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荣健
远古时期,人们偶然被一些尖硬物体,如石头、荆棘等碰撞了身体表面的某个部位,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疼痛被减轻的现象。古人开始有意识地用一些尖利的石块来刺身体的某些部位或人为地刺破身体使之出血,以减轻疼痛。那时候人们已经掌握了挖制、磨制技术,能够制作出一些比较精致的、适合于刺人身体以治疗疾病的石器,这种石器就是最古老的医疗工具砭石。人们就用“砭石”刺人身体的某一部位治疗疾病。砭石在当时还更常用于外科化脓性感染的切开排脓,所以又称为针石。《山海经》说“有石如玉,可以为针”,是关于石针的早期记载。
灸法,则产生于火的发现和使用之后。在用火的过程中,人们发现身体某部位的病痛经火的烧灼、烘烤而得以缓解或解除,继而学会用兽皮或树皮包裹烧热的石块、砂土进行局部热熨,逐步发展以点燃树枝或干草烘烤来治疗疾病。经过长期的摸索,选择了易燃而具有温通经脉作用的艾叶作为灸治的主要材料,于体表局部进行温热刺激,从而使灸法和针刺一样,成为防病治病的重要方法。
“砭而刺之”逐渐发展为针法,“热而熨之”逐渐发展为灸法,这就是针灸疗法的前身。
到2000多年前,针灸疗法在阴阳、五行、脏象、经络、辨证施治等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得到了很大发展。中医理论虽受历史条件的限制,对人体微观方面的认识,没有像现代解剖学、组织学、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等那样深入细致,但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至今仍不失其指导价值。特别是中医理论所体现的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等特点,在治疗疾病中显示出了优越性和科学性。随着现代医学的进一步发展,针灸疗法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
针和灸是两种不同而又相互联系的刺激方法。针,就是把特制的金属针刺人人体的某些穴位,使之发生酸、麻、胀等感觉而治疗病症的方法。灸,就是将艾叶晒干,加工成艾柱或艾条,点燃后对人体一定的穴位施行热灼或温熏而医治病症的方法。
针灸治疗的病种也遍及内、外、妇、儿、皮肤、眼、耳鼻喉各科。到目前为止,针灸至少对300种病症的治疗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效果,对其中100多种病症有较好的疗效。
针灸治病的手法虽多,但总的来说,不外乎补和泻两类。古代对针灸的施治原则在《灵柩》中有较具体的论述,如“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菀陈则除之”。这些原则都是前人经验的总结,对针灸的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盛则泻之:一般是指以刺激量较强的泻法去治疗病邪亢盛而正气未衰的某些急性发作性病症,如高热、剧痛等;
2.虚则补之:一般是以刺激量较弱的补法或灸法去治疗正气不足(气血虚弱或脏腑功能衰退)的某些病症,如心悸、气短、肺虚咳喘等。
3.热则疾之:是指快速进针、行针以后不留针的针刺疗法,或在进针后采取频率很快的捻针(泻法),在指、趾端井穴上浅刺快出的“刺络”或放血疗法,以治疗感受风热或风寒化热引起的疾病,如风热感冒、热痹、热盛神昏等病症。
4.寒则留之:是指进针后适当延长留针时间(留针过程中可间歇捻针或不捻针),也可采用艾灸或拔罐法,以治疗因受寒邪而引起的一些疾病,如风寒感冒、寒湿偏胜的痹证以及里寒引起的泄泻等。
5.陷下则灸之:是指脏腑之气虚弱,固摄无力的一些病症,如久痢、泄泻、脱肛等,可用灸法以举升阳气。另外,阳气暴脱而汗出不止,肢冷、脉微的病症,亦可施灸以回阳固脱。
6.菀陈则除之:是指对外伤、丹毒以及多种原因引起的瘀血、凝滞等病症,可用三棱针放血(刺络)或加以拔罐,以消除淤血。
但上述针灸补泻的原则并不是绝对的,需医生经过望闻问切等诊查,对患者的病因、病种、体质和对刺激的耐受性等情况综合分析后,才可施用。
针灸疗法与养生保健
针灸疗法在养生保健的应用范围颇广,其常见的适应症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痹症。如风湿性或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痛风、肌筋膜炎、颈椎病、肩周炎、网球肘、腰腿痛等。
2.各种神经麻痹性病症。如中风后遗症、面神经麻痹、脑性瘫痪、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及某些神经麻痹和肌病等。
3.某些脏腑病症。如哮喘、高血压、冠心病、胃下垂、胃肠功能紊乱、夜盲、突发性耳聋、脱发等。
4.肿瘤患者。可减轻痛苦,增强抵抗力和延长寿命,如止痛,减轻化疗或放疗的反应,升高白细胞及恶心、呕吐、腹胀、便秘等的对症处理。
5.其他还包括戒烟、减肥以及精神病的康复治疗等。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针,因针具或使用方法的不同派生出毫针、三棱针、皮内针、梅花针、火针等;灸,我将在下一期细述。此外,通过刺激穴位的拔罐、挑治、割治、穴位帖敷等,都属于广义的针灸疗法的范畴。近几十年来,人们还把现代物理化学疗法应用于刺激穴位,创造了电针、电灸、微波针、小剂量药物穴位注射、穴位埋藏疗法(如羊肠线、兔脑、鸡肾上腺等动物组织埋藏于穴位)、穴位磁疗、激光等,大大丰富了针灸疗法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