业化发展提供可能。人事管理制度创新的突破点在于走出传统行政管理体制的局限,独立学院的教学管理人员组成结构与公办院校和民办院校比较要复杂得多,这就要求学校从利益分配机制出发,理顺内部主体关系,形成制度化的管理模式,在平衡各方需求的基础上,建立矛盾协调解决机制,完善教学管理人员的职业发展路径,形成规范、科学且适用的制度体系,以此提升队伍素质,打造专业化的管理团队。
第三,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是实现教学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动态培养的有效途径,是专业化队伍建设的核心驱动力。随着当前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从以前强调“量”的扩大到现在重视“质”的发展,社会分工不断细化和专业化,各种职业的专业化程度不断加深,对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掌握要求更高,一方面要突破传统经验式的管理方式,一方面要适应社会对职业化人才的需要,这就必然要求對传统的培训体系和内容(例如以讲座的方式讲解教学管理流程、教务管理软件操作等)要进行革新,使得培训内容全面覆盖教育教学理念、管理知识、技术知识、人文知识、业务学习和科研实践能力等,培训方式更加多元有效。同时,注意对不同层次、不同岗位、不同特点的教学管理人员区别对待,实现专业化队伍的协整统一能效。
第四,优化外部环境是实现专业化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的有力保证。外部环境主要考虑两方面因素:一是制度环境,二是人文环境。制度环境包括与教学管理人员相关的劳资、薪酬、考评、职业发展、培训等相关制度;人文环境包括坚持“以人为本”管理理念,以及以发展的眼光,因校制宜,统筹兼顾,稳步、有序改进教学管理队伍与学生工作者、后勤人员等方方面面的关系,提高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汪发元,张忠家.独立学院的发展状况及面临的风险分析—以湖北省独立学院为例[J].大学(学术),2013(3).
[2]苗玉宁.转型发展中的独立学院定位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1(7).
[3]李延保,李小梅,屈琼斐.中国独立学院调查报告[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3.
[4]闫博,孟子勋.独立学院发展制约因素研究综述[J].当代继续教育,2014(4):59.
[5]王东平,郝书珍,闫震.基于“精细化”理念的独立学院教学管理体系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4(2):127.
[6]张若为,石茂.独立学院建设创新型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的思考[J].中国商界(上半月),2010(8):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