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添玉,王玉琴,陈 涵
压力是个体对作用于自身的内外环境刺激做出认知评价后,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及心理紧张性反应状态[1]。护理工作压力是指护理工作中的各种需求与护士的生理、心理状态不相适应的一种心身失衡状态。急诊科是医院救治急危重病人的主要场所,急诊护士每天都要承受来自护理工作本身、病人及家属、工作环境及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工作压力,严重影响了护士的身心健康[2]。因此,了解急诊科护士的压力感知情况,为管理者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急诊科护士压力、提高其身心健康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1.1 研究对象 采取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福州地区二级以上公立医院中抽取514名护士进行调查。纳入标准:注册护士,从事急诊护理工作1年以上,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因休假、外出进修、学习等原因无法完成问卷填写的护士。其中,男26人(5.1%),女488人(94.9%);年龄:20岁及以下31人(6.0%),21岁 ~3 0岁3 2 2人 (6 2.6% ),3 1岁 ~4 0岁1 2 9人(25.1%),41岁及以上32人(6.2%);学历:中专111人(21.6%),专科296人(57.6%),本科及以上107人(20.8%);婚姻状况:未婚247人(48.1%),已婚267人(51.9%);职称:护士250人(48.6%),护师202人(39.3%),主管护师及以上62人(12.1%);人事性质:事业编制216人(42.0%),人事代理13人(2.5%),合同制2 8 5人 (5 5.4%);医 院 类 型 :二 级 乙 等4 5人(8.8%),二级甲等130人(25.3%),三级乙等41人(8.0%),三级甲等298人(58.0%);工作年限:5年及以下281人(54.7%),6年~10年116人(22.6%),11年~15年48人(9.3%),16年~20年33人(6.4%),21年及以上36人(7.0%)。423人(82.3%)在最近1个月值过夜班;对于急诊科工作,40人(7.8%)认为有些 许 压 力 ,3 5人 (6.8% )感 到 压 力 一 般 ,2 0 3人(39.5%)认为压力较大,236人(45.9%)认为压力非常大。314人(61.1%)在急诊科工作过程中遭受过暴力事件。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采用社会支持量表和自编“急诊科护士压力情况调查问卷”等测量工具对抽样对象进行调查。其中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由肖水源编制,包括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3个维度,共10个条目。该量表的重测总分一致性为0.92,各分条目一致性为0.89~0.94[3]。自编“急诊科护士压力情况调查问卷”包括年龄、性别、职称、学历、用工性质、婚姻状况、月收入、所在医院等级、工作年限、值夜班情况、遭受暴力事件情况、工作任务、工作压力感知情况等13个条目。
1.2.2 调查方法 在相关医院急诊科护士长的协助下,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讲解该量表研究目的和填写方法后,向急诊科护士逐一发放印制的调查问卷,由被调查者按调查表中的内容逐条如实完成。问卷共发出532份,收回有效问卷514份。
1.2.3 统计学方法 问卷回收后进行整理编码,采用Epidata3.1软件建立数据库,并通过双人录入数据。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采用简单描述性统计方法、非参数检验;对于3组及以上的等级资料间的两两比较采用Nemenyi法检验;护士对急诊科工作压力感知情况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选入变量与剔除变量的标准采用系统默认的检验水准,进入水准α入=0.05,β=0.10。
2.1 不同类别急诊科护士遭受暴力及感知工作压力情况比较(见表1)
表1 不同类别护士遭受暴力事件及感知压力情况比较 人(%)
月收入1 000元~2 000元55人中感知工作压力较大及非常大者37人(67.3%),2 001元~3 000元1 3 7人 中 感 知 工 作 压 力 较 大 及 非 常 大 者1 1 0人(80.3%),3 001元~4 000元117中感知工作压力较大及非常大者104人(88.9%),4 001元~5 000元113人中感知工作压力较大及非常大者103人(91.2%),5 000元以上92人中感知工作压力较大及非常大者85人(92.4%)。不同月收入者压力感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016,P=0.000)。
2.3 影响护士对急诊科工作压力感知的相关因素分析 将护士对急诊科工作压力感知情况作为应变量,年龄、性别、学历、职称、婚姻状况、人事性质、月收入、工作年限、所在医院等级、是否遭受暴力事件、社会支持情况等因素作为自变量。结果显示,护士工作压力感知情况与遭受暴力事件(X1)、人事性质(X2)、月收入(X3)、社会支持(X4)有关(见表3),回归方程:Y=4.098+0.407 X1-0.158 X2+0.107 X3-0.011 X4。从该方程中可以看出,人事性质、社会支持与工作压力感知呈负相关,即人事性质越不平稳、社会支持程度越低,护士的工作压力感知越强。而暴力事件、月收入却与工作压力感知呈正相关,也就是说,护士遭受的暴力事件越多、其工作压力感知越大;工作付出越多,获得的月收入就越多,其工作压力感知也越大。影响护士工作压力感知的各因素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见表2。
表2 影响护士工作压力感知的各因素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3.1 不同类别护士遭受暴力事件情况分析 医院场所暴力事件已严重妨碍医院正常工作秩序,影响医务工作者的工作和生活,给医疗卫生服务带来许多负面影响[4]。急诊科是暴力事件的高发科室,急诊科护士是暴力事件最直接的受害者之一[5]。本研究结果显示,急诊科护士有314人(61.1%)在工作过程中遭受过暴力事件,结果与闫俊辉等[6]通过对深圳市1 080名护士遭受医院工作场所暴力的总体发生率(64.3%)非常接近,说明各地医院暴力发生率均较高。本研究结果表明,年龄在30岁及以下护士遭受暴力事件情况与其他年龄组的护士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原因可能为30岁以下的护士进入临床时间短,又处于护理工作一线,直接与病人接触时间多,并且由于其专业知识和技能相对欠缺,在服务病人过程中沟通能力弱,容易与病人发生冲突。从人事性质上看,事业编制护士与合同制护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原因可能是合同制护士不属于医院正式职工,流动性较大,普遍存在不安定心态[7]。合同制护士从事的工作内容和质量要求与正式在编护士并无明显差别,但与正式编制护士相比,缺少晋升、继续教育和培训的机会,影响了其工作热情和成就感。如不及时调整身心状态,可能会出现对工作的厌恶疲倦感,对服务对象漠不关心,情绪低落等。急诊科接诊的多为危重或突发病例,病人就诊时间没有规律,病人、亲属及陪护人员求医心切,而急诊科护士抢救任务重、工作量大,若未及时与病人、家属沟通,易引发护理纠纷和工作场所暴力[8]。
3.2 影响护士对急诊科工作压力感知的相关因素分析 护理工作是具有压力的职业[9],而工作压力来源于工作特征,与工作性质有关[10]。研究结果显示,人事性质与工作压力感知呈负相关,即人事性质越不平稳,护士的工作压力感知越强。这与近年来卫生体制改革及人事编制有限,公立医院不同程度地聘用合同制护士有着密切的关系。虽然聘用护士和在编护士所从事的工作性质无差异,但聘用护士的工资福利却与在编护士有着很大的差距。此外,低年资护士大部分属于聘用,上夜班的频率也普遍较高,有研究表明低年资护士在值夜班期间遇到抢救及有创治疗时均要承受巨大的压力[11],因此,管理者应加强对聘用制护士的关注,护士长管理上的支持可以有效减低护士的工作压力[12]。
研究结果显示,社会支持与工作压力感知呈负相关,即社会支持程度越低,护士的工作压力感知越强。社会支持是一种社会可利用的外部资源[13],指家人、朋友、邻居、同事等提供的各种形式的支持、帮助和认可,社会支持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具有普遍增益效果,在人们面临压力的情境下,对压力的评估和解决起到保护性和解决性作用,可缩短应激状态持续时间[14]。急诊科的工作环境与性质较为特殊,急诊科护士比普通病房护士所承受的身心压力更大,应通过提高急诊科护士的社会支持来改善其工作压力感知。因为,对支持的良好利用,有利于加强护士的心理及健康状况。通过发挥各种有用的支持系统,包括提高来自护理管理者的支持水平,创造和谐的工作环境,可减轻护士的心理压力,降低离职率,稳定护理队伍,提高护士的整体生活质量[15]。
研究结果显示,月收入与工作压力感知呈正相关,即工作付出越多,获得的月收入就越多,则其工作压力感知也越大,结果与刘兆娥的结果一致[16]。各家医院实施优质护理后均实行绩效考核,将护士护理病人和完成岗位工作的数量、质量、技术难度等与绩效挂钩,真正做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如抢救室护士,多是科室的骨干和中坚力量,他们承担急诊科重要护理工作,任务多、责任大,因此其对工作压力的感知更大。
暴力事件与工作压力感知呈正相关,即护士遭受的暴力事件越多、其工作压力感知越大。目前国内护士工作场所暴力的发生率为55%~63%[17],护士与病人接触机会较多、易发生摩擦、且主要是女性,因此成为暴力侵犯的高危受害人群。王培席等[18]发现,暴力可以使护士产生委屈、愤怒和恐惧等不良心理体验,以及地位低微感、工作厌倦、工作满意度下降和离职想法。此外,暴力还会造成护士心情紧张并导致工作中的差错事故增加。
综上所述,相关部门应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加强护士应对医院工作场所暴力的培训,提高护士综合素质,改善医院管理。急诊科护士在工作中承受巨大压力的同时,应学会恰当地估计自己的应对能力,注意利用各种社会支持,包括亲属、朋友、同事和伙伴的关心、安慰、支持和帮助,以取得良好的适应。尤其是家庭支持,因为家人的支持可以降低对护理职业的消极认识,提高职业成就感,避免产生对家庭的亏欠心理,有助于幸福感的体验[19]。管理者应给予合同制护士更多的支持和关心,建立一定的激励机制,如工作时间达到一定年限后,根据工作表现将其纳入事业编制,并提供更多的学习和晋升机会,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合同制护士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和培训措施,让合同制护士确实感受到支持。当然,作为急诊科护士也应学会调节自身情绪,积极面对冲突,释放内心的压力,加强心理素质和专业知识学习,选择良好的应对方式,减少工作压力,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1]李小妹.护理学导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66.
[2]应菊素.影响急诊科护士健康状况的社会心理因素[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0):779-782.
[3]谢倩,刘建芬.军队护士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J].南方护理学报,2004,11(2):5-6.
[4]潘菲,孙宏玉,官锐园,等.急诊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后对工作倦怠的影响[J].中华护理教育,2010,7(1):24-27.
[5]张承翎,葛向煜.急诊室护士受暴力侵袭的原因与对策研究现状[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4):354-356.
[6]闫俊辉,林汉群,王箭,等.护士遭受医院工作场所暴力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29(11A):16-19.
[7]林征,胡穗曦,陈绮华,等.合同护士的心态分析[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0,16(6):381-382.
[8]张明.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因素及对策[J].全科护理,2009,7(8A):2034.
[9]何贵蓉.护理工作压力源及压力程度的研究现状[J].护理学杂志,2001,16(11):700-702.
[10]谢文,张振路,林细吟,等.护士长工作疲溃感与工作压力源及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5):339-341.
[11]张文彦,史作霞,李馨.冠心病监护室低年资护士夜班独立面对抢救时的内心感受和需求[J].护理研究,2013,27(2A):324-325.
[12]周素梅,黄晓玲.护士长管理干预对降低急诊科护士工作压力的效果评价[J].重庆医学,2008,37(9):967-968.
[13]裘佳佳,胡雁,黄嘉玲,等.综合社会支持对提高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的效果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47-49.
[14]赵体玉,李秀云,张亮.大型综合性教学医院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及其相关因素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5,20(9):12-14.
[15]黄惠根,吴小花,徐加加,等.广东省三级甲等医院护士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现状调查[J].中国护理管理,2014,14(12):1297-1299.
[16]刘兆娥.急诊护士生活方式及其与工作压力、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0:1.
[17]陈祖辉,王声湧,荆春霞.广州市两所医院工作场所暴力现象调查[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3,37(5):358-360.
[18]王培席,陈传波,白琴,等.急诊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后的体验[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5):437-439.
[19]李永鑫,张璐.护士工作场所中的欺负行为及与工作倦怠、工作满意度、健康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24(8):625-632.